APP下载

智慧教室环境下协作学习的运行特征分析

2018-05-14何文涛杨开城张慧慧

中国电化教育 2018年8期
关键词:媒体技术协作学习智慧教室

何文涛 杨开城 张慧慧

摘要:目前,关于智慧教室下教学真相的探究主要是从交互行为分析和媒体作用判定这两个方面入手。但仅知道这些信息,我们仍无法理解智慧教室下教学是怎么样的过程。教学过程机制图是一种理解教学的重要中介,能将整个教学过程的关键信息进行汇总,是研究教学过程性特征的有效工具。该文以协作学习为突破口,通过对比常规教室和智慧教室下协作学习的教学过程机制图,我们发现:智慧教室的媒体功能设置对协作学习的发生过程影响较小,即未调动学生学习动机也未改善师生人际关系;智慧教室下教师更倾向于安排习题巩固环节;知识学习集中在小组协作环节,智慧教室下该环节的交互水平高于常规教室;通过协作学习任务的数量与序列可控制协作学习的发生过程。智慧教室中的统计分析功能虽然增强了教师安排习题巩固环节的意愿,但这些功能设置对协作学习的发生过程影响很小,不足以引起协作学习整体发生过程的变化。因此,该文认为两种教室下的协作学习在整体发生过程上不存在明显差异。虽如此,我们也不应排斥智慧教室中的媒体技术,而应当保持从细节层次上理性冷静对待媒体的态度以及观察理解教学的专业方法。

关键词:智慧教室;协作学习;教学过程机制图;媒体技术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智慧教室是指配置了多种智能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媒体技术以供教学使用的物理空间和信息空间,具有灵活的空间布局、多样且互联的手持电脑终端、多角度的投影或黑板、方便快捷的互联网信息检索、分析与呈现服务等特征,可为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便利的空间设置和丰富的学习资源,是智慧学习时代的必然选择。当前作为新事物的智慧教室在未来将成为教室的基本形态,该环境下的教学真相探究很有必要。目前,关于智慧教室环境下教学真相探究方面的研究较少,现有研究主要从两个方面人手:一是从交互行为角度进行分析,主要分析智慧教室下的教学在行为构成上或在行为交互方面表现出何种特征;二是从判定媒体技术的教学作用角度分析,主要验证媒体技术在提升教学效果方面的有效性或提供一种判定媒体教学作用的方法及以此判别媒体功能模块对教学的真实作用。但无论是分析智慧教室下教学的交互行为特征,还是判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实际效用,都仅揭示了智慧教室下教学的局部特征。仅掌握这些教学信息,我们仍无法得知智慧教室和常规教室下的教学在整体运行过程上有何不同,媒体技术的使用能否影响教学活动的整体运行过程?揭示智慧教室下教学活动在运行过程中的这些整体特征仅仅依靠缺乏解释力的行为编码或存在漏洞的准实验是行不通的,需借助專业化的教学理解工具即教学过程机制图进行全面分析。

一、教学过程机制图

任何一次教学活动都是超越教师个体自身的理解对象,教师凭借个体的直观经验或通过观看视频难以看到较为全面、深层的教学真相,无法达到对其所导所演教学的专业化理解。教学理解只有借助科学的方法工具,才能将个体直观不到的教学活动的客观实事显现,实现主体问有效的沟通。教学过程机制图就是这样一种辅助教学理解的专业工具。教学过程机制图不关注孤立的教学结果或简化的教学模式,而是关注内容丰富的教学过程,通过对教学过程整体的还原描述,帮助人们理解“教学是如何一步一步达成教学目标或偏离教学目标的,亦即教学目标与教学手段之间的动态变化关系”。教学活动由若干个具有特定教学功能的教学环节组成,因此表征教学过程应从描述教学环节人手。而描述教学环节发生过程的关键信息图称之为教学环节图,如将一次教学活动按时间顺序发生的教学环节图用箭头依次连接起来,便是还原本次教学活动的教学过程机制图。教学环节图主要包括表征教学环节整体特征的统计数据、反映教学环节主题内容的IIS知识子图和反映教学环节交互过程的角色行为序列及质性描述三部分组成。

