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控制理论视角下中学生校园欺凌成因及预防对策研究

2018-05-14李玲张兵娟王涵

中国电化教育 2018年8期
关键词:校园欺凌中学生

李玲 张兵娟 王涵

摘要:该研究选用西部103所中学学生质量监测数据,以赫希社会控制理论为分析框架,运用回归及结构方程模型等统计方法,分析社会控制四要素对中学生欺凌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社会控制各变量对欺凌行为影响显著。其中,学校依恋、奉献、信念和同伴依恋对欺凌行为有显著负相影响,参与、家庭依恋和老师依恋对欺凌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由此提出,预防校园欺凌学校要“管”“育”结合,加强学生思想教育,优化学校教育教学管理。要重视德育教育,引领学生思想价值方向;开展生涯规划教育,引导学生树立人生目标;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规范学生实践参与。同时,关注学生与父母、同学、老师、学校的依恋联结,以此,增强学生与社会的联系,从而抑制学生的欺凌行为。

关键词:社会控制理论;中学生;校园欺凌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少年强,则中国强。中小学生是祖国未来的花朵,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接班人,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关系着千家万户的幸福和社会和谐稳定,关系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校园欺凌对欺凌者和被欺凌者均会产生心理健康方面的危害,长此以往,将不利于学生发展,不利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正常开展,不利于基础教育人才培养,因此,探究学生欺凌行为的影响因素,并提出切实有效的预防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为解决校园欺凌问题,政府部门和学术界都进行了相关探索。继2016年《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和《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发布之后,2017年,教育部等十一部门印发《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文件中明确界定了校园欺凌的概念,明确了积极有效预防学生欺凌的措施。诚然,政府对于校园欺凌等危害学生权益的行为越来越重视,在多项政策治理之后,欺凌问题得到明显改善,但仍然严峻。

学术界从教育现实问题中寻找有效应对校园欺凌的教育措施。校园欺凌问题其实是一个悠久的世界性教育难题。国外有关校园欺凌问题的研究开始较早,已形成较完整、系统的防治体系,相比之下,我国校园欺凌问题研究开始较晚,目前关于校园欺凌的讨论和研究呈快速增长的趋势,涉及法学、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等学科,从法律构建、心理适应、家庭教育、规则教育、逃离文化等角度探究了校园欺凌的现状、成因、影响因素及防治措施等问题,但目前还未形成体系,相关探讨还不够成熟。鉴于校园欺凌问题的影响因素具有复杂性、不确定性等特点,单一学科视角对于防治欺凌问题缺乏指导意义。因此,本研究将从社会控制理论的视角,以社会控制理论四要素依恋(Attachment)、奉献(Commitment)、参与(Involvement)、信念(Belief)为分析框架,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深究校园欺凌的成因问题。

一、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一)赫希社会控制理论

赫希以社会联系为其理论的核心概念,以“人为什么不犯罪”为研究起点,运用实证研究方法,通过数理分析得出犯罪与社会联系的关系。具体来说,该理论认为只要是人就会有潜在犯罪的可能,而“为什么不犯罪”是因为个人与社会的联系有效的阻止个人做出违反社会公共准则或秩序的越轨行为或是犯罪行为;同理“人为什么犯罪”,就是个人与社会联系弱化,社会联系对人的牵制作用削弱,人便随意的进行越轨或犯罪行为。该理论在西方得到了大量实证研究的检验。国外的实证研究结果大多验证了该理论的核心观点,得出社会控制要素依恋、奉献、信念与越轨行为呈显著的负相关的研究结论。

目前,运用赫希社会控制理论研究失范和犯罪行为的文献较多,主要研究预防青少年犯罪、流动青少年越轨、高校暴力预防、研究生学术不端等问题,这些都是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与社会联系减弱而产生的越轨行为。其中,关于青少年犯罪预防的研究居多,且都是运用社会控制理论分析青少年犯罪原因,有针对学校工作提出建议,也有从社区矫正人手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相关研究多为经验性的研究,而香港中文大学沈吟徵和钟华用2011年广州市中学生生活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出流动学生越轨行为多于本地学生、社会联系弱于本地学生,增强社会联系可预防和减少两者的越轨行为。

