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

2018-05-14杨伟

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 2018年9期
关键词:职业院校农业职业

杨伟

[摘           要]  通过简述职业教育与经济建设的逻辑关系,说明职业教育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大有可为。职业教育起源于劳动生活,服务于经济社会,是为经济建设服务的一种最直接的教育形式,也是无可替代的一类教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职业教育提出更高、更新、更艰巨的要求,当然也为办好职业教育提供了广阔前景。职业院校可以在人才培养、专业设置、科技推广、精准扶贫等方面为乡村振兴发挥积极作用。

[关    键   词]  职业教育;乡村振兴;作用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26-0178-02

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正式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贯彻落实这一重大决策部署,2018年1月,中共中央再次以中央一号文件形式印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这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建设美丽家园的冲锋号。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迅速行动,细化实化工作重点和政策措施,号召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出谋献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以服务经济建设为使命的职业教育而言,无疑提出更高、更新、更艰巨的要求,当然也为办好职教提供更广阔的前景。下面从三个方面浅析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的联系。

一、简述职业教育的职能和使命

(一)职业教育的基本职能

职业教育的基本职能就是培养人才,培养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专门人才,其基本原则是实际、实用、实效。职业教育的职能是通过学校或培训机构来实现的,职业学校具有两大功能,即职前教育和职后培训,前者(职前教育)为人们上岗前储备知识,培养后备大军;后者(职后培训)为上岗人员提高能力,提高工作效率。从这个意义上讲,职业教育即终身教育,为创建学习型社会提供无限途径。

(二)人才是培养出来的

职业学校作为人才培养主渠道,不是可有可无,而是无可替代的。一般讲高尖端、高层次的人才可以引进,但是大量生产一线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必须立足于自身培养培训。被称为德国战后经济崛起的公开的秘密武器就是职业教育。考察得知,德国60%的中学毕业生的后续选择是职业学校,西方大国经济快速发展一个主要因素也是得益于职业教育。一项调查表明,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代表地区——苏州工业园区的人员状况是,5~7%的人员属高端人员,20%左右的人员是技术管理骨干,60~70%的人员是训练有素、动手能力强的高中初级技术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

(三)职业教育大有可为

教育必须为经济建设服务,经济建设必须依靠教育。所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写到: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当前,中国经濟已开始进入由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迈进的阶段,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职业教育更能发挥职前教育和职后培训两大功能的作用,职业教育大有可为。

二、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容和任务

(一)乡村振兴战略振兴什么

《意见》明确提出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是: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二)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

《意见》将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分成三个阶段来表述,每一阶段的目标任务互为基础:

第一阶段: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农业供给体系质量明显提高,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农民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持续缩小;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初步建立;农村对人才的吸引力逐步增强;农村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农业生态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乡村治理体系进一步完善;党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各地区各部门推进乡村振兴的思路举措得以确立。

第二阶段: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农业结构得到根本性改善,农民就业质量显著提高,相对贫困进一步缓解,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完善;乡风文明达到新高度,乡村治理体系更加完善;农村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宜居乡村基本实现。

第三阶段: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三、职业教育怎样在乡村振兴中发挥作用

(一)大力培养乡村建设人才

《意见》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破解人才瓶颈制约。要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畅通智力、技术、管理下乡通道,造就更多乡土人才,聚天下人才而用之。这充分说明人才培养是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人才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制高点。当前,中国职业教育基本形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网络,建成全世界最庞大的职业教育阵地,各级各类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遍及全国每个州、市和省会城市,中等职业学校遍及每个县、市、区,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或培训校点星罗棋布。

各级各类职业院校,可以紧紧围绕乡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培养培训各行各业建设人才。职业院校应结合自身两大职能,通过扩大招生规模和提高办学质量,尽可能多地招收高职、中职学生,为乡村建设培养输送一批又一批后备大军,并形成人才队伍梯队;同时广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着力提高现行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增强他们的职业能力和创业意识,使之人人成才,成为新时代的新型农民和职业农民。