为增加教学过程机制图对教学的解释能力及其在绘制方面的易操作性,本文在杨开城、何文涛、张慧慧提出的教学过程机制图的基础上,对教学过程机制图进行了改进,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在教学环节数据统计部分增加了环节知识点贡献度、环节的学生参与度两个特征项,并细化了教师和学生所贡献的信息流条数;2.在内容主题图部分增加了本环节所激活知识点的激活量和激活次数指标,并标注了目标知识点;3.改进了教学环节图中角色行为序列和异常行为的标注方式并给出了教学环节质性描述的规范。改进后的教学环节图如下图所示,机制图中各指标的教学含义及其绘制规范如下。

(一)教学环节的数据统计部分

这部分包括教学环节5个方面的特征数据:(1)角色信息是指本环节出现的角色种类及数量,分别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统计,用“角色(n次)”表示。(2)环节知识点贡献度用本环节的知识点总激活量与整堂课的知识点总激活量比值表示。知识点贡献度可用来判断该教学环节的交互质量及其在本节课中的重要程度,环节知识点贡献度越大说明本环节的交互质量越高。(3)信息流条数包含本环节的信息流总条数、教师的信息流条数、学生的信息流条数。教师信息流数(学生信息流数)与本环节的总信息流条数的比值反映了教师(学生)在本环节中的言语参与情况。(4)学生参与度即是本环节中学生对目标知识点的总激活量,该指标反映了学生在本环节中对目标知识点的学习的参与质量。(5)环节的持续时间用“*秒(*分*秒)”格式标注。一般情况下,教学环节的持续时间越长,教师或学生认为该环节越重要。

另外,综合(3)、(4)、(5)方面的信息可用来判断该环节学生的参与程度及参与质量:当本环节持续时间长、学生贡献的信息流多、学生参与度较大时,说明学生的参与质量较高;当本环节持续时间长、学生贡献的信息流多、学生参与度较小时,说明学生的参与质量较差。

(二)教学环节的主题图部分

环节主题图即该教学环节所激活的所有知识点的IIS图子图。环节的IIS图子图的知识点正上方用“激活量/激活次数”格式标注知识点的“激活量”和“激活次数”,并用黄色标出目标知识点。

基于环节主题图,结合环节的持续时间可用来判断教学环节开展的质量。质量的好坏只是相对的,没有统一的衡量标准,如环节的持续时间很长,但知识点的激活量或激活次数很少,我们则可有理由怀疑该环节的交互质量较差。

(三)教学环节的角色行为序列及其过程描述部分

在知识子图的下方标注与本环节对应的角色行为序列信息,若某师生行为属于异常行为,需在该角色行为的上方标异常行为类型。角色行为序列反映的是该教学环节的交互过程,通过这些信息可判断出该环节的具体类型。

另外,为增加教学过程机制图的易读性,需要对教学过程加以质性描述。描述教学过程时,需要结合角色行为编码、具体角色行为所对应的文本内容及异常行为类型等信息进行描述,即围绕什么内容发生了哪些角色行为。若出现异常行为,需要分析异常行为产生的原因及其对本环节的影响。描述异常行为时,不仅要描述其发生的原因,还要描述该异常行为在什么情景下发生的。

这样的教学环节图直观地表达出了师生围绕特定主题内容展开的交互过程,“除了具体的话语,我们发现图中所载的信息与阅读交互文本(甚至视频)相比,不但没有重要细节的遗漏而且还包含主题图和各种初步统计信息”。因此,教学环节图序列即教学过程机制图可简要表征整个教学过程,提供一种教学过程的中观真相。教学过程机制图可用来回答教学何以达到或偏离目标,揭示教学过程中的运行特征。

为窥探智慧教室下的教学在运行过程中的整体特征,本文尝试以协作学习为切入点分别在常规教室下和智慧教室下开展协作学习活动,并对两种环境下的协作学习运行过程进行对比分析。

