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适应性绩效评价研究

2018-05-14郑云翔杨浩冯诗晓

中国电化教育 2018年2期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高等教育

郑云翔 杨浩 冯诗晓

摘要:教师是推动信息化教学深入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度融合的关键性主体,其对信息化教学的意愿、根据信息化教学要求在行为上做出的努力、以及是否适应这种新的教学方式都决定着信息化教学的最终成效和可持续发展。该研究从适应性绩效的视角对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的适应性进行探讨,通过梳理教师适应信息化教学的要素及信息化教学对教师的要求,明确了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适应性绩效评价的内容,构建了相应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借鉴成熟度理论构建了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适应性绩效评价模型,并选取了3所高校进行绩效评价实施,结合数据分析发现存在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以期提高高校教师对信息化教学的适应性,使信息化教学真正成为高校教师教学活动常态,促进高校人才培养。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适应性绩效评价;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一、问题提出

《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指出要“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全面深度融合”“使信息化教学真正成为教师教学活动的常态”,旨在强化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深度应用、融合创新,提升信息化在提高教学质量上的效能。《教育部关于中央部门所属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指导意见》也明确要将“着力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作为高校教学改革的七大主要任务之一。在这一教育信息化浪潮下,如何推进两者的深度融合,是众多教育技术专家、研究者甚至教育家关注的热点问题。实际上,信息技术在向教育领域尤其是正规学校教育系统扩散的过程中,教育系统内各要素之间的竞争与协同,会产生不少变量,其中教师对信息技术的接受程度这个变量尤为关键。教师对信息技术的接受程度是系统内的序变量,直接决定了正规教育系统自组织的有序程度,即教师对信息技术的接受程度越高,信息技术与教学系统的融合越深入,教学系统能更快地从无序向有序发展。由此可见,教师是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全面深度融合的关键。

作为高等教育的引路人和指导者,高校教师大多拥有较高的学历,且思维敏捷,具有创新意识,理应成为推动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先锋。然而,由于科研任务繁重、教学观念落后等原因,目前高校教师在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尽管近年来各高校针对教师相继开展了不同层次和内容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使得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有了普遍提高,但由于保守性的原因,不少教师仍倾向于保持原有的教学习惯和范式,只简单机械地将教学内容用信息技术方式呈现,更有部分教师对信息化教学存有畏难甚至恐惧心理,抵触去改变自己的教学行为习惯,不去主动接受和适应信息化教学。这其实是相当危险的,正如美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协会EDUCAUSE(最具国际影响力的高等教育信息化专业组织)主席戴安娜·亚伯林格提到,高等教育中尤其是课程与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存在很多挑战,面临的危险之一是试图简单机械地把传统面授教育原封不动地搬到网上。如果高校教师现在面对教育信息化改革的浪潮还不去主动适应,那么以后再去实现“转身”将会更加困难。因此,新的教育教学形势与环境要求教师的行为要发生相应调整和改变,切实提高其自身对信息化教学的适应性,才能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最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适应性绩效是对传统绩效的延伸和补充,可用以评价员工的适应性,能够帮助组织和员工实现“上下联动式”绩效战略调整。它强调关注教师在整个适应过程的行为与效果,更加关注教师适应的内部指标、行为过程指标、动态指标与团队协作指标,增加了对教师的自我内部关注,有利于推动教师行动与发展。本研究以适应性绩效为导向,探究高校教师对信息化教学的适应性行为及其结果,以评价的方式推动教师对信息化教学适应性的提高,有利于全面推动高校信息化教学建设与发展,使信息化教学成为高校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的常态。

二、概念界定

“适应”一词的内涵,在生物学、心理学和教育学领域中有着不同的阐述。对“适应”(Adaptation)的词源进行搜查,发现其出自拉丁文“Adaptatre/Adaptatus”,意指调整和改变,最早见于生物学领域。“适应”后被心理学借用过来,给予了新的诠释。心理学家艾夫考的观点是:适应是个人与环境的互动关系;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中认为适应是指个体的认知结构因环境限制而主动改变的心理历程,且适应过程是同化与顺化的均衡。相应地,适应性在生物学上指的是生物个体对处在的生态环境的适应能力;心理学上则指的是个体在使自己的身心适应环境要求时表现出来的特征。鉴于此,高校教师对信息化教学的适应性指的是在实施信息化教学改革的过程中,高校教师因应对信息化教学的变革要求而做出心理和行为的改变,使自身与教学环境保持平衡的心理一行为特征的能力。