本研究认为社会控制理论适用于犯罪和越轨行为研究,而校园欺凌行为是一种违反校园规范的行为,也是一种违反社会规范,乃至触犯法律的犯罪行为。因此,将社会控制理论应用于校园欺凌研究具有可行性。可以从社会控制角度人手,探究欺凌者与社会的联系,以社会控制理论为研究框架探究如何解決校园欺凌这个教育难题。

(二)研究假设

社会控制理论假设人性中潜在的有犯罪动机,每个人都是潜在的犯罪人,而之所以没有犯罪是因为社会对人的有效控制。类比到学校欺凌问题,每个学生都是潜在的欺凌者,他们之所以没有发生欺凌行为是因为他们在社会化过程中与父母、老师、同伴、学校、社会等产生联系,这些联系有效地控制了他们的欺凌行为。本研究以校园欺凌作为因变量,社会控制四要素作为自变量,展开校园欺凌行为成因研究。

依恋是指个人与传统社会或者是个人与他人的情感联系,依恋也是个人对他人的情感的关注,中学生的依恋主要体现在父母依恋、同伴依恋、老师依恋和学校依恋四个方面。其中,对父母的依恋是学生感受最深刻,也是对学生的约束效果最为强烈的社会联系。同学依恋表现为同伴群体在个人社会化过程中具有参照作用。老师依恋体现教师对学生学习状态、心理状体及家庭情况的了解,对学生发展动态越了解,可及时发现问题,预防欺凌行为发生。中学生对学校和社会等有良好的依恋,他们就会学习和接受正确的价值观,遵从传统的社会行为法则,接受学校和社会规则的约束。良好的依恋关系能够加强对中学生的控制作用,防止校园欺凌行为的产生。本研究将验证父母依恋、同伴依恋、老师依恋和学校依恋对校园欺凌的影响。因此,提出假设:

假设1:依恋对学生校园欺凌行为具有显著影响。

假设1.1:家庭依恋对学生校园欺凌行为具有显著影响;

假设1.2:同伴依恋对学生校园欺凌行为具有显著影响;

假设1.3:老师依恋对学生校园欺凌行为具有显著影响;

假设1.4:学校依恋对学生校园欺凌行为具有显著影响。

奉献是指个人在进行传统活动过程中付出的精力、努力和时间,以求达成当下的目标和实现对未来的期盼。对于中学生来说主要是对学习的投入,当学生更关注于如何加强学习、增强自身能力以实现个人目标时,就会在学习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努力和时间,与此同时,学生产生影响学习的行为或参加破坏学习目标的活动的可能就越小。因为在实现目标过程中投入的时间精力是可贵的,若有违反规范的行為会让已有投入失去价值,破坏目标,为实现目标途中不容有所差错,学生就会自觉主动地接受社会法则的约束。因此,提出假设:

假设2:奉献对学生校园欺凌行为具有显著影响。

参与是指学生花费时间和精力参加实践活动。中学生参与日常校园活动的时间越多,参加越轨活动的时间越少,校园欺凌行为发生的几率就越小。在赫希的调研中表示,大多数参与犯罪行为的青少年都是虚度光阴的。如果中学生参与日常活动的校园活动的时间少,相应的参与其他活动的时间就会增加,那么学校对他们的约束力就会减弱,并且这一时期的学生自控力不够,发生校园欺凌行为的概率就会增加。本研究主要验证参与实践活动对于校园欺凌行为的影响作用。因此,提出假设:

假设3:参与对学生校园欺凌行为具有显著影响。

信念是指学生对社会规范的认同和履行,以此表现学生对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的赞同、承认和相信。中学生在学校应当尊重、相信学校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只有信念一致,参与校园活动的积极性才高,产生校园欺凌行为的概率就低。大量校园欺凌事件表明,校园欺凌者对学校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内化程度不高,导致他们抵触学校,产生校园欺凌行为。因此,提出假设:

