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复方物质基础研究的新思路和方法

2018-05-14穆春旭

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 2018年9期
关键词:整体观色谱法复方

穆春旭

[摘           要]  中医药进军国际市场已经成为这个行业的发展目标,但是在中药复方物质基础研究领域中遇到了阻碍中医药进军国际市场的因素,为此,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对目前物质基础研究的常用方法进行分析,希望能够找到一个建立中医药理论的中药复方药物物资基础研究方法。

[关    键   词]  中药复方;物质基础;血清药理学;血清药物化学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26-0174-01

中医药不仅是医学的组成成分,还是中国几千年来的历史馈赠,它在人类与疾病的斗争史上大放光彩,因其独特的作用和功效引起了广泛关注。虽然中医在我国发展历史悠久,但仍停留在传统领域研究上,未结合时代发展做出相应的改进和提升。比如,对于中医临床、中医医药药效等没有明确的指出,加之各国中医学者研究领域不同、角度不同,不能全然引用,造成目前中医药发展出现瓶颈。其中中药复方物质基础是重要的阻碍。

一、中药复方物质基础研究的特点和难点

中药复方物质基础并非单独存在,必须充分考虑中药复方中医药理论实践。只有在理论的指导下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才能更好地发现中医复方的独特之处,解决复杂问题。

(一)中医药独特理论体系——整体观

中医药之所以独具特色,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坚持整体观的理论体系。具体表现为天人合一的整体辩证观点。而这种观念在他们的中医复方中也有所体现。一味中药作为一个小的整体,其中的各个成分相互协同、相互制约体现了这种整体观。中药复方在临床上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这种组成一直遵循着中医辨证论。通过结合多种现代学科、新兴领域,研究中医复方中体现的整体观,更加便于中医复方药物药效物质基础的研究。

(二)中药复方作用的特点——多效性

中药复方拥有多种疗效,作用显著,而多效性作为最重要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实现了多种病症的交叉;另一方面兼具主要功能和其他功能,在发挥主要功能作用的同时,还可以达到抗炎解毒、提高免疫力的功效。

(三)中药复方物质基础研究——复杂性

中药成分复杂,仅仅单味中药就存在多种复杂成分,而中药复方作为单味中药的结合体,更是有着不计其数的成分。进入人体的药物经过了人体生理环境的各种作用,起效用的成分已经变成了微小的原子分子,不能被简单地看作复方中的有效成分组合。这两方面便造成中药复方物质基础研究的复杂性。

二、常用中药复方物质基础研究方法评述

(一)中药化学与药效学结合的方法

中药复方物质基础研究的第一种方法也是使用最广泛的方法,即进行中药化学和药剂学的结合。通过两种学科优势互补,达到最佳研究效果。常用的方法如下:运用化学学科知识分离单味中药,加之相应的配套技术,研究中药复方的结构和成分,再利用药剂学知识进行深入的活性研究。

(二)血清药物化学和血清药理学结合的方法

“血清药理学”和“血清药化学”的概念由田代真一在1989年提出。1997年,王喜军正式将这两种概念运用到中药及复方研究中并提出了“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的概念与实施细则,自此以后,在药物化学研究的基础上,融合药理学研究方法,对口服中药后的血清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得出有效数据,总结相应的药效,进而寻求适合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的研究模式,并通过不断的实践研究进行检测。

(三)细胞膜色谱法

第三种中药复方物质基础研究方法是细胞膜色谱法。这种方法在生物色谱法的基础上形成,具有生物色谱法的特性。而生物色谱法,是色谱技术和生命科学两个领域相碰撞出来的智慧火花,其原理是在生物活性物质的特异性作用下进行生物活性参数的检测和生物样本的分离。这种方法可以选择性地记录活性成分,排除杂质成分的干扰。细胞膜色谱法是在色谱法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新方法,成为中药研究的热门。它的作用机制是:首先进行活性组织细胞膜的分离,其次是用一定的载体将其固定,最后利用液相色谱法研究细胞膜与受体结合的作用机理。

三、探寻在中医药理论下的中药复方物质基础研究之路

通过分析中医药的相关理论研究,发现中医药具备的独特优势,形成一套兼具中医药特色和先进科学技术的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的研究方式已成为重要的科研课题。但是,我国目前中医药研究方式存在缺陷,无法满足中药复方物质基础的研究需求。虽然在此基础上外国已拥有一定的技术优势,但很多研究方法不适用于我国的中医药研究领域,不能充分反映中医药研究的特点。而目前最新研究方法细胞色谱法能够描述中药作用多靶点和综合调节;最为符合中医药整体观理论的血清药物化学和血清药理学,在研究过程中又会出现有效成分代谢物检测方面的问题。鉴于这种情况,我们只有将上述三种研究方式不断结合,进行优势互补,才能够寻找出最符合中药特点的重要物质基础的研究方法。

参考文献:

[1]孙东东,沈卫星,苗筠杰,等.转化医学视角下的中药复方物质基础研究思路與建议[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7,32(4):1415-1418.

[2]成旭东,贾晓斌,封亮,等.基于体内外相结合的中药大品种二次开发物质基础研究思路[J].中国中药杂志,2013,38(23):4174-4180.

猜你喜欢

整体观色谱法复方
芪胶升白胶囊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白癜风的效果分析
分析高效液相色谱法及在药品检验中的应用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判定
多潘立酮联合复方消化酶治疗老年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
薄层色谱法在中药定性定量研究中的应用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吉非替尼的含量
复方丹参片和滴丸的作用一样吗
江学勤主任医师针灸治疗顽固性呃逆经验探析
液相色谱法测定糕点中脱氢乙酸不确定度评定
从钱穆的《中国历史研究法》谈中国历史研究的整体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