二、智慧教室环境下协作学习的运行特征分析

(一)数据取样

探究智慧教室下协作学习的真实运行特征需要在该环境下开展常态化的协作学习活动。为此,本文搭建了智慧教室环境,主要由多媒体教室、校园网和平板电脑等硬件组成,不仅配有电子笔记、同步共享、协作交流、练习的发布统计与分析、拍照与上传、搜索、多屏呈现等现代媒体功能,还保留了教具、任务单、教材等传统媒体功能。样本采集时,由同一个教师和相同协作组分别在常规教室下和智慧教室下各进行一次同质的协作学习活动,并将协作过程录制下来。在协作学习过程中,如何开展协作学习、选择何种媒体全由师生的学习需要决定,研究者不做干涉,以保证协作学习过程的真实性。以组为单位,协作组每进行一次同质协作学习活动便可获得1对样本,共收集了26对样本,包括13对数学、5对信息技术、5对科学和3对物理。

(二)数据处理

本文通过对比智慧教室下和常规教室下的同质协作学习的教学过程机制图的属性值来分析两次协作学习过程之间存在的差异,以从中获取智慧教室下协作学习的运行特征。在此过程中需要对收集到的26对视频样本进行如下处理:(1)将协作学习视频转成文本,并在转录的过程中分别按照“协作学习的角色行为编码系统”和“协作学习的异常行为分类”完成角色行为编码和异常行为分析。(2)按照IIS图分析法的操作规范对转录文本进行信息流切分。(3)划分教学环节,标注教学环节的IIS知识子图(即主题图)、角色行为、统计数据和定性描述等相关信息,生成26对协作学习的教学过程机制图。(4)分别统计两种教室下的每个协作学习机制图的教学环节个数与类型及各教学环节的知识点贡献度、学生参与度、角色信息、信息流条数、异常行为、持续时间等数据,然后对两种教室下26对协作学习的各教学环节中的这些同类数据项之间进行差异检验。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1.两种教室环境下协作学习环节的差异性分析

根据教学过程机制图的绘制规范,我们将每个协作学习分为若干教学环节,分析智慧教室和常规教室下协作学习的环节差异主要从教学环节数量和教学环节类型两方面人手。

(1)两种教室环境下协作学习环节个数的差异分析

考察常规教室下与智慧教室下的协作学习在环节个数上的差异,可对常规教室协作学习环节数和智慧教室协作学习环节数这两列数据做配对样本T检验,检验结果如下页表1所示。表1数据显示,智慧教室和常规教室下协作学习在环节个数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协作学习的平均环节数为3.69个。因此,本研究认为一个完整的协作学习活动应该包含3-4个教学环节。

(2)两种教室环境下协作学习环节类型的差异分析

至于协作学习具体包含哪些教学环节,各教学环节在排列顺序上有何规律,还需要进一步分析。同一堂课中的几个协作小组的教学环节相同,因此统计协作学习环节类型时只需统计每堂课的其中一对协作组环节类型即可,统计结果见如表2所示。

王01、刘01与郑01协作学习的任务是发现原理性知识,这类协作学习是在动手操作或实验的基础上通过讨论总结原理,一般包括引入、角色分工、小组协作、习题巩固和总结汇报五个教学环节。在引入环节一般是回忆先决知识点或创造一个问题解决情景,回忆先决知识的引入时间一般较长,而创设问题解决情景的引入时间较短,直接给出问题是什么(类似任务布置),所以这部分引入一般归为小组协作环节,不单独作为一个独立的环节存在。明确角色分工有助于克服协作学习过程中的一些异常行为,角色分工是协作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为节省课堂时间,本研究的样本多是课下进行的角色分工。小组协作是協作学习的核心部分,协作学习中有几个学习任务就会有几个小组协作环节。为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原理的理解,协作学习中也会增加一些简单的习题巩固。其中刘01常规和郑01常规中都有教师讲解环节,这部分是对学生讨论结论的总结,实质上属于汇报总结环节,教师可根据需要机动安排。韩01协作学习的任务是发现相关概念的特征或属性,这类协作学习是通过做实验操作来发现概念特征,一般分为引入、角色分工、小组协作、总结。引入环节主要借助一个现实生活真实事例创设一个情景来引导学生思考要讨论的内容,角色分工仍是课下进行,小组协作环节的个数与概念的特征多少有关,一个协作学习任务探究一个概念的特征,每个特征的汇报总结和小组协作归为一个教学环节。韩01智慧中的信息搜索环节属于小组协作环节,是通过搜索图片来总结被子的作用。完成概念特征的探究后,理想情况下,教师应加以总结来帮助学生概念认知的系统化,但韩01样本中缺少了总结环节。齐01协作学习的任务是运用原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一般包括引入、角色分工、小组协作和总结四个环节。引入环节通过生活的问题或现象来引发学生的思考,然后布置任务进行角色分工,让小组展开讨论并汇报学习结果,最后教师对学生的汇报进行总结。这类协作学习活动除了运用原理知识解决问题外,有时也会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传递某种价值观,如齐01智慧教室样本通过让学生调查北京的空气质量情况来引导学生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曾01协作学习是运用过程步骤性知识来设计作品,一般包括引入、角色分工、小组协作和总结四个教学环节。引入环节通过教师呈现一个作品事例来吸引学生注意,然后简单说明设计作品的一般步骤,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设计,最后是成果分享与教师总结环节。