(二)适时更新专业设置

《意见》强调:实施产业兴村强县行动,推行标准化生产,培育农产品品牌,保护地理标志农产品,打造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发展新格局。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和基础,只有振兴乡村产业,才能保持乡村的可持续发展。目前全国职业院校开设的上千个专业或专业方向几乎涉及所有行业门类,并且还在不断开辟新专业,职业院校具有得天独厚的举办专业优势和专业教学优势,应将这种优势转化为乡村振兴的优势,努力适应乡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使之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各级各类职业院校可以紧紧围绕乡村产业发展需要开设专业、建设专业,并为产业升级换代不断更新、改造专业设置,实现开设一个专业,带动一方产业,致富一个乡村。专业设置还必须符合当地当时的产业优势及特色,为乡村培植支柱产业和骨干产业服务,顺应产业发展的趋势和市场规律,制定一村一策,甚至一户一策,避免同质化、单一化的发展,促使乡村产业发展更具优势和特色。

(三)全力开展农业科技推广

《意见》提出:深入推进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调整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推动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推进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创建,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科技园。

改革开放40年来的中国农村,劳动力生产水平已经进入科技发展新时代,涉及农业的实用技术成千上万。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不仅仅依靠扩大单位面积,拼资源,凭劳力,而是靠科学种田,规模生产、科技致富。但是这些增收致富的科技手段仍然没有得到全面普及和运用,很多地方还保持传统的耕作方式,需要做大量的普及提高工作,要让农业科技渗透到每一片田野,每一条江河,每一个村寨,每一户农家。

各级各类职业院校可以紧紧围绕乡村发展总体规划,与乡村联合,与农民携手,大力普及、推广、运用科技新法,实现科技致富,全面小康。要根据不同区域、不同乡村的优势特点,因势利导,扬长避短,采取学校搭台,科技唱戏,农科教统筹的办法,积极主动与农业、科技、扶贫、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等部门密切配合,在农业专家和科研人员的指导下,在田间地角、山林果林、沟渠水塘、农家小院,广泛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大力普及、推广、运用诸如土壤改造、品种改良、地膜覆盖、节能保水、家禽饲养、水产养殖、果蔬嫁接、合理施肥、病虫防治、农产品加工等实用技术,发展庭院经济;在有条件的乡村,可以帮助开发集体农庄、机械耕作、连片种植、飞机喷洒、规模饲养、特色小镇、民宿旅游、养老养生等项目,发展乡村经济;在少数民族乡村,可以传承创新民族歌舞、编制刺绣、扎染蜡染、石雕木雕、金银首饰、陶瓷烧制、服装餐饮、体育医疗等优秀民族技艺,让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插上信息化的翅膀,走出山寨,走向全国,走向国际,把民族文化资源转变为文化资本,提高民族特色产品附加值。

(四)助力乡村实施精准扶贫

《意见》提出:必须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采取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集中的支持、更加精细的工作,坚决打好精准脱贫这场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攻坚战。

职业院校的另一个光荣职责就是教育扶贫。职业院校可以与贫困家庭结对,帮助寻找发家致富之门,脱离贫困;可以与贫困乡村合作,分析贫困根源,规划发展新路,促进生产兴旺,实现整乡整村脱贫。近十几年来,国家和各省、市、自治区出台了很多职业教育扶贫优惠政策,包括免试入学、减免学费、提供生活资助、优先推荐就业、鼓励创新创业等措施办法,保障了贫困家庭子女和少数民族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走上脱贫致富之路。

各级各类职业院校应充分利用招生办学、顶岗实习、推荐就业的职责。首先,利用职业院校免试入学、定向招生的政策,招收更多的貧困家庭子女入学,特别是招收建档立卡户子女入学,使之充分享受减免学费和提供生活资助的优惠政策,安心就学,完成学业,掌握科技文化知识,增长才干,具备发展潜能,阻断贫困代际相传,实现可持续发展。其次,利用好职业院校推荐就业的渠道,为毕业生找到就业岗位,成为自食其力、解困家庭、建设家乡的有用人才。最后,利用职业院校的科研优势和技术优势,帮助贫困乡村重新规划乡村发展,引进资金,引进技术,引进项目,兴办实业,找到适合发展的脱贫之路。

综上所述,职业教育能够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积极作用,通过强化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建设,大幅度提高劳动力科学文化素质,改变其知识结构,为乡村振兴培养一批又一批新型农民和职业农民,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勇立新功。

猜你喜欢

职业院校农业职业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数据分析挖掘在农业统计分析中的应用
新时期职业院校档案管理的思考
中国农业2017年与未来十年展望
我爱的职业
流通领域重要农业产品价格(2016年10月)
五花八门的职业
关于马术职业
盯紧!这些将是5年内最赚钱的平民职业
农业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