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自我识别有无脂肪肝
2018-05-14王洁
王洁
脂肪性肝病现已成为了我国主要的慢性肝脏疾病。由于大多数脂肪肝临床表现轻微,很多人并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在脂肪肝的“预定人名单”里,错失了治疗的最佳时机,从而导致了肝硬化、肝癌以及糖尿病、高血压病等并发症的发生。因此,脂肪肝的早期发现,尽早干预非常重要。那么,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有脂肪肝呢?
下列人群要注意自己是否患有脂肪肝
由于脂肪肝是各种原因(主要是肥胖症、长期饮酒、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引起的脂肪在肝脏堆积过多,因此肥胖人群,酒精依赖或长期过度饮酒者,营养过剩或不良、糖耐量异常和糖尿病的人群应该更加注意自己是否患有脂肪肝,并积极到医院进行脂肪肝筛查和评估。
1.肥胖人群:体重严重超标者:BMI>25 kg/m2, 或者腹围过大者(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cm),得脂肪肝的可能性较大。肥胖会导致血液中游离脂肪酸的增加,进而使肝脏超负荷地工作,从而影响了肝脏的正常代谢能力,导致脂肪在肝内大量堆积,继而导致脂肪肝的发生。肝内脂肪堆积的程度与体重成正比,30%~50%的肥胖者患有脂肪肝,在重度肥胖者中高达61%~94%。值得注意的是,短期内体重快速增加者,即使还没有达到肥胖,也有可能发生脂肪肝。肥胖者体重得到控制后,其脂肪浸润也减少或消失。因此,如果出现体重超标或腹围增大明显以及短期内体重快速增加者,应进行脂肪肝筛查。
2.酒精依赖或长期过度饮酒者:酒精主要通过肝脏代谢,其代谢产物对肝细胞有较强的毒害作用,使肝脏分解代谢脂肪的能力减弱,导致脂肪酸在肝脏过度蓄积,易造成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75%~95%的长期嗜酒者伴有脂肪肝。每天饮酒超过80~160克酒精者【酒精量(克)=饮酒量(毫升)×含酒精浓度(%)×0.8】,脂肪肝的发生率增长5~25倍。酒精性脂肪肝持续发展可出现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纤维化、酒精性肝硬化等。
3.营养过剩人群: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部分人群过量摄入高脂肪、高糖等高热量的食品,这类病人由于饮食不正常,增加了肝脏的负担,超过了肝脏对脂肪的代谢能力,继而导致脂肪在肝内的蓄积;同时由于摄入的热量超过人体的需求,这些热量以脂肪的形式首先在肝脏中储存起来,形成营养过剩性脂肪肝。
4.营养不良人群:在现代审美观的驱使下,有部分人特别是青年女性,为了减肥过度节食,因不敢食用高热量食品,导致热量摄入严重失调。如果热量及蛋白供应不足,机体就会动员、分解体内其他部位的脂肪,进而会使血液中脂肪酸的浓度增高,打乱原本平衡的代谢状态,造成肝内脂肪蓄积而造成营养不良性脂肪肝。
5.糖尿病人群:有调查发现糖尿病患者中约50%可发生脂肪肝,其中以成年病人为多。因为成年后患糖尿病的人有50%~80%是肥胖者,其血浆胰岛素水平与血浆脂肪酸增高,脂肪肝既与肥胖程度有关,又与进食脂肪或糖过多有关,对于本来就有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的病人,也需要积极进行脂肪肝筛查。
6.不喜欢运动的人群:主要是指经常坐办公室且不喜欢运动的上班族。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上班加班加点,饮食严重不规律化,早午餐合并、夜宵代替晚餐,快餐及高热量、高品味食品的经常摄入,但是又没有足够的运动量去消耗那些热量,致使在体内剩余的热量转化为脂肪储存在肝脏内,容易出现脂肪肝。
有以上危险因素的人,要注意自己已经被脂肪肝盯上了,建议去医院做肝功能、血糖、血脂、肝脏B超等检查是否有脂肪肝。即使检查没有脂肪肝,也应定期复查上述检查,随着时间延长,脂肪肝发病几率增高。有上述危险因素同时伴有倦怠、易疲劳、右上腹不适、食欲不振、恶心、腹胀或者低热、腹泻、黄疸、四肢麻木、手颤、性功能减退等症状,应及时去医院就诊。
如何进行脂肪肝筛查和评估
对于脂肪肝的高危人群,首先可以通过腹部超声检查是否有脂肪肝,一旦确诊患有脂肪肝,需要再对脂肪肝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估。第一、是否有脂肪性肝炎或者肝纤维化存在?第二、是否伴有糖尿病、高血压病、动脉硬化等代谢异常或者继发的风险?第三、超过55岁的脂肪肝患者还要评估是否存在肝硬化、肝癌以及肝外恶性肿瘤(大肠癌、乳腺癌、胃癌、前列腺癌)。下列检查有助于脂肪肝的筛查和评估。