假设4:信念对学生校园欺凌行为具有显著影响。

综上所述,本研究的理论模型如图1所示。

二、研究设计

(一)数据来源与样本分布

本研究采用2017年西南大学教育政策研究所进行的“西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质量监测项目”数据。该项调查采用整群抽样方法,从西部6区县随机抽选了103所中学,选中的学校在9年级随机抽取一个班作为一个整群参加研究,共发放调查问卷6027份,剔除无效问卷,回收到的有效问卷为5082份,有效问卷率为84.32%。有效问卷中男生2262人,占比44.51%,女生2820人,占比55.49%,男女比例较平衡。研究所选地区位于中国西南部,截止2016年末,该区域城镇人口60.48万人,乡村人口348.66万人,按照区县经济发展水平确定抽样数量,最终回收问卷中,农业户口学生占89.28%;该区域有汉族、壮族、苗族等23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人口约占总人口的10.24%,本次抽样中少数民族学生占比13.18%,基本符合该区域人口分布特征。本次抽样基本符合随机抽样原则,样本具有代表性(如表1所示)。

(二)变量描述

1.因变量

校园欺凌问卷以多角度朋辈欺凌问卷为基础工具,修订后形成校园欺凌调查问卷。问卷采用5点评分,学生根据题项内容所述事情在过去一个学期内发生的频率作出评分。肢体欺凌,指对受害者进行拳打、脚踢或其他某些方式让其身体受伤;社交排斥,指刻意排挤受害者,拒绝和他/她说话,让其他人不跟他/她说话,尝试让其他同学反对他/她,令受害者与他/她朋友不和;言语欺凌,指用言语咒骂或是取笑受害者,用外号称呼受害者,取笑受害者外表或者取笑其他方面。财物破坏,指故意破坏受害者的财物,未经允许取走受害者东西,或是毁坏受害者的东西;网络欺凌,指借助微信、微博、电子邮件等社交网络取笑、侮辱、用威胁恐吓的言辞欺凌受害者。0是“从不”,1是“一次”,2是“两次”,3是“三次”,4是“三次以上”。对校园欺凌量表进行因素分析,KMO的值为0.925,且通过了巴雷特(Bartlett)球形检验(p<0.001),适合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信度检验分析后发现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α系数为0.957,问卷信度较高。

2.自变量

根据赫希的社会控制理论,本研究的自变量指学生与传统社会的各种社会联系,包括对父母、老师、同伴和学校的依恋、奉献,参与以及信念。

(1)依恋

父母依恋测量题项主要借鉴北京师范大学罗良等人编制的父母教育卷入问卷中的亲子交流和父母监项目。本研究中用4个题目测量父母依恋:“父母与我交流我感兴趣的事物(如电视节目、故事或书籍等)”“父母和我分享他们上学时的故事”“父母会向我解释禁止我做某件事的原因”“父母与我交谈我在学校里的表现”(1=“从不”,2=“有时”,3=“经常”,4=“总是”),内部信度系数为0.821。

老师依恋的测量主要是指学生是否觉得可以和老师交流自己的问题、是否感受到老师关心自己以及学生是否感受到来自教师的鼓励,用3个问题测量老师依恋:“在学校老师关心我的学习”“老师了解我家庭的情况并经常跟我家人沟通”“老师了解我的学习及心理状况并经常跟我沟通”(1=“非常不同意”,2=“比较不同意”,3=“同意”,4=“非常赞同”),内部信度系数为0.782。

学校依恋指学生对学校总体的正面态度。这部分问题借鉴《学校归属感量表(PSSM中文版)》,该量表包括归属感、认同、学校依恋三个维度。本研究中用“我感觉自己好像这所学校的一份子”“这所学校的人对我很友善”“我得到了和其他同学一样的尊重”“这所学校的老师尊重我”(1=“完全不同意”,2=“不同意”,3=“基本不同意”,4=“基本同意”,5=“同意”,6=“完全同意”)4道题来测量学生对学校的依恋程度,内部信度系数0.805。