绩效是指与组织总体目标和价值追求相一致的行为倾向和业绩成就,是组织中投入产出关系的体现,具有可测量性。适应性绩效最早被理解为“迅速转换角色”或者“工作产出”。后来国内外多位学者对此进行了界定,如Campbell认为适应性绩效是广泛的、不同类型任务的适应性行为。Pulakos等认为适应性绩效是个人根据新情况和变化的环境要求来改变他们的行为。Neal和Hesketh认为适应性绩效主要是指员工表现出的应对变化的行为。本研究认为,适应性绩效强调的是个人从开始产生适应性心理到完成工作的一种适应,是在适应过程中表现出的应对变化的行为及其效果的总和,这里的行为可以是认知的、生理的、心智活动的或人际的等方面。而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适应性绩效则指的是面对信息化教学改革时,高校教师根据信息化教学的要求所做出相应改变的行为及其效果的总和,强调的是高校教师从开始产生适应性心理到熟练完成信息化教学的一种适应。

三、研究现状

以“適应性绩效”为关键词及题名在中国知网上进行搜索,剔除相关度不高的,共检索到相关的论文92篇;以“AdaptivePerformance”“Adaptability”为关键词及题名在WOS数据库进行搜索,剔除相关度不高的获得文献117篇,综合分析国内外适应性绩效的研究,发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适应性绩效的内涵界定

总结来说,对适应性绩效的内涵界定有以下几个版本:(1)行为观:它是广泛的、不同类型任务的一种适应性行为(Campbell);个人根据新情况和变化的环境要求来改变他们自身的行为(Pulakos);员工表现出的应对变化的行为(Hesketh)。(2)结果观:它是个体在新环境下进行自我管理和学习新知识、新经验时所产生适应性的效能(London&Mone);培训后相较于培训预期绩效实际上转换角色的程度(Gilad Chen)。(3)技能观:称为“适应性专长(Adaptive Expertise)”,指的是掌握知识、技能以及其他能够有效迎合新的、困难的、复杂的情况要求的特征的能力(Schmidt&Biork)。

(二)与任务绩效、关系绩效的关系探讨

学术界对于适应性绩效与任务绩效、关系绩效的关系有两种观点:(1)适应性绩效有别于任务绩效和关联绩效,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成分。如国内的冉俊涛采用因素分析法对企业管理人员的适应性绩效进行了研究,结果也表明他们的相对独立性。(2)适应性绩效并不独立于任务绩效和关联绩效。Allworth和Heskten认为两者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国内谢金澜的研究结果表明适应性绩效与任务绩效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775,马可一和孟晓斌都认为适应性绩效是对传统绩效的延伸和补充。

(三)适应性绩效结构研究

关于适应性绩效的结构,许多研究者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如Pulakos等的八维度结构、Roussel等的五维度和Griffin的三行为维度,国内学者吴新辉、陶祁、王秀丽等人就适应性绩效在中国背景下是否存在多维特点分别进行了探讨,也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

近年來,学术界开始从微观层面关注教师信息化教学,关于教师对信息化教学方面的适应性研究已受到了学者们的关注。例如,李远航等从生态学的视角看待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认为发展过程中各要素的适应性不可小视,提出要关注整合中的教师适应性问题。王跃生等分析了教师在职业压力、工作环境等方面存在的心理适应问题,认为教师对信息化教学适应问题的成因有教师自身的内在因素和外界的压力因素。李业霞等提出高校教师应从教育观念、教师角色、专业素养和行为方式等方面进行改变,适应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新课程教学。还有郭小平、张文兰等人的研究工作。

由此可见,适应性绩效可以被用来评估个体的适应性,其从被提出到现在已经形成了一系列研究成果。目前国内外研究者已经开始关注教师对信息化教学的适应性这一问题,但大多只是停留在理论思辨角度,缺乏实地调研和量化分析,对高校教师这一群体的研究也不足,而这恰恰是实现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关键所在,值得深入探讨。

四、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适应性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高校教师适应信息化教学的影响因素分析