1.血液学检查
肝功能检查:单纯性脂肪肝患者的肝功能多无明显异常,脂肪性肝炎可有不同程度的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GGT)升高。酒精性脂肪肝以AST和GGT增高为主,急性期GGT可达1000 U/L以上。
血清转氨酶升高的脂肪肝患者,还需要抽血检验乙肝三系、丙肝抗体、抗核抗体、铜蓝蛋白等,以排除其他原因所致的慢性肝病。
2.影像学检查
B超、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磁共振(MRI)检查,可以判断脂肪肝的有无以及肝内脂肪分布情况,明确有无肝硬化、肝肿瘤、腹水等情况。
超声是诊断和随访脂肪肝的首选工具。在超声声像图上,脂肪肝的特征性表现是肝实质内弥漫细密的高回声斑点,肝静脉和门静脉分支随病变加重而变细变窄,显示不清晰,肝后场回声衰减加重,肝脏肿大、饱满、肝缘变钝。肝细胞脂肪变性大于30%时,B超检出率很高。B超的优势在于简便、价廉、无创,是诊断脂肪肝和监测其发展过程的首选方法,也被应用于脂肪肝的流行病学调查,可以动态比较治疗前后超声声像图变化,可粗略判断脂肪肝病变程度,以及病情变化。但由于存在操作者影响因素,超声量化脂肪变性的重复性有待提高。肥胖者的腹壁厚,也会导致B超声像图衰减,导致假阳性。同时由于B超难以检出脂肪变性在5%~30%的轻度脂肪肝,所以对轻度脂肪肝的诊断价值有限。B超的另一个问题是难以区分非均质脂肪肝或局灶性脂肪肝与肿瘤病症。目前广泛开展的是基于超声的瞬时弹性测定仪(FibroScan和FibroTouch),用于测定肝脏硬度和脂肪变性程度,有很高的准确性,具有快速、无创、定量、可重复、受操作者主观影响少等优点。因此对于血清学及B超均提示脂肪肝的人群,建议常规做FibroScan和FibroTouch,根据其E值和CAP值评估脂肪肝中脂肪含量及肝脏硬度,同时明确有无肝穿刺活检的指征。
CT诊断脂肪肝的特异性可高于B超,但价格较贵,患者在接受检查时接触X线。近年,磁共振波谱分析、磁共振瞬时弹性测定,以及基于超声的瞬时弹性测定仪(FibroScan和FibroTouch)等,用于脂肪肝和肝纤维化的早期诊断及定量评估。磁共振波谱分析及瞬时弹性测定是当前检测评估脂肪肝最好的方法,但其检查价格昂贵,对硬件和软件设施要求高,目前主要用于科学研究。因此CT和MRI检查,主要用于B超发现的局灶性脂肪肝、脂肪肝合并肝占位性病变,以明确有无肝脏恶性肿瘤的存在。
3.肝组织病理学检查
肝穿刺活检组织细胞学检查是确诊脂肪肝的“金标准”,不仅可以区分单纯性脂肪肝与脂肪性肝炎,还可准确评价肝纤维化的程度。肝脏病理学检查有助于了解肝脏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明确肝脂肪变性、炎症及纤维化程度,为完善治疗方案、评估疗效和判断预后提供依据。目前认为,存在进展性肝纤维化的危险因素的患者多数需做肝活检,以观察肝纤维化的程度及有无肝硬化征象。
4.脂肪肝伴随代谢异常的评估
脂肪肝诊断一旦确定,除了肝脏疾病严重程度外,还应该对患者的代謝紊乱状况和心血管风险进行评估。
对脂肪肝患者,应该常规测定体重指数、腰围、血压、血糖、血脂谱等,评估代谢综合征(MS)和各个组分。对无糖尿病病史的脂肪肝患者,应筛查糖尿病及糖代谢异常,进行口服75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以利于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的早期诊断。同步测定胰岛素水平,评估胰岛素抵抗状态。
脂肪肝患者还需要评估是否伴随其他内分泌疾病,如多囊卵巢综合征、皮质醇增多症、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减退、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等。
心血管疾病是脂肪肝患者的首要死亡原因,因此,应对脂肪肝患者进行心血管相关危险因素进行评估,如常规心电图(ECG)和(或)颈动脉内中膜厚度u(IMT)等测定,有条件的可以测定C反应蛋白和其他相关脂肪因子。可用Framingham危险评分评估心血管风险。结合年龄、吸烟史、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脑血管病变家族史以及MS各组分情况,由心血管病专科医生对脂肪肝患者的心血管风险进行全面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