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部门预算编制与执行偏差问题研究
2018-05-14周卫芳
周卫芳
摘 要:部门预算改革作为我国当前一项管理制度改革的重要环节,主要目的是规范部门的预算行为,做好公共支出管理、合理化资源配置、提高部门的工作效率。事业单位部门的预算执行偏移程度直接体现了预算管理能力以及资金使用的效率,成为衡量事业单位部门预算编制和执行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本文就从实际的情况出发,通过各个不同的角度,分析预算编制与执行偏差问题,并对问题进行深入的讨论分析,提供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预算编制;执行偏差;事业单位部门
一、 事业单位部门执行预算的基本情况
部门预算是由事业单位各个部门编制,通过财务部门审核之后,由立法组织审议同意后,体现部门所有的收入以及支出的预算。其具体内容有部门收入的预算以及部门支出的预算,主要由基本的收支预算、项目的收支预算以及事业单位的采购预算等体系所构成。部门预算的编制就是部门所有的收支都理应加入预算当中。收入预算不单单含有财政拨款的收入,还需要含有事业单位性的基金收入以及其他收入。支出预算主要分为基本预算以及项目的支出预算。基本的支出预算按照本单位、部门的资产规定金额标准来计算,项目支出预算按照本单位的职能、责任和任务以及事业计划来规定。预算执行的意义是通过制定的法定程序审查以及批准预算的具体性实施方法,是将预算从计划变为现实的具体实施措施。预算执行工作是预算收支任务的重要性流程,也就是整个预算管理重要环节。
二、 事业单位部门预算编制与执行偏差存在问题
(1)预算编制不合理。首先,预算项目立项的根据不够充足。尚且没有科学性的论证流程,项目立项的特点具有随意性,而有某些立项项目往往只是单纯地想获得更多的资金。又由于基本的支出预算是由定员、资产定额所决定的,但是这些一般而言不能满足事业单位的日常消费。存在部分单位部门的项目编制,其目的只是想争取到足够的资金来填补办公的经费,这就使得某些部门的项目立项缺少科学的依据。
其次,部门项目的支出不够细节化,资金数额的记录不真实。各个部门都是根据传统的基数加上各方面的因素所调整的方法对部门进项预算的编制,却不是按照各个部门的真实情况,运用科学的论证和计算得出。这就导致预算编制的合理性以及准确性都有待提高,也难以适应事业单位部门对发展的需求。
除此之外,各个单位部门在编制项目预算时不够仔细,没有运用科学的方法得到详细的列支根据。这就导致了相关的部门和大众没有办法进行相应的监督工作。又因为难以监督的特性,使得项目资金使用的随意性被放大,容易造成不良循环。最后会导致事业单位的资金被其以各种开展项目的理由进行浪费,会给事业单位造成重大的损失。这是事业单位部门预算编制与执行偏差存在的问题之一。
(2)预算的执行能力不够。首先,预算执行的进度和项目的完成进度难以匹配。这是因为预算申报的程序是采用的“二上二下”的方式,预算最后批复下最早也必须在当年的三月底,项目资金最早要在四月份才会到位。项目资金到位时间慢,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项目的开展进程。
其次,预算执行并没有按照严格制度来执行预算管理工作。支出的审批不够严谨,未经同意就擅自改变项目的资金用途,部分资金被用于弥补办公的费用。
除此之外,预算执行缺乏相关的绩效考评体系。大多数的项目执行结果没有人进行审查,项目的完成效果也无法进行奖惩机制,使得资金没有办法发挥最大的效益。这是事业单位部门预算编制与执行偏差问题之一。
三、 事业单位部门预算编制以及执行方面问题的解决措施
(1)提高预算编制的质量。首先,事业单位要实施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部门预算的编制需要做到稳妥和可靠,量入为出,收支平衡。不能够编制赤字的预算。项目预算的编制理当贯彻勤俭节约的理念,要确保重点、兼顾一般,量力而行。
其次,事业单位要遵循完整性原则。在编制预算的时候,必须要重视完整性原则。其一是要将所有的收支完全都归纳进预算管理中,编制综合性的预算;其二是要严谨的根据财政部门的统一布置报表格式以及口径进行填报的项目、计算数据、报送程序的编报;其三要有文字的编写说明,主要是要将预算的编制范围以及特殊的收入和支出的项目作为依据,并用科学的测算方法,对重大的不稳定性的事项做出说明。要全面体现出单位的预算情况。为预算的编制提供及时的可靠的信息数据以及相关资料。
除此之外,事業单位还要遵循真实性原则。部门的预算收支的数据测算一定要遵循真实性的原则。尤其是在支出数据的测算上,需要根据所规定的实际工作人员以及车辆等各种基础数据并展开相应的项目,根据定额标准以及市场的价格测算,不能进行虚假和谎报项目的支出。
(2)强化部门的责任意识。部门预算作为年度工作的基础,需要及加强对预算编制重要性的(转22页)
(接23页)认识。必须将预算编制工作当作本单位部门工作的重点,必须提前进行研究,要在工作之前做好相关的规划,认真的总结之前的年度预算编制工作中的各种不足,吸取教训,累积经验。制定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并进行调整和改善。领导也要把预算工作当作非常重要的事情来监督。此外,还需要跟财务部门进行频繁并且积极的沟通,在财务部门的积极配合之下,才能够共同的做好这项工作。没有相关部门的参与,预算编制人员是没有办法编制出真实可行的年度预算的。
(3)加强对项目支出预算的管理。首先,事业单位要建立起项目责任机制。必须要提高预算的执行力。事业单位必须根据已经明确的责任指标,对相关的单位工作人员的责任指标进行考评。只有这样事业单位才能够构建相应的项目责任机制,才能够满足事业单位发展的需求。
其次,事业单位要建立起预算执行动态控制工作的体系。事业单位必须构建跟踪项目并且实行进度机制,这样才能够密切的监控项目的实行进程,并对项目的流程进行管控。只有对项目的流程进行管控,才能最大的程度上使得预算执行偏差大大减少,才能够使得预算执行得到动态的控制。
除此之外,事业单位要完善支出的审批程序。必须要严格的根据预算的标准进行支付,专项的费用要专用,必须严格的禁止项目资金用途的改变,必须严格的管控资金的审批和支付的流程。只有这样事业单位才能够完善资金支付系统,使得预算工作不受到资金支付的影响,进一步的提高预算管理。
四、结语
控制事业单位部门执行偏差是一种综合性强的全面工作,需要分析相关的预算执行偏差缘由以及界定其是否具有根据,并且是否科学合理。这能够让事业单位更加合理,客观的看待偏差问题的存在。明确偏差是没有办法根除,但可以通过手段去控制管理的方向。可以细化预算的编制,并且规范工作并对预算进行强化管理。加紧预算的调整和审批工作。能够对信息进行共享,能够控制好相应的预算执行;总结相关的经验,吸取教训,并做好决算分析。以此来控制预算编制以及执行的偏差为方式,进一步的提高事业单位部门的整体预算管理的合理性和高效性。
参考文献
1.陈智,黄立.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2.蒲又红.完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编制及管理研究.财会学习,2016(13).(责任编辑:王文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