1.内部因素

(1)心理因素。它是影响适应性的重要因素。贾晓波在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的基础上结合认知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的有关理论,认为从刚开始的不适应状态到最终的适应状态需要经历三个环节:认知调节、态度转变和行为选择。在信息化教学变革中,并不是所有的教师都能够以预期的方式应对要求。相反地,他们会基于自身的特定背景和条件赋予改革不同的个人意义,对信息化教学产生不同的心理认知,并以不同的态度采取不同的行动,适应效果也不尽相同。相关因素可能包括:对信息化教学重要性的认知、利用信息化方式改进教学的意愿、在教学实践中对信息化教学表现的认知和态度调节等。

(2)能力因素。Amabile认为,人要有创造力的基础是先要熟悉某一领域,必须先具备相关技能。面对信息化教学改革,教师相应的教学能力匹配和建构是适应信息化教学的必要条件。这里的能力指的是协助教师完成信息化教学工作所必须的理念和知识技能。

(3)行为实践。个体要实现对某种变革的最终适应,都必须在实践中去践行。只有在实践中去体验、去操练,最终才能形成稳定的行为习惯。信息化教学要真正被教师所接受和适应,除了心理上的认同和能力上的构建,更需要在教学中的实践。只有将教学改革的理念和要求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实现常态化,才算真正适应了信息化教学。

2.外部因素

(1)环境支持。从Amabile创造力理论可以得知,环境因素的影响不容忽视,社会环境会直接影响内在动机并统合外在动机作用于创造过程。信息化环境支持一般包括信息支持、资源和设施、动机作用等方面。其中信息支持指的是有关信息化教学改革政策、工作任务相关的信息的提供等;动机作用则可以通过激励和奖赏来实现,如信息化教学技能比赛、信息化教学相关项目经费支持等。

(2)人际因素。人际因素对人的适应性有着很大的影响。根据魏斯的人际关系率,人有着依附的需求、可靠同盟的需求、需求指导的需求、价值保障以及社会整合的需求。教师在使用信息化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同样也有这些需求。例如能否与其他教师团结协作、相互交流,形成学习共同体;与技术人员的和谐相处,有困难时及时寻求指导与帮助等。

(二)信息化教学对高校教师的新要求

信息化教学对教师的教学观念和行为都提出了诸多要求,倘若这些要求能够进入教师的意义建构系统,指导教师行为的转变,将提高教师对信息化教学的适应性绩效。

1.转变教学观念的要求

“以教为主”的教学观念应该转变为“以学为主”或“教学并重”的观念理念,教师教学的目标也应该相应地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转变为创新型人才培养。

2.对自身角色进行定位和转变的要求

包括从传授者向引导者转变、从权威者向平等对话者转变、从教材传输者向课程创造者转变等,从而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

3.教育技术能力发展的要求

信息化教学中,无论是教学理念、内容、方法、评价方式等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这就要求教师改变已有的知识体系和能力素养以适应信息化教学的新要求。例如,更加强调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教学资源再生、提升能力、教学评价能力和创新能力等。

(三)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适应性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通过阅读大量资料,结合适应性绩效的内涵,以及上述各类分析,本研究将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适应性绩效的一级指标确定为:态度适应、理念适应、能力适应、环境适应、人际适应、行为适应和创新,并确定了每个一级指标下的二级、三级指标,初步形成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适应性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初稿)。然后采用德尔菲法对指标项进行筛选修正,选取了来自华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河南大学的教育技术领域专家以及参与广东省高等学校“青年教师信息化新课堂”计划的优秀青年教师作为专家,通过设计专家调查问卷,征询其对该指标体系的意见,回收汇总并修正完善,形成指标体系如图1所示。

其中,教师的心理、能力、环境、人际适应是教师行为适应的必要条件。具体地,心理适应是教师适应信息化教学的基础,只有先从心理上进行调整,才能支撑其他方面的适应;能力适应是教师在适应信息化教学过程中学习并发展起来的所能满足信息化教学要求的相关能力发展,同时也是教师教学行为有效转变的基础;环境和人际适应为教师行为适应提供了外部动机和支持。从适应性绩效的构成上看,心理适应、能力适应、环境适应、人际适应是投入,行为适应是最终产出。

五、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适应性绩效评价模型

按照成熟度模型的构建思路,首先立足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适应性绩效的持续改进,理清其績效提升的过程,确定各发展阶段,作为各成熟度等级。接着,确定与每一等级密切相关的关键过程域(Kev Process Area,KPA,通常映射自其适应性绩效指标体系的各指标),同时为每一关键过程域设置若干关键实践(Key Practice,KP)。最后根据每一成熟度等级的表现特征将关键过程域划分到相应等级中,并制定获取条件,从而形成绩效评价成熟度模型。