通过以上分析发现,从环节类型上看,智慧教室和常规教室下协作学习的环节类型及其顺序分布基本一致。另外,访谈得知智慧教室中在线练习及统计分析功能的使用能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答题情况并给予针对性指导,因此在智慧教室开展协作学习活动,教师安排习题巩固的意愿更强。

2.两种教室环境下协作学习环节属性的差异性分析

为便于对比不同教室下协作学习的各环节统计信息之间的差异,本研究将同类教学环节合并为一个教学环节,把这同类环节的统计信息合并为一个环节的统计信息。依据表2,大致可将协作学习过程依次分为情景引入(环节1)、角色分工(环节2)、小组协作(环节3)、习题巩固(环节4)和总结汇报(环节5)五个教学环节。对比两教室环境下的协作学习机制图中各环节统计信息的差异时,将五类环节的属性信息都进行统计,若协作学习中缺少其中某一环节,可将该环节的相关信息项用零补充。教学过程机制图中环节的属性特征主要通过统计信息指标来反映:知识点贡献度反映的是该环节的学习质量、学生参与度反映该环节中学生对目标知识点的学习水平、学生贡献的信息流条数可以反映学生在该环节中言语参与情况、序列化的角色信息反映该环节的整体交互过程。

(1)两种教室环境下各相同环节的知识贡献度的差异性

统计26对协作学习机制图中各教学环节的知识点贡献度,然后分别对两教室下协作学习各对应环节的知识点贡献度进行配对样本非参数检验,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

从表3可知,智慧教室下和常规教室下的协作学习在引入、小组协作和总结汇报环节上存在显著差异。智慧教室下协作学习的引入和总结汇报环节的知识贡献度平均值均低于常规教室,而在小组协作环节上高于常规教室,说明智慧教室环境下对先决知识回顾较少,知识点的学习集中在小组协作环节,总结环节对知识点回顾较少。

(2)两种教室环境下各相同环节的学生参与程度的差异性

学生在具体教学环节中的参与情况从两方面考察:一是学生言语层面的参与度,用本环节中学生贡献的信息流条数与本环节的总信息流条数的比值表示,比值越大,说明学生在该环节参与的越多;二是学生对目标知识点激活的参与贡献度,用该环节的学生参与度与本节课的学生参与度的比值表示,比值越大,说明学生在该环节中对目标知识点的激活越大。

根据26对协作学习机制图中的信息流统计信息,分别计算每对样本中各个教学环节中的学生言语参与度,然后对两种教室下协作学习的各对应环节中的学生言语参与度进行配对样本非参数检验,检验结果如表4所示。从表4数据可知,学生在智慧教室下和常规教室下协作学习的角色分工、小组协作和习题巩固三个环节上的言语参与度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学生在智慧教室下协作学习的习题巩固环节的平均言语参与度高于常规教室,而在角色分工和小组协作两个环节中的平均言语参与度均低于常规教室下的参与度。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智慧教室下的角色分工多在课下完成,学生在协作学习过程中很少再对此进行讨论,小组协作过程中学生探究媒体的使用花费了一些时间,所以学生的言语交流相对减少,另外智慧教室下教师更倾向于安排习题巩固环节,学生围绕习题的讨论自然会有所增多。但两种教室下学生在协作学习中的言语讨论都集中在小组协作环节上。

