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新时代大学生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路径

2018-05-14张蓉邢增东

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 2018年9期
关键词:传统时代大学生

张蓉 邢增东

[摘           要]  近些年来,学术界关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当代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当代大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重点和途径。如何拓宽和创新大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途径是研究的重点。

[关    键   词]  传统文化;内涵;大学生核心价值观;道德教育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26-0262-01

近年来,随着现代化的推进,传统文化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未能受到应有的重视,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文化传播方式日益增多,人们深刻认识到优秀传统文化对国家发展的重要作用,加之国家政策的引导,传统文化迎来了复兴的机遇。华夏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乃中华智慧精华,传承、发扬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增强人民的文化自信和对国家的归属感,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有利于加强华夏文化实力,彰显中华文化的世界地位。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之脊柱。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已经和人们的理想追求、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乃至国家的发展方向紧紧联系在一起,至今仍然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动力,抓住我國优秀传统文化的命脉,使之与现代社会相适应。保持我们国家的民族性,同时又保持时代性,体现创新性,对新时代大学生之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具有尤为重要的意义。

新时代大学生在当今多元文化的大背景下,理性上对传统文化认可度高,但是普遍对传统文化难以感兴趣,针对这一现状和问题,提出以下建议和对策。

一、端正新时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提高其归属感并发挥新时代大学生继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能动性

政策的导引对新时代大学生学习及社会文化走向具有导向引领作用。因此大家认为国家应发挥积极作用,国家政策的制定应蕴含优秀传统文化元素,譬如“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引起大学生对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的号召。新时代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的接班人,肩负着民族复兴的重担,同时新时代大学生正面临较强可塑期:正是心智和“三观”树立的时期。因而激发新时代大学生对传统优秀文化的热爱,端正其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态度,强化其文化归属感、优越感,是弘扬优秀文化传统的必要条件。

二、从教材改革、教师传统文化素养提升及丰富学生业余生活等方面入手

“教训子女,宜在幼时,先入为主,终身不移。”“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学校是启迪心智、洗礼灵魂的地方,学校文化对学生的影响重大。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阵地学校义不容辞,教育教学要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高度融合。从教学内容设计、教师文化素养构成、学生的课余生活方向引领等多方面潜移默化,让学生领悟到“优秀传统文化之美”。

三、理论源于实践,并要通过实践来不断检验

大学生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不仅要学习其内涵和理论,更要体现在平时的生活中。一方面要积极参加各种相关活动,如国学讲座、花朝节、汉服节等,更重要的是要将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传统美德牢记于心,做个胸怀天下、有担当有作为的人。

四、运用现代媒体传播优秀传统文化

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传播离不开现代媒体。在信息网络高速发展的时代,传播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离不开信息载体。也就是说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传播技术,包括手机、电脑等多媒体等的传播以及纸质媒介包括书、杂志、报纸等在内的全方位的传播,用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达到弘扬传统文化的目的,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机。大力支持传统文化类节目,如中国诗词大会、中国听写大会等,因为此类节目为大学生了解传统文化提供了新的方式与技巧。

五、充分借鉴和吸收国内外先进文化成果,建成顺应时代发展的文化体系

加强新时代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同时应时代发展之需,充分借鉴和吸收国内外先进文化,建立适应时代发展优秀文化体系,但是切忌不可东施效颦,我们要从中国国情出发,批判地吸收世界文化成果。

不论通过何种途径,也不管采用何种方式,使新时代大学生真正意义上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并非一朝一夕之事。不能功利,亦不能速成,我们认为整个社会一起努力,长期浸染,潜移默化才是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必须坚持的根本原则。

参考文献:

[1]巴晓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7):72.

[2]张自然.中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提升作用研究[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6):130-136.

[3]石开玉,张传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刍议[J].信阳农林学院学报,2015(1):134-136.

猜你喜欢

传统时代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少年力斗传统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