同伴依恋的测量是询问调查对象好朋友的情况,用“学习成绩优良”“学习努力刻苦”“想上大学”测量同伴依恋,内部信度系数为0.821。

(2)奉献

本研究中奉献主要指接受教育,在教育方面的投入,学生在接受教育方面的志向越高,就会越希望获得学业的成功,就会在学习上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对教育的奉献的测量,选择Schaufeli编制的学习投入量表(UWES-S),国内相关研究验证了学习投入量表(中文版)各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在0.815-0.857之间,相关系数在0.856-0.902之间,项目荷载在0.586-0.813之间,具有較好的拟合指标,信效度良好,可为相关研究所采用。本研究中用“学习时,我精力充沛”“我觉得学习很有价值和意义”“学习时,我觉得时间过得很快”“我对学习感兴趣”等6道题测学生学习动机的题评价学生教育奉献,选项设置1=“完全不符合”,2=“比较不符合”,3=“不确定”,4=“比较符合”,5=“完全符合”,内部信度系数0.854。

(3)参与

根据赫希的理论,学生参与主要是日常的传统工作、运动、娱乐活动和与学校相关的传统活动。本研究中用“参观博物馆”“参观动物园或水族馆”“做实验或使用科学设备(例如化学设备、显微镜等)”“做电脑程序(例如编写应用程序、建立网站等)”4个问题测量参与,研究中将原题项答案1=“从不”改为0=“否”,2到5其他选项改为1=“是”,将此题改为二分类变量,内部信度系数0.80。

(4)信念

根据中学生对信念的内化程度不同,有些学生对于这种社会规范、社会价值等共同信念的理解仅停留在表面,并没有将这些信念内化到自己心里成为指导个人行为的准则或规范,反之,有些学生将信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本研究中学生信念的测量由其外化的行为来表现。通过“在公车上看到老弱病残乘客时,我会主动让座”“外出乘车或骑车时,我能遵守交通规则”“我不会擅自看别人的信件或日记”“我不会做违法乱纪的事情”“借来的钱或物我通常能够按时归还”(1=“完全同意”,2=“比较同意”,3=“比较不同意”,4=“完全不同意”)5个问题进行测量,内部信度系数0.880。

三、研究分析与结论

(一)校园欺凌现状分析

校园欺凌得分范围在0-77分之内,本研究中按照校园欺凌行为出现的频率,将校园欺凌及其各维度划分为四个等级:(1)无欺凌,指过去一学期内没有发生过欺凌行为;(2)低欺凌,指过去一学期发生校园欺凌次数约为每项1次,欺凌行为发生率较低;(3)中欺凌,指过去一学期发生校园欺凌次数约为每项2次,欺凌行为发生率一般;(4)高欺凌,指过去一学期发生校园欺凌次数约为每项3次以上,欺凌行为发生率较高。

统计结果显示(如表2所示):50.57%的学生有过欺凌行为,其中,欺凌行为发生率较低学生占比为34.71%,发生率一般和较高的学生共占15.86%。从性别分组情况来看,男生欺凌行为发生率是58%,高于女生的44.61%,其中,男女生在欺凌行为发生率一般水平上的差距最大,男生欺凌行为发生率为18.61%,女生为7.94%;在欺凌行为发生率较高水平上次之,男生欺凌行为发生率为5.35%,女生仅为1.42%。可见,校园欺凌行为普遍存在,且男生欺凌行为发生率高于女生,欺凌问题是值得也是必须要预防和治理的问题。上述结论与前人研究结论相一致。

进一步分析校园欺凌各维度上学生的分布情况。首先,本研究中将低欺凌、中欺凌和高欺凌人数相加再除以总人数得到学生欺凌行为发生率。从人数占比分布图(如下页图2所示),可以看出,言语欺凌是发生率最高的欺凌形式,有43.72%的学生有过言语欺凌行为,而财物破坏是发生率最低的欺凌形式,从来没有发生到过财物破坏行为的学生占比为73.69%。欺凌行为发生率从高到低依次是言语欺凌(43.72%)、社交排斥(34.63%)、网络欺凌(29.28%)、肢体欺凌(29.24%)、财物破坏(26.3 1%)。其次,比较男女生分布情况,发现各维度上男生发生欺凌行为的概率均高于女生;言语欺凌和社交排斥占据男女生欺凌行为发生率前两位。分析结果表明言语欺凌是校园欺凌的主要形式,这一结果与《中国校园欺凌调查报告》结果一致。