但言语参与度难以反映学生在各环节中对目标知识点激活的参与度。揭示学生在各环节对目标知识的激活情况,还需借助学生参与贡献度进一步衡量。

根据26对协作学习机制图中的学生环节参与度和协作学习的学生参与度,分别计算每对样本中各个教学环节中的学生参与贡献度,然后对两种教室下协作学习的各对应环节的学生参与贡献度进行配对样本非参数检验,检验结果如表5所示。从表5数据可知,两种教室下的协作学习在小组协作和总结汇报环节上的学生参与度存在显著差异。虽然学生在角色分工和习题巩固上的言语参与度存在显著差异,但学生对目标知识点激活的贡献度上并不存在显著差异;学生在总结汇报环节上的言语参与度不存在显著差异,而常规教室下学生在该环节中的学生参与度明显高于智慧教室;虽然学生在智慧教室下小组协作环节上的言语参与度低于常规教室,但在学生参与度上明显高于常规教室。

(3)两种教室环境下各相同环节持续时间的差异性

考察不同教室下协作学习各环节持续时间之间的差异需借助每个环节的持续时间比,即该环节的持续时间与整个协作学习持续时间的比值。基于26对不同教室环境下的协作学习机制图中的持续时间信息,计算每个样本的各个环节的持续时间比,然后对两种教室下协作学习的各对应环节的持续时间比进行配对样本非参数检验,检验如表6所示。

由表6可知,两种教室下协作学习各环节的持续时间都存在显著差异,除智慧教室下协作学习的小组协作和习题巩固环节的持续时间长于常规教室下对应环节的持续时间外,其他各环节的持续时间均比常规教室下对应环节的持续时间短。

(4)两种教室环境下协作学习各对应环节中相同角色间的差异性

序列化的角色行为信息代表教学发生的基本过程,是教学过程机制的重要内容。在教学运行过程中,不需要關心具体教学角色由谁来扮演,只需要关心该角色是否有人承担,只有有人履行角色职责,教学的功能便可实现,所以比较两个相同教学环节的角色差异时,只需要对教学环节的总角色信息进行比较即可。比较两相同环节的角色差异需要求出教学环节中各角色的频次比,即一个环节中某角色出现的频次与协作学习中所有角色总频次的比值。根据26对不同教室下的协作学习机制图中的角色信息,计算每个样本的各个环节中的每个角色的频次比,然后分别对两种教室下协作学习中的各对应环节中的相同角色的频次比进行配对样本非参数检验,检验结果如表7所示。从表7可知,两种教室下协作学习的情景引入环节主要包括HD、MS、TW、ZD、ZJ和ZZ角色,在HD、TW、ZJ和ZZ角色上存在显著差异,智慧教室下的这些角色出现频率均低于常规教室;角色分工环节包括CY、HD、JD、MS、TW、ZJ、ZZ角色,由于智慧教室下很少进行角色分工,所这这一环节角色的差异性数据并不能反映出该环节角色差异的真实情况;小组协作环节包括CY、HD、JD、MS、TW、ZD、ZJ和ZZ角色,在CY、HD、MS和ZJ角色上存在显著差异,除HD角色外,智慧教室下的其他三个角色的分布频率均高于常规教室;习题巩固环节包括CY、HD、JD、MS、TW、ZD、ZJ和ZZ角色,在CY、HD、JD、MS、TW角色上存在显著差异,智慧教室下的这些角色的频率均高于常规教室;总结汇报环节包括CY、HD、JD、MS、TW、ZD、ZJ和ZZ角色,在HD、MS、TW、ZD和ZZ角色上存在显著差异,而且智慧教室下的这些角色的出现频率均低于常规教室。随着媒体技术的常态化使用,媒体技术所担任的角色会逐渐减少或弱化,两教室下协作学习各环节的角色分布会趋于一致。

3.两种教室环境下协作学习的相同环节中异常行为的分布差异

根据26对两种教室下协作学习机制图中标注的异常行为信息,统计每个样本各个环节中的每类异常行为出现的频次,然后分别计算不同环境下26个协作学习的各对应环节中的每类异常行为出现的平均频次,数据如表8所示。

