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匠精神”引领下构建高职《客户关系管理》课程课堂教学设计①

2018-05-14薛浙瀛

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 2018年9期
关键词:客户关系管理工匠思政

薛浙瀛

[摘           要]  从新时期“工匠精神”的研究视角对客户关系管理课堂的内涵意蕴和实践策略等进行分析和研究。组织开展课堂教学设计活动,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教学中,让育人教育在专业教学过程中起到价值引领的作用。

[关    键   词]  工匠精神;引领;思政元素;课堂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26-0073-01

随着技术发展以及创新驱动的影响,现代新型人才具备技术技能精湛、职业素养优良、技术创新能力强等特点,这类人才我们给它定义一个响亮的名字——技术技能型人才,他们的特点亦可总结为“工匠精神”。2016年3月5日,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养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提出今后五年我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教育要深入人心,把“工匠精神”写入了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来指导教育新型工作者对教学的引领。

一、构建育人课堂,实现互利共赢

如何让“重独立、讲个性”的“95后”“00后”青年在大学阶段獲得更好的价值引领、人格教育,提升政治素质?自2018年3月初启动了“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试点工作以来,大胆探索,聚力推进,开展了以“匠心独运 润心无声”为主题的课堂设计活动。《客户关系管理》课程,导入BMW客户满意原则,体现宝马至尊体验标准情境设计和鲜活生动的小故事,有效引导学生对课程专业知识的学习和领会。作为汽车销售人,职业道德是我们将来从事汽车行业的最高行业准则,主动坦诚、客户关爱、值得信赖的职业修养、创新进取的超越意识是汽车企业人的最高素养。

二、融入思政元素,创新育人培养模式

培养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是职业教育的重点,同时也是满足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的关键需要。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需要理论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既要培养学生掌握专业技术技能,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综合素质,使其成为素质与技术并重的人才。这就需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育人培养模式中融入思政元素的成分,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教育的内容。推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发展。深化与拓展,把德育内涵和思政元素恰当自然地融入,渗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最终实现高素质技能人才向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过渡。在高职院校的创新育人模式,目的在于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实现教学改革、模式创新的整体推进,开创新局。

三、回收一份课堂教学效果反馈书

教育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信息传递的一种双向交流活动。教学设计的成效如何,还需要学生予以反馈,并得以修正完善。成功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需要随时适当接受学生的信息反馈,并对此进行分析整合,提高良好的教学效果。为此,任课教师在完成课堂教学设计后需要与学生及时沟通,知晓教学设计的得失之处。汽车技术系也将在各班开展“吾爱吾师——我最喜欢的老师”和“吾谈吾学——捕捉最精彩的课堂瞬间”评选等活动。

总之,“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发挥专业课堂育人功能,坚持立德树人,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教育教学过程。在课堂教学中,充争契合专业,以“隐形嵌入”的方式将思想引导融入教学,将此纳入教学考核的重要内容。切实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将中国制造科学精神和诚信友善融入汽车专业育人特色,明确课程的德育功能,落实每一位教师的育人职责。

猜你喜欢

客户关系管理工匠思政
课程思政迈向高质量发展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90后大工匠
光影视界
工匠神形
寓庄于谐:高中思政课堂教学语言活力之彰显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中小企业客户关系管理实施策略探讨
致敬!老工匠
万科集团住宅产品客户关系管理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