在能力成熟度框架下,本研究借鉴上述国内外学者对教师适应信息化教学各发展阶段的描述,结合Amabile创造力理论、ELY的创新实施理论等得出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适应性绩效成熟度的五个等级,分别为初始级、基本级、提升级、融合级和创新级,其中:(1)初始级。在信息化教学方面没有意识,仍采用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偶尔使用信息技术工具。(2)基本级。教师拥有信息化教学方面的意识,熟悉常见的多媒体设备,会使用常见工具(如PPT)辅助教学。但教师没有改变固有的教学习惯,仅仅将技术作为知识载体或呈现工具,教学方式仍为单向的知识传授教学为主。(3)提升级。教师热衷于信息化教学,认为为信息化教学付出时间和精力是值得的,并开始探索如何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在探索过程中即使遇到困难也不会轻易放弃。(4)融合级。教师已成功构建了新型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已实现了信息化教学的常态化,心理上对利用信息化教学的效果感到很满意,能根据教学需求运用信息技术灵活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学,创设技术整合的教学活动和学习环境,真正实现技术融合于教学。(5)创新级。教师在教学中能够以创新角度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日常中持续学习,关注新技术,热衷于把新技术应用于教学,创新教学资源和模式。

在确定了成熟度阶段及特征之后,接着需要对关键过程域及关键实践进行划分,并取相应方面的英文拼写的首字母对关键过程域进行编码,具体划分如下页表1所示。

根据每一成熟度等级的表现特征将关键过程域划分到不同等级中,形成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适应性绩效成熟度模型,结果如表2和图2所示。

表2成熟度等级与关键过程域的关系图2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适应性绩效成熟度模型

图2勾勒了高校教师对信息化教学的适应性绩效从初始级不断提升到创新级的整个过程,只要满足了该级别所包含的KPA,就认为达到该级别,然后继续向上一级别提升。而KPA的满足依赖于所包含的KP的满足,为此本研究利用李克特五点计分法对KP进行表现估值(分别表示非常不符合、不符合、一般、符合、非常符合),估值高于4分则认为该关键实践得到满足。从模型可以看出,要达到某一成熟度级别,除了需要满足该级别上的关键过程域,还应满足其下所有低级别的关键过程域(如,需要满足基本级的5个KPA、提升级的7个KPA,以及融合级的8个KPA,才能达到融合级)。

六、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适应性绩效评价实施与分析

根据上述的关键过程域与关键实践,设计了相关调查问卷。然后选择本校教师进行试测,共发放问卷70份,回收问卷63份,有效问卷63份。经过信度、效度检验,综合考虑后删除若干题项,形成正式问卷。再将修订好的问卷在3所不同类型的高校通过实地和网络结合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其中高校A为一所以工为主、多学科发展的大学,现有专任教师2000余人,其中正高职称300余人,副高级职称700余人;高校B是一所师范类大学,现有专任教师1979人,其中正高职称450余人,副高级职称540余人;高校C是一所综合性大学,现有专任教师2093人,其中正高职称600余人,副高级职称780余人。本次调研共回收问卷325份,其中有效问卷318份。回收问卷后对数据进行信度分析,各高校均大于0.800,说明问卷数据的信度良好。

本研究首先对3所高校教师适应性绩效的五个维度以及总体得分情况进行描述性统计,以了解他们整体上对信息化教学的适应性情况,利用SPSS描述性统计功能分别计算出均值、中数、众数、偏度和峰度。其中,(1)高校A教师适应性绩效总体得分偏度为负数,略呈负偏态分布。其偏度和峰度绝对值都小于1,近似正态分布,因此用各指标的均值为依据来进行说明(各项数据如表3和图3所示)。总体得分平均分的均值约为3 709,说明高校A教师对信息化教学的适应性整体呈现中等偏上的水平。更近一步地,该校教师对信息化教学的五个方面都达到较高的适应水平(均值在3.602至3.847之间),说明该校教师总体上适应了信息化教学的要求,自身也得到了提高。(2)高校B教师对信息化教学的适应性整體呈现中等水平(限于篇幅,省略图表),其心理适应方面较高(均值3.8030),能力、人际和行为适应方面的适应相对来说处于中等水平(均值分别是3.5379、3.4841和3.4798),而环境适应的得分最低(3.2281),说明当前该校在各项信息化教学工作上还有待进一步提高。(3)高校C教师对信息化教学的适应性整体呈现中等偏上水平(但比高校A稍差),其在心理、人际、行为适应方面表现较好(均值分别为3.7202、3.6009和3.6330),而能力和环境适应方面得分较低(分别为3.5099和3.4963),说明当前该校的信息化环境是制约教师进一步适应信息化教学的因素,同时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更主动地去改变自身行为,以适应信息化教学的需要。

