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财务云视角的高校财务管理创新策略研究

2018-05-14孙晓夏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8年11期
关键词:高校

孙晓夏

摘 要: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信息技术创新的迅猛发展势必为高校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为推进高校财务管理智能化与信息化进程,加快高校管理会计转型,探索高校财务管理创新策略,本文基于财务云视角从高校财务管理创新的需要、财务云的概念界定、高校财务管理创新策略政策的驱动力与实现路径等方面进行研究,并提出对高校财务管理创新策略的展望。

关键词:财务云;财务管理创新策略;高校

在“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正逐步由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过渡,但信息化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校财务管理水平,尤其是在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等迅猛发展的当今,高校如何利用信息技术积极探索财务管理创新策略,为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提升财务专业价值、加快教育现代化做出贡献提出了新目标、新要求。

一、高校财务管理创新政策驱动力

1.国家层面

《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明确指出,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增强发展新动力,需要将信息化贯穿我国现代化进程始终,加快释放信息化发展的巨大潜能。以信息化驱动现代化,建设网络强国,是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举措,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选择。国家层面要统筹推进构建高等教育先进信息化体系,加强前沿和基础研究,信息化与创新协同发展,发挥创新引领作用,最大程度发挥信息化的驱动作用,教育信息化策略要坚持惠及大众教育、坚持合作共赢、确保安全久治。

2.高等教育领域层面

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若干意见》,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进程,不断深化高校投入机制改革,有必要、有需要在给予高校自主权的同时,借助信息化手段打造“柔性共享、全面管理”的新模式,如开放财政端口打造教育系统大数据库,对各高校财务管控进行深度整合,实现区内高校财务数据纵向与横向间的大数据融合,为区内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做出贡献。

3.高校层面

从高校深化财务管理体制改革而言,高校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利用人才智库优势,利用“互联网+”模式,积极探索财务管理创新路径,加强内部控制管理,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实现高校财务管理转型,助力财务专业价值提升。

高校财务管理创新策略需要借鉴战略财务管理理念,建立“战略财务+业务财务+共享财务”的组织构架。从战略财务开始,经过业务和经营规划制定经营策略,在经营过程中实施全面预算管理、过程管理、分析评价来考量经营状况,进而实现战略任务和专业价值提升。即通过信息化手段,实施“战略―业务规划―经营规划―预算管理―过程管理―分析评价”的战略财务管理模式。

二、高校财务管理创新策略――财务云的概念

什么是“财务共享”?共享无处不在,如共享单车、共享汽车、共享雨伞等等。很多人对“财务共享”存在误区,以为“财务共享”只适用于大型跨国企业集团。其实财务共享归根结底是数据共享、信息共享,目的是将原本分散疏离、重复投入和效率低下的财务会计业务,通过统一的财务信息平台、ERP系统、会计核算方法、操作流程等来实现数据的整合和流程的革新,从而实现更高效、更优质的财务运作模式。

财务云是财务共享的衍生概念。对教育系统财务管理工作而言,财务管理的目的就是为实现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充分发挥财务管理在服务学校内涵式发展、服务“双一流”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因此,不能只局限于财务运作模式的内部共享,财务信息平台更不能成为“信息孤岛”,而应该树立“大数据”理念,在面向以云计算、移动互联、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及不断颠覆、重构的财务管理转型背景和模式下,积极探究财务管理服务高校教学研管理信息化发展的新趋势和新机遇。

三、高校财务管理创新策略――财务云的建设路径

1.总体思路

财务共享服务建设的总体思路是“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积极稳妥、有序推进”。以管理层的支持为关键,以财务共享理念导入为前提,以业务标准化为根本,以信息系统为支撑,以知识转移保证效果,以人员培训为保障,以文化建设为推手,以完善的问题解决中心为窗口,通过对学校现有财务技术和资源进行合理整合,以及对学校管理信息流、物资流和资金流进行标准化、信息化和集成化管理,从而达到更加合理利用和有力监控学校财务资金、健全学校财务管理制度、提高财务管理效率、降低财务管理成本、促进学校各项事业协调与健康发展的目的。

2.主要目标

通过优化高校业务流程、整合财务人力资源、重塑组织架构、完善信息化建设等四个再造,减少财务管理冗余环节,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体系,实现会计政策、会计科目、核算流程、信息系统、数据标准五个统一,积极筹建高校财务云平台,加快高校财务管理转型,减少冗余环节、提高核算效率、解放人力资源、提升会计信息透明度,实现对业务运作全过程的实时监控与管理,从而推动战略财务、业务财务和共享财务三个维度的协调发展。

3.关键建设点

高校财务云平台的关键建设点包括:

一是实现业务财务一体化,形成“基础财务、管理财务、战略财务”三级财务管理体系。推进业务流程改革,契合高校整体发展战略,由业务驱动管理,理顺业务流程,通过业财一体化将服务职能集中整合,以最低成本、最高效率实现精细化、标准化流程操作,达到服务标准化。

二是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财务云平台,建立标准化服务流程,利用影像技术、物流技术等实现24小时报账、无面对面报账,实现网上报销、移动审批、条码跟踪、凭证自动填制、统一支付、实时查询、数据分析、电子票据管理、电子档案管理等功能。