通过上述分析发现:第一,该市学生欺凌行为主要以言语欺凌和社交排斥这种软暴力为主,通过现实中的言语和网络言论等对学生进行欺凌和社交排斥等,而直接伤害学生身体、肢体上的暴力行为相对较少。虽然遭受言语欺凌的学生没有受到身体上的伤害,但是言语欺凌等对学生心理也是极大的伤害,往往会伤及学生自尊,产生自卑感,以至产生厌学逃学、悲观厌世等现象。因此,预防校园欺凌不仅要规制学生表面肢体上的欺凌行为,还要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首先,要教导学生学会尊重,不以他人的缺陷为攻击点取笑他人,要学会欣赏别人的优点;其次,增强同学间交流与合作,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第二,男生欺凌行为在欺凌各维度都高于女生。有关研究证明,初中男生的青春期发育进程与男生欺凌行为有密切关系,随着青春期发育阶段的提升,男生欺凌行为呈上升趋势。从生理上看,男生在青春期身体变强壮,心理上会出现忧虑、暴躁,对看不惯的事情容易发脾气,男生支配和控制他人的欲望较女生强。加之,男生好动,更喜欢追求刺激,喜欢玩枪战游戏等,喜欢武打、武侠,容易受到暴力书籍、暴力游戏和暴力影视的影响,容易接受以暴制暴的观点。所以男生欺凌行为比女生多。因此,预防校园欺凌过程中应加强对青春发育期男生欺凌行为的预防控制,老师和家长多关注这一时期男生的身心发展状态,及时疏解学生遇到的问题,当然,女生欺凌行为也不容忽视,所以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预防欺凌行为的必要手段。

(二)社会控制与校园欺凌的结构方程模型

根据最初的理论假设和前期研究成果,提出校园欺凌和社会控制变量之间的关系,在结构方程模型中,潜变量是校园欺凌、家庭依恋、学校依恋、老师依恋、同伴依恋、奉献、参与和信念。

本研究重点探究潜变量之间的关系,其中校园欺凌共5个维度,分别是肢体欺凌、社交排斥、言语欺凌、财物破坏和网络欺凌,社会控制7个变量,分别是家庭依恋、老师依恋、学校依恋、同伴依恋、奉献、参与和信念。建立变量间的关系图,对四个研究假设进行验证。结构图如图3所示。

使用Stata 14.0運行模型之后,验证模型的拟合度,结果显示,卡方值(x2=125.532,p<0.005)及卡方自由度比值为4.1844,虽然没有达到拟合度拟合标准,但是因为本研究样本量有5000多份,样本量极大,卡方值及卡方自由度比易受影响,因此,对数据的拟合度的检验要考虑CFI、SRMR、RMSER等值。在校园欺凌和社会控制模型中,RMSEA=0.025,满足小于0.08的检验标准,CFI=0.997,TLI=0.995,均满足大于0.9的检验标准,SRMR=0.010,满足小于等于0.05的检验标准。综上,验证了该模型能够被接受。

通过分析,建立起校园欺凌和社会控制变量间的相关关系,进一步分析后,得出结构关系,如表3所示,研究结果显示社会控制变量与校园欺凌的路径系数均达到显著水平(p<0.001)。模型验证了假设1、假设2、假设3和假设4。

社会控制各变量对校园欺凌的影响由大到小依次是:学校依恋(-0.146)、奉献(-.30)、信念(-.10),、参与(.110)、家庭依恋(.086)、同伴依恋(-.066)、老师依恋(0.057)。具体来看,学校依恋、奉献、信念和同伴依恋对校园欺凌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参与、家庭依恋和老师依恋对欺凌行为具有正向影响。表明学校依恋程度高,在教育方面奉献程度高、社会道德和价值观念等信念强,校外实践活动参与程度低,家庭依恋程度低,同伴依恋程度高、老师依恋程度低,学生校园欺凌行为的倾向越不明显。从总体影响来看,学校依恋对校园欺凌行为的影响最大,奉献、信仰、参与次之,之后是家庭依恋、同伴依恋和老师依恋。

研究结果表明,社会联系四要素均对学生欺凌行为有显著影响,赫希的社会控制理论对西部103所中学9年级学生欺凌行为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度,该理论应用于中学生欺凌问题研究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支持。