从表8数据可知,在情景引入环节中,两种教室下的协作学习几乎未出现异常行为。常规教室下教师在情景引入环节为帮助学生扫除一些学习困难,常回顾先决知识或引导学生思考,在此过程中,由于教师语义表达不完整或对学生问题回应不及时或指导评价不恰当等原因,易出现ZP异常行为。智慧教室下协作学习的情景引入一般安排简短的先决知识回顾或由教师简单展示基本过程,持续时间较短,学生参与少,一般很少出错。在角色分工环节中,两种教室下的协作学习均未出现异常行为,因角色分工比较简单,完成分工任务单即可,所以一般不会出现异常行为。在小组协作环节中,除DC异常行为,两种教室下的协作学习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MT、RJ、FG、ZP、YJ、WG、SJ、WF等异常行为。智慧教室由于媒体技术的使用方便了搭便车的发生,但出现的频次并不是很多,在MT、RJ、ZP、wC等异常行为上明显多于常规教室,在YJ、SJ和WF等异常行为上少于常规教室。在习题巩固环节中,常规教室下的协作学习常出现RJ、FG、WG和WF异常行为,但出现的频次都很少,而智慧教室下的协作学习出现MT异常行为较多,除此之外还会出现了较少的RJ、ZP、YJ、WG、SJ、WF、DC等异常行为。在总结汇报中,两种教室下的协作学习常出现MT、FG、ZP、wG异常行为,其中ZP异常行为出现的最多,智慧教室下的ZP异常行为少于常规教室,但MT和FG异常行为明显多于常规教室。

(四)讨论与反思

通过对比两种教室下协作学习的过程机制图,反思协作学习的运行过程,得到以下认识。

1.智慧教室的媒体功能设置对协作学习的发生过程影响较小

协作学习的发生过程体现在协作学习的环节个数及其环节类型上。分析结果显示,两种教室下的协作学习在教学环节数量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协作学习大致可分为情景引入、角色分工、小组协作、习题巩固和总结汇报五类教学环节。原理性知识类的协作学习一般是在动手操作或实验的基础上通过讨论总结原理,大致包括引入、角色分工、小组协作、习题巩固和总结汇报五个教学环节类型。相关概念特征或属性类的协作学习、运用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类的协作学习和运用过程步骤性知识设计作品类的协作学习,一般均包括引入、角色分工、小组协作和总结汇报四个教学环节类型。虽然结果显示两种教室下协作学习各环节的持续时间均存在显著差异,但每个环节持续时间的长短并不取决媒体的使用,而是取决该环节中任务的数据及其复杂度。加之,随着媒体技术使用的常态化,媒体技术的影响会逐渐弱化,两教室下协作学习各环节中的各角色与异常行为的频次也将趋于一致。因此,本文认为两种教室下的协作学习过程大体一致。

2.智慧教室下教师更倾向于安排习题巩固环节

在发现原理性知识或探究概念属性特征类的协作学习中,安排习题练习能帮助学生巩固新知识,完成对新知识的建构。而及时了解学生的作答情况则有助于教师进个性化辅导,帮助学生消除学习中的疑惑。常规教室下常通过几个简单的提问或上台板书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有时干脆把这一环节留在课下进行。教师们也能认识到这一方法的局限,但也无法改变,一般很少在常规教室下的协作学习中安排习题巩固环节。而智慧教室配有先进的教学分析软件,能及时把学生的作答情况反馈给教师,方便教师实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为教师的教学决策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教师更倾向于在智慧教室安排习题巩固环节。

3.知识学习集中在小组协作环节,智慧教室下该环节的交互水平高于常规教室

环节的知识点贡献度和学生参与度是反映协作学习交互水平的重要指标。常规教室和智慧教室的小组协作环节的知识点贡献度均在54%以上、学生言语参与度均在76%以上、学生参与贡献度均在48%以上、环节持续时间均在69%以上。可见,无论是在常规教室下还是在智慧教室下,协作学习的大部分时间和知识点學习都主要集中在小组协作环节。两种教室下在小组协作环节的知识点贡献度、学生言语参与度、学生参与贡献度和持续时间上都存在显著差异。智慧教室下该环节的学生言语参与度虽然低于常规教室,但在该环节的知识点贡献度、学生参与贡献度和持续时间都高于常规教室。这说明智慧教室下学生在小组协作环节的言语讨论偏少,但讨论的内容多围绕学习内容展开的,无关言语相对较少,协作学习的交互质量更高。