三是建立大数据分析平台,财务信息平台不能成为“信息孤岛”,需要融合数字化校园,对接教务系统、人事系统、后勤系统等,建立标准化数据口径,实现大数据统计分析,如教学成本、生均成本、专业(分年级、分专业多维度)培养成本、课程(分课程)培养成本等的計算,从高校宏观大局出发,为高校教学研管理新模式做出贡献,提升财务专业价值。

4.具体实施路径

财务云具体实施路径包括:

(1)推进财务岗位设置改革。根据财务共享服务需要,重新梳理科室职责和岗位职责,合理划分业务归口,严格执行内控规范,明晰岗位职责,实行岗位牵制,防范财务风险。

(2)推进财务业务流程改革。优化财务业务流程,减少冗余环节,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减少直接面对面环节,提高工作效率。

第一,报账环节。费用报销是财务流程中耗时最久、风险较大、重复性较多的业务之一,也是高校财务管理控制的关键环节。因此优化报账流程,提高报账效率,是管控风险、实现信息化的前提。①业务申请。报销人整理单据,登录报销系统,填写报账单,系统自动限制支出范围、标准等。填制完成后通过影像系统将单据扫描上传。②在线审批。有权人可通过移动应用终端在线审批。③在线初审。财务人员通过影像系统在线初审单据。④投递单据。若初审通过,报销人将纸质单据通过24小时自助投递机投递。⑤财务复审。对纸质单据复审,主要核对纸质单据与报销系统中的扫描件是否一致,若核对一致,将报销系统中的报销内容自动转换生成会计凭证。若报销人的信用评级达到一定级别,可跳过复审,可直接生成会计凭证,交由出纳付款。⑥在线支付。通过银企直联接口将资金自动到账。

第二,单据流转环节。建立影像系统、物流系统,办理业务人员将审批后的单据上传影像至共享中心,将原始票据通过24小时自助投递机进行投递,并根据投递码跟踪票据处理情况信息。

第三,财务处理环节。经审核合格后的凭证95%以上由系统自动化处理。一是由电子审核代替人工审核,提高审核效率;二是实现分专业或年级的成本核算与控制;三是实现收费系统与核算系统对接,收费数据直接生成记账凭证;四是资产验收能直接对接核算系统,形成资产入库记账凭证。

第四,付款环节。付款环节限时办结,实现T+1日到账。一是对接前端录入系统与支付系统相对接,减少人工录入环节,提高工作效率;二是对接网银,系统批量处理支付业务,减少出纳工作量。

第五,建立财务信用评价体系。共享服务中心信用管理功能通过对报账员的报账及时性、规范性、以及审批人员的审批准确性进行评分,划分出报账人员和审批人员的信用度等级。在报账单界面上,每个报销人姓名下直接展示该人员的信用度等级,并可追溯查看该人员的详细信用记录。系统可根据不同等级的信用度对报账业务采取差异化处理。

(3)建立财务云平台,实现大数据的归集、处理与分析。以管理会计的发展趋势、会计信息化建设推动财务云平台建立。狭义的财务云平台以单个高校为主体,主要涵盖网上报账系统、预算与核算系统、影像管控系统、档案管理系统、决策支持系统、银校直联系统、资管系统、信用管理系统、质量管理系统及移动终端系统等,并与其他外部管理系统的全面对接,建立多级次、多维度数据仓库,实现数据共享。广义的财务云平台是建立行业内、区域内的财务大数据共享模式。

四、高校财务管理创新策略的展望

1.“账房先生”之变:让业务驱动核算

借鉴战略财务管理理念,契合高校整体发展战略,由业务驱动,进行业务规划与编制,结合信(转12页)(接18页)息技术,通过建立财务云平台,实现智能核算处理机制和精细化报表分析,将管控手段前移,减少财务风险,促使财务人员参与制度规范落地、数据决策支持、教育成本优化、风险控制、资源利用等价值活动中,帮助财务人员提高战略分析和判断能力,构建财务与战略、经营与管理相融合的大财务体系。

2.打造智慧财务:财务工作全程数字化,24小时智能运营

借助数字化工具,从移动报账到电子发票到影像识别到电子归档,实现全程电子化作业模式,分离实物流与电子流,智能运营,24小时无间隔报账,提高工作效率,提供优质高效的财务服务。

3.大数据思维:共享大数据提升财务管控价值

利用财务云的资源整合优势和大数据技术,财务部门可以为高校管理决策层提供满足内部精细要求的管理报告,甚至对业务过程进行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和事后指导,帮助财务有效提升价值创造能力、共享服务能力、过程管理能力、风险控制能力及决策支持能力等五大价值。

4.财务共享培训:建立人才智库

充分发挥高校教学研的基础作用,通过高校财务云建设实践经验建设财务共享培训课程,为区域乃至全国培育高水平、复合型的财务共享服务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小春.财务共享服务系统在高校管理会计中的应用――以A高校为例.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2).

2.欧林金.A高校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财务报销管控研究.重庆理工大学,2017.

3.陈虎等.从新开始――财务共享财务转型财务智能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7.

4.張庆龙.财务转型始于共享服务.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5.

猜你喜欢

高校
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知识管理
浅议高校仪器设备信息化管理体系建设
高校安全隐患与安全设施改进研究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新常态下高校档案工作发展研究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提升的策略研究
弘扬雷锋精神与转型期高校校园文化教育整合性研究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