四、对策建议

(一)德育为先,引领学生思想价值方向

本研究调查结果表明,信念对学生欺凌行为有显著负向影响,即学生对传统价值观和法制观念接受程度越高,学生欺凌行为越少,基于此,提出要重视学生德育教育,引导学生树erie确价值观。

从社会环境来看,如今网络信息时代,知识和信息获取的渠道广泛,使得初中学生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呈现选择性、独立性和差异性。在他们身上既有紧跟潮流的优点,也有思想被腐蚀的缺点,为此,学校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强做好德育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从德育工作的内容、方法、途径进行创新拓展,以发挥学校的育人功能。

2017年8月,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通知,初中阶段学生培养目标明确提出要“理解基本的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树立规则意识、法治观念,培养公民意识”,《指南》中指出德育内容、实施途径和要求。德育是培养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政治观念的教育。借此,学校应将反校园欺凌教育融入学生德育教育,首先,通过德育课程育人,让学生认识到当前校园欺凌的危害性与严重性。联系网络报道的欺凌事件,挖掘其中蕴含的道德教育思想内涵,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展现视觉听觉全方位的效果,让学生切身体会欺凌的危害,从而培育学生正确的道德认知。其次,通过活动育人,巩固德育教育成果。开展讨论、辩论等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情感和在实例中实践道德。

就教师而言,首先,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注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同时,深入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使学生认同中华文化,认同传统价值观念。其次,规范学生道德行为,要引导学生加强个人纪律观念,责任意识,倡导学生自觉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同时,向学生进行一定的民主、法制教育,培养学生法制观念。当然,提高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也是十分必要的。在教育中要善于为学生树立优秀榜样,助推学生整体价值观的建立。从自身意识到校园欺凌的危害性,从本质上杜绝校园欺凌行为的发生。

(二)多方联合增强中学生与外界的情感联结

本研究结果表明,依恋对学生欺凌行为具有显著影响。对于中学生来说,与父母、老师和学校的情感联结是其最重要、最亲密的社会关系。在预防学生欺凌行为过程中要加强家校合作,辅之以社会力量,共同为中学生搭建积极和谐的社会关系网络,增强学生与社会的联结。

1.落实家长在预防校园欺凌过程中的监护责任

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系统的基础环节,促进个体社会化最持久的手段。家长与孩子的沟通方式、对欺凌问题的态度是校园欺凌的重要影响因素。预防校园欺凌,首先要让父母接受校园欺凌风险防控的相关教育,具备识别校园欺凌行为的能力。家长要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孩子的言行,多留意学生近期的状态,从学生近期穿衣整洁度、作业书写等细节观察学生是否有异常;其次,换位思考,站在学生角度想问题,掌握亲子沟通的技巧,对孩子积极引导,配合学校做好反校园欺凌工作。但实际情况是家长对学生欺凌行为缺乏正确认识,缺少应对方法,进而也无法有效地指导与教育子女。

校园欺凌的概念界定、行为边界划分与正当防卫的确定与宣传尤为重要。这就需要教育行政部门、各大高校研究单位以及社会媒体和社会工作者共同参与,通过下发相关文件、媒体传播、公益活动、教育讲座等形式,提高家长对校园欺凌的认识,从家庭源头降低校园欺凌案件的发生率。

2.学校“管”“育”结合做好校园欺凌防治工作

学校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校园欺凌高发的场所,校园欺凌事件多发的原因之一就是学校没能很好地行使对欺凌学生的干预或惩戒的管理权力。但是,进一步思考会发现,现行的法律法规并没有明确的保障学校的惩戒权。在现行政策规定下,学校预防校园欺凌一要加强教育,学校要组织开展道德教育,从思想上提高学生先进性,教导学生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开展法制教育,培养学生法制意识,不做违反校纪校规、法律法规的事;开展校园欺凌防治的专题教育,让学生认识校园欺凌的危害、掌握预防和解决校园欺凌的方法、学习与他人沟通交流的技巧、知道遭遇欺凌后该如何寻求帮助等。二要强化学校管理。做好校内安保工作,如配备摄像头、安保人员等,建立学生欺凌应急工作制度,培训学校老师学习校园欺凌预防办法,熟悉校园欺凌应急处理措施,向学生公布学校预防校园欺凌工作老师的联系方式。