最后,通过对问卷得分进行分组统计,得出3所学校教师适应性绩效的发展处于五个成熟度等级的比例如表4所示。可以看出,3所学校教师信息化教学适应性整体上处于初始级和基本级,并且处于基本级的教师比例都超过了60%,可见推动教师从基本级向提升级过渡是当前推动信息化教学向前发展的关键。

根据上述调研结果,可以针对不同学校的具体情况进行深入分析,然后根据其在关键过程域中的薄弱项表现为其绩效提升提供可行对策或改进建议。具体地,(1)高校A是“985”兼“211”学校,获得的经费、政策支持较多,学校对信息化教学重视程度较高,自2006年起即上线使用教学平台并出台一系列文件支持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实现课程升级改造,营造了浓厚的信息化教学氛围,教师在信息化教学的各方面都表现出良好的势头,因此该校教师的五个适应性绩效评价得分都比较高。相比而言,其在C4(信息化教学评价能力)、H1(与其他教师的交流与协作)的得分较低,故建议该校在上述两方面引起重视,鼓励教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例如电子档案袋)对学生开展诊断性、过程性和总结性评价,搭建交流协作平台让教师形成合作共同体,努力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适应性绩效成熟度等级,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2)高校B是一所“211”学校,由于经费、政策等原因,该校开展信息化教学实践较晚,目前仍缺乏全校统一的教学平台,缺乏对教师相关技能的培训,但教师个人素养较高,因此五个适应性绩效评价得分中心理适应方面较高,其他方面则有待进一步提高。特别地,极个别教师利用自身人脉关系等资源,在省级、国家级平台上(例如“中国大学MOOC”)开展信息化教学理论与实践探索,取得了优异成果,在绩效成熟度级别中达到融合级和创新级。建议该校从政策、经费投入、硬软件投入(例如教学平台)、教师培训、教师交流协作等方面全方位提升全体教师的信息化教学绩效,尤其注意教师能力、行为适应方面的绩效提升。(3)高校C是一所国务院侨办、教育部和本省共建的“211”学校,在经费、资源投入上介于A和B之间,建设有统一的教学平台,已出台较完善的信息化教学管理、考核与激励政策制度,教师个人素养较高,能积极配合学校开展各项信息化教学工作,因此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相比而言,其在C3(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C4(信息化教学评价能力)、E3(对智慧教学环境的适应)、HI(与其他教师的交流与协作)、B6(对信息化教学实践进行反思)的得分较低,故建议该校在上述几方面引起重视,通过教师培训、案例分享等加强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的培养,鼓励教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例如电子档案袋)对学生开展诊断性、过程性和总结性评价,加大对智慧教学环境的投入并鼓励教师按需灵活应用,搭建交流协作平台让教师形成合作共同体并提供知识管理工具鼓励教师定期进行教学反思,使大部分教师信息化教学适应性绩效成熟度等级跃升至“提升级”,促进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七、结语

教师在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当中起着关键性作用,教师能否根据教育信息化战略目标要求对自身进行适应性调整和改变尤为重要。本研究以国内外教师对信息化教学的适应性及其绩效研究为基础,立足于教师对信息化教学的适应性,厘清了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适应性绩效的内涵及主要评价内容,建立了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适应性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借鉴成熟度理论构建了适应性绩效评价模型。通过选取3所高校进行评价实施,就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以期提高高校教师对信息化教学的适应性,使信息化教学成为高校教师教学活动常态,最终促进高校人才培养。

收稿日期:2017年11月10日

责任编辑:赵云建

猜你喜欢

信息化教学高等教育
浅谈信息化教学在中职餐厅服务教学中的应用
信息化教学学生学习效果评价体系的构建
浅析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信息化教学课程改革研究
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对策研究
大数据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推动研究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与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