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理论自觉和实践自觉
2018-05-14敬海新
敬海新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马克思给我们留下的最有价值、最具影响力的精神财富,就是以他名字命名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这一理论犹如壮丽的日出,照亮了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和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始终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建设的重大任务。在长期的地方主政实践和担任国家领导人探索治理现代化的征途上,习近平同志以高度的理论自觉和实践自觉,熟练运用唯物辩证法去解决改革和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这也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在逻辑。
一、唯物辩证法是鲜活的,是指导中国共产党人的强大工具
马克思主义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毛泽东认为,世界是发展的物质世界,这是世界观;拿了这样的世界观转过来去看世界,去研究世界上的问题,去指导革命,去做工作,去从事生产,去指挥作战,去议论人家长短,这就是方法论。他认为,唯物辩证法对于指导革命运动的干部人员,“尤属必修的科目”,一切革命的同志首先是干部,都应用心地研究辩证法。习近平同志认为,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熟练运用唯物辩证法,不断把握规律、积极运用规律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2010年5月14日,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校春季开学典礼上讲话中指出:“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来研究和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留给我们的传家宝”。回顾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可以清楚地看到,正确运用唯物辩证法来处理各种矛盾和问题正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重要经验,具体来说,其一,唯物辩证法是构成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哲学基础。唯物辩证法是端正思想路线、坚持实事求是的理论基石。1988年至1990年,习近平同志在担任福建省宁德地委书记时,大力提倡调查研究,坚持实事求是,写出了一系列充满思辨理性的文章,提出了“四下基层”“弱鸟先飞”“滴水穿石”“经济大合唱”等许多富有创新性的理念、观点和方法,深刻回答了推进闽东地区如何摆脱贫困、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其二,唯物辩证法是判断领导干部理论思维水平的重要参照。提高理论思维水平的基本途径,就是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三,唯物辩证法是战略思维能力的内在因素。只有掌握唯物辩证法,才能正确处理好局部与全局、当前与长远、重点与非重点、机遇与挑战、目标与手段等辩证关系。最后,唯物辩证法是提高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熟练运用唯物辩证法有助于提高我们战略思维能力、综合决策能力、驾驭全局能力,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
二、唯物辩证法是管用的,是习近平同志长期使用的思想武器
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是贯穿于整个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具体体现为一些基本观点和方法,如唯物的观点和一切从实际出发、实践的观点与实践标准、矛盾观点与矛盾分析方法、系统观点与系统分析方法、生产力观点与生产力标准、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等。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习近平同志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和指导工作。他强调,要学习掌握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提高驾驭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本领。习近平同志正是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指导下,熟练运用唯物辩证的方法论,形成了他战略思维、辩证思维、历史思维、创新思维、底线思维的方法。一是培育战略思维把握全局立足长远。战略思维让人向前展望、超前思维、提前谋局;让人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1990年3月,习近平同志在《秘书工作的风范》的谈话中指出:在工作中,要“审大小而图之,酌缓急而布之,连上下而通之,衡内外而施之。”具体在办公室的日常工作中,要发挥办公室的整体效能,权衡大事小事、急事缓事,抓大事不放,抓急事先办;沟通上下左右,做到上情下达、内外有别,使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二是培育辩证思维抓住本质把握规律。习近平同志在《之江新语》中谈到:领导干部一定要学会全面辩证地看问题,在认识论上要有辩证统一的思想,在方法论上要学会统筹兼顾,在具体工作中要学会“十指弹琴”。他认为,领导干部抓好任何一项工作,都要处理好三对关系:一要善作善成,处理好部署与落实的关系;二要再接再厉,处理好坚持与深化的关系;三要统筹兼顾,处理好当前与长远的关系。习近平同志还善于运用唯物辩证法来正确认识和把握全面深化改革中的各种关系:运用唯物辩证法认识和处理“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的关系,正确发挥市场与政府的作用;运用唯物辩证法认识和处理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注重“上”与“下”的相互呼应;运用唯物辩证法认识和处理全面深化改革重点突破和整体推进的关系上,主张“点”与“面”的协调;运用唯物辩证法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要求,在具体层面上,要求增强各项工作的关联性、系统性、协调性。三是培育历史思维洞察逻辑顺应必然。就是以史为鉴、知古鉴今,从历史中汲取执政营养,从历史中梳理发展规律。四是培育创新思维深化改革开拓创新。要破除迷信和墨守成规,善于因时制宜、知难而进、开拓创新。五是培育底线思维掌握主动顺势而为。在工作实践中,要守住为人做官的底线,守住经济增长的底线,守住民生工作的底线,守住生态安全的底线,守住社会稳定的底线。习近平同志严格约束和要求家人:“不能打我的旗号办任何事,否则别怪我六亲不认”;针对反腐败斗争,他提出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下去”;在大国外交上划出外交底线:“任何外国不要指望我们会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彰显了捍卫国家核心利益的决心和意志,等等。
三、唯物辩证法是创新的,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在逻辑
马克思主义不是封闭的、僵化的、凝固不变,不是远离社会生活和脱离社会实践的书斋理论,而是深深地植根于实践、服务于实践又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活生生的理论。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马克思主义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必将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创新发展。
习近平同志指出:“理论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神圣职责。”中国共产党的全部实践和理论证明:党的生机活力,首先表现为思想理论上的生机活力;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首先表现为思想理论上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必须立足现实实践不断推动理论创新,用理论创新的成果引领实践创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阐述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形成了一系列新的重要思想、重要观点、重大判断、重大举措。它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战略判断,使我们伟大事业的发展处于一个新的历史方位;它构架了“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和“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确立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梁八柱;它提出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为解决当下我国社会发展问题找到了切入点;它勾画了从2020年到2050年“两个阶段”的战略安排,为今后我国几十年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等等。这些具有开创性的重要思想观点,是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鲜活的马克思主义,要发展地评价其开放创新。
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唯物辩证法的指导下,形成的引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成果、实践成果、创新成果,它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党治国理政新境界、管党治党新境界,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最新理论贡献,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唯物辩证法的理论自觉和实践自觉。我们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用鲜活丰富的当代中国实践来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作者系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哲学教研部教师)
责任编辑/郭存发guocunfa@fendouzazh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