此外,加强感化教育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作为教师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人,具有欺凌行为的学生在心理上往往更需要、也更渴望得到老师的关注,要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的养护,用带有爱的教育来温暖有欺凌行为学生,关心学生的心理发展,加强学生的情绪控制能力、抑制个性冲动、避免单一化倾向,进而从源头上化解校园欺凌。

(三)以人为本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奉献对欺凌行为有显著负向影响,所以,要引导学生树立个人目标,将时间和精力投入学习,为实现个人目标而努力,从而减少学生参与欺凌行为的可能性。

中学生面临中考压力,每个学生都在高速运转,一部分学生难以适应学习状态,逐渐脱离教育中心,又得不到老师和家长的关注,为寻求心理平衡,会做出一些违反学校纪律的行为,校园欺凌实则是他们对教育的不满,为了解决这类学生的问题,响应新高考改革制度,学校应开展生涯规划教育。

生涯规划教育旨在帮助学生学会思考“过一种怎样的人生”,生涯规划教育的目标就是通过给予学生恰当的指导,帮助他们学习如何平衡人生历程中各种社会角色的关系,从而使他们能够更有可能“过一种好的人生”。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是由老师引导,学生自我探索的學习过程。一是让学生了解自我,知道自己的性格、兴趣、特长和优点等;二是让学生对自己学业发展和职业发展有所了解,知道学科和专业、专业和职业之间的关系等;第三是在充分了解这两方面信息后,学生要结合自身特点和对未来职业的期待,为自己制定切实可行的生涯计划,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和条件,采取必要的行动来完善自我,朝着目标一步一步迈进,积极应对升学和就业。生涯教育引导学生为自己未来的发展做出选择、树立目标,不同学生未来发展道路不同,现阶段努力的方向也不相同,学生不再是仅靠成绩,而是朝着多方面发展,如此一来,每个学生都会有一个个人发展目标,为了实现目标需要增加教育奉献,需要在接受教育方面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让学生没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参与欺凌事件,从而,减少学生欺凌行为。

(四)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现活动育人

参与对学生校园欺凌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校外活动质量参差不齐,是否有益学生身心发展难以保证,同时,为了满足学生参与探究实践活动的需要,学校要组织开展丰富的综合实践活动,通过活动实现育人,帮助学生融入学校生活,同时,通过组织社会服务类活动,加强学生与社会的联结。

综合实践活动主要是通过探究、服务、制作、体验等方式来实现学生个人综合素质的提高,依据活动场所划分,可以分为校内实践活动和校外实践活动。积极参加校内综合实践活动,能够帮助学生快速融入学校团体,适应学习生活;积极参校外综合实践活动,能够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因此,学校应当提高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课程。同时,也是响应教育部《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文件的要求,实践活动要贴合学生实际,引导学生从自己的日常生活中以及与社会接触中发现探究的问题或是活动主题,在探索体验中建立知识与生活的联系。从中培养初中学生的价值体认、责任担当、问题解决和创意物化的综合素质。如,在设计实践活动课时,可以发挥历史博物馆、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地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功能,利用法院、检察院等为学生开展法治教育等。

除此之外,学校在组织综合实践活动时,要积极倡导同伴互助,合作研究。同伴依恋对学生欺凌行为有显著负向影响,在开展实践课程时可以加强学生之间交流,培养合作意识、增进情感交流,同伴之间的接纳和认可,可有效减少其受欺凌的可能性。

预防校园欺凌,学校要“管”“育”结合,加强学生思想教育与优化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并重。重视德育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开展生涯规划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远大志向,并为之奋斗;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规范学生实践参与,实现活动育人。同时,关注学生与父母、同学、老师、学校的依恋联结,增强学生与社会的纽带,从而抑制学生产生欺凌行为。

收稿日期:2018年5月8日

责任编辑:赵云建

猜你喜欢

校园欺凌中学生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欢迎来到《中学生博览》大型团购会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社交媒体背景下中学生校园欺凌探析
应立法解决“校园欺凌”难题
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专项治理“校园欺凌”
对中小学校园欺凌现象的分析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