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ESP教师发展策略研究

2018-05-14汪雁

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 2018年9期
关键词:专业知识教师队伍院校

汪雁

[摘           要]  自ESP教学在20世纪80年代进入我国,逐渐成为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主要方向,分析了目前ESP教师队伍现状,并提出了建立一支既掌握语言学科特点又具备专业知识技能ESP教师队伍的几点策略。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ESP教师;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26-0250-01

一、引言

ESP教学(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专门用途英语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是指与某一特定职业或学科相关的英语,是根据学习者的特定目的和需要而开设的英语学科课程,于80年代进入我国,与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大纲中提出的非英语专业学生应遵循“实用为主,应用为目的”的原则出发点一致,都是强调以职场交际为目标,以实际应用为目的,注重培养学生外语的实际应用能力。但在实际教学工作中,ESP教学的具体实施却不尽如人意,笔者认为其中ESP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队伍建设不完善,是ESP教学在高职院校遭遇瓶颈的主要原因。

二、高职院校ESP教师队伍的现状研究

近年来,我国ESP教学发展迅速,取得一定成就。但就教学资源相对匮乏的高职院校中的开展情况而言仍然举步维艰,其中关键因素是普遍缺乏一支既懂专业知识又熟练掌握英语语言的专业教师队伍。

(一)就教师个体而言

首先,当前高职院校ESP教师大多数都是EGP(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s普通英语)教师转变而来,基本都是英语教育专业毕业,知识结构单一,他们的专业知识背景使他们在从事专业性较强的ESP教学中存在很大难度。部分高职院校ESP教学是任用专业教师,虽然专业教师在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不存在困难,但英语语言功底较为薄弱,即使有过国外学习经历,但在英语课堂的设计和组织、语法分析、句子分析和篇章分析等方面依然存在很大困难。此外,部分ESP教师缺乏自主发展意识,团队合作精神较弱也是制约ESP教师队伍发展的重要因素,部分教师安于现状,自主发展意识薄弱,缺乏职业发展的危机感和紧迫感;有些教师缺乏团队合作精神,这样容易造成教学重复和矛盾,出现的局面必然是教学效率低下,教学效果不理想。

(二)就教师队伍而言

首先,以教研室为单位的ESP教学团队建设模式也存在一些弊端,科研能力薄弱。目前,ESP多为公共基础英语课的延伸课程,ESP教师多为基础英语课教师,因为目标定位不够清晰,专业知识技能掌握不够等因素,ESP教师科研能力较为薄弱,在专业建设、专业调研以及申请相关课题和项目方面难度较大。另外,对于ESP教师的职后专业发展缺乏政策和制度支持。当前ESP教师能够获得的进修培训机会基本都是参与某些专业院校组织的相关专题讲座和会议,以及出版社安排的寒暑假培训,进修培训渠道有限,经费不足。要建立系统规范持续的ESP教师专业发展体系需要政府和高职院校共同努力,在政策和制度上给予保障。

三、高职院校ESP教师发展策略研究

(一)建立ESP教师任职资格制度

这是完善ESP教学的先决条件。笔者在研究中发现,部分国外高校的ESP教师一般必须具备学士学位,拥有较高等级的教学职业资格证书或成人教育的研究生文凭,以及行业内的相关职业教育经验。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仍然缺乏正式权威的ESP教师任教资格标准,基本上都是英语教育专业毕业的教师自己钻研一些专业书籍就走上课堂开始执教,并没有接受过相关专业的专门培训。针对这一现状,我们可以借鉴国外高校的相关经验,建立ESP教师任职资格制度,从ESP教学伊始就设定好标准,规范好门槛,对于已经执教的ESP教师进行相关专业资格证书的考试,保障其“教有所长”。

(二)促进ESP教学团队中教师间以及与专业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

笔者在研究中发现,教师间的孤立行为是阻碍ESP教师发展的重要原因,因此必须充分创造有利条件促进教师间互相学习、共同合作。(1)加强ESP教学团队中教师间的互动交流。定期开展教研活动,通过小组讨论和观摩示范课等方式互相交流相关课程的优秀经验,充分发挥团体的智慧探讨并解决出现的困难和疑惑;(2)开展ESP教师与专业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具体表现形式为组建ESP教师与专业教师合作小组,或者结成对子,共同分析学习者需求,研讨本专业领域内的最新发展动态并定期进行课程互评。这样一方面能够提高英语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另一方面有利于促进专业教师语言教学技巧的进步,以适应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三)建立ESP教师考核激励制度

建立ESP教师考核激励制度是保障高职院校ESP教学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笔者认为:(1)鼓励教师谋求学历上的进一步提升。学校要制定相关优惠政策,鼓励在职ESP教师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提升学历层次;(2)建立“双师型”教师培养制度。高职院校要通过报销学费、提高待遇等经济手段,鼓励和支持英语教师考取相关专业技术等级证书,使更多的英语教师成为既掌握英语语言特点又具有相关专业技能的“双师型”教师,以满足时代发展对高职院校提出的新需求。

参考文献:

[1]施敏.ESP教师的角色及自我完善[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9).

[2]任荣政.ESP教师的标准、队伍建设及专业培养[J].教师教育研究,2013(9).

[3]胡軍,钱律伟.ESP教学实践对高职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的启示[J].职教通讯,2013(6).

猜你喜欢

专业知识教师队伍院校
扎实推进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常德市依托名师网络工作室推进教师队伍建设
实施精准园本培训 建强培优教师队伍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凭你现有的专业知识,如果穿越回古代能做什么?
如何判断你的老板是个“精神病”
教育部扩大实施“特岗计划”创新教师队伍补充机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