4.通过协作学习任务的数量与序列可控制协作学习的发生过程

小组协作环节是协作学习的核心环节,知识点的学习多集中在该环节。一个协作学习中可包含一个或多个小组协作环节,一个小组协作环节对应一个协作学习任务,这些协作学习任务是协作学习的主要内容。协作学习任务多少并不是随意划分的,而是根据协作学习活动的学习需要进行的合理处置。一般情况下,协作学习活动被合理拆分成的任务越多,划分的任务越合理,协作起来相对越简单,而且与协作学习方案也就越一致。这需要有一个必要的前提条件,那就是被拆分的协作学习任务之间的顺序安排是合理的。协作学习活动的任务之间是否层层递进,先难后易还是先易后难,协作学习的过程差别很大。因此,研究协作学习任务的划分和排列规律有助于控制协作学习的过程。

5.媒体技术的使用未能调动学生学习动机和改善师生人际关系

教学实质上是一个师生围绕特定主题的对话过程,媒体技术对教学的实际作用主要体现在信息呈现与学习支持上。技术的使用可使教学内容呈现多样化,多样化的信息呈现方式虽然能降低学生在知识学习过程中的初期学习成本,但并不能降低知识的学习难度。面对具有难度的学习难度,学生只有保持很强的学习动机,才能投入持续的深入学习。云协作的使用,学生在协作过程中可看到别人的学习结果,虽然为学生的跨组交流提供了便利,但也增加了学生搭便车风险。分析数据表明,在这种情况下,遇到了困难,有些小组直接选择了搭便车,而不是继续小组讨论或寻求教师帮助,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学生之间的小组讨论和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动机。从协作学习中的人际关系异常行为分布情况来看,智慧教室下协作学习的小组协作和习题巩固环节上的人际关系异常明显多于常规教室。媒体的使用并未像期望的即未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也未改善师生的人际关系。原因在于学生学习动机的调动依赖于教学活动设计,尤其是动力系统的设计,而师生关系的改善依赖交往规则、评价规则、管理规则的完善及师生在交往过程中爱的投入,媒体技术在这些方面作用甚微。

三、结语

用教学过程机制图还原协作学习的整体发生过程,可将协作学习围绕什么发生的、发生了什么、如何发生的等一系列关键信息和主要内容清楚地呈现出来,有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协作学习是如何一步一步达成或偏离学习目标的。教学过程机制图可以作为表征协作学习过程的科学工具。本文通过对比智慧教室和常规教室下的协作学习过程机制图发现,两种教室下的协作学习在整体发生过程上并无明顯差异,虽然智慧教室下教师更倾向于安排习题巩固环节,但智慧教室下的这些功能设置对协作学习的发生过程影响很小,不足以引起协作学习整体发生过程的变化。需要说明的是,本文的结论是在“互联网+多媒体教室+配以有道云和问卷星软件的平板”搭配的智慧教室环境下得出的个案性质的结论,不具有绝对普适性。而且作为教育术语的智慧教室并不是抽象不变的对象,其外延特征很大,随着媒体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符合实际需求的智慧教室媒体功能如能切实带来教学效率的提升、知识表征的优化、学生参与的增加和教学选择的多元,或者换一种协作学习活动,如果设计得当,或许能得出相反的结论。因此,本文绝非是在否定媒体的教学作用,而是在倡导从细节层次上理性冷静对待媒体的态度以及观察理解教学的专业方法。面对智慧教室时,我们应当保持理智,不能被智慧教室的“炫酷”功能迷了双眼,一味追求“潮流”或“高大尚”,而忽视教学活动的本身需求。

收稿日期:2018年5月3日

责任编辑:赵云建

猜你喜欢

媒体技术协作学习智慧教室
关于多媒体教学模式的思考
新媒体时代文化遗产的传播与传承
创新情境构建体验性语文新课堂
媒体技术在小学教育中的应用趋势探索
云计算环境下协作学习教学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项目教学法在《微机原理》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未来教室
“智慧教室”平台数字化教学资源课堂教学应用策略研究
独立学院“大学计算机”实验课程教学改革
混合学习模式及其实施要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