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探析

2018-05-14刘晓佳

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 2018年9期
关键词:心理素质心理健康院校

刘晓佳

[摘           要]  当今社会,高职毕业生就业压力日益增加,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心理问题逐渐突出,成为阻碍他们正常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因素。开设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学生树立健全的心理、提高综合素质和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探究了开设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意义和现状并提出了建议。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课程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26-0095-01

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主要就是要引导学生养成健全的心理素质和较强的适应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了实现高职院校的教学目标,为社会源源不断地提供思想健康的人才,高职院校在保证学生专业技术学习的基础上,必须加强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近年来,随着高职教育的办学规模和招生人数不断扩大,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日益增多,这就对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才能合理、有效地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是目前高职院校面临的首要问题。

一、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意义

心理素质不高是制约高职院校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高职院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对于他们今后的学习生活和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促进社会健康发展

社会发展离不开高校对人才的培养,现今社会企业对人才的考核已经不单纯只是对职工的专业能力提出要求和标准,更注重职工是否拥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因此,高职院校要注重提升的不只是学生的专业能力,还要培养学生努力拼搏、积极向上的精神。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最后都要走向社会,只有心理健康的人才能与别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游刃有余。

(二)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在对学生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同时,对学生的个人心理素质的培养同样不能放松。国家现在提倡素质教育,这就说明从国家层面就已经认识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对人才的定义首先要确保的是做一个不会危害社会公共安全的人,越是高知识、高技术人才如果对社会存在不满对社会产生的危害越大。这就要求我们不但要教授学生知识,更要让学生学会做人。

(三)加强思想教育工作的要求

高职院校作为学生走向社会的最后一道关卡,学校有义务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正确地认识自身的价值及自身在集体中所处的角色,有利于他们更好地将学到的专业技术应用到工作中。在工作生活中遇到困扰和冲突如果解决不当可能就会形成各种心理问题,因此,我们要将思想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区分好学生的心理问题和思想道德问题,确保心理健康教育的正确开展。

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重视度不高

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决定了它对学生专业技能学习的要求较高,从而忽视了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一些院校缺乏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认识和研究,造成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管理责任分配不明确,课程定位不明确,使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地位得不到保障,很难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取得进一步发展。很多院校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够重视,且没有开展有效的教育工作,使心理健康教育成为表面文章,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反感和抵触。

(二)教学内容和考核体系不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

目前高职院校只是按照教材的要求对学生进行课堂上的教育培养,单纯地按照书本要求通过考试的方式对学生掌握心理知识的程度进行考核,这违背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初衷。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应只注重考试分数,应教会学生面对和处理问题的方法和能力。单纯地注重考试成绩会致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参与积极性不高,会让学生产生为考试而学习的心理,从而达不到既定的教学效果。这种方式并不能真正地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反而给学生造成了很大的心理负担,使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无法解决高职学生实际存在的心理问题。

(三)师资力量薄弱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对专业知识和技能要求比较严格的工作,对教师的专业能力要求较高,只有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实践之后才能担任任课教师。从目前来看,很多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教学水平很难达到要求,甚至很多教师都是半路出家,无法对学生进行正确的疏导,甚至有可能运用错误的辅导方法,对学生造成难以弥补的伤害。因此,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必须以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为基础,以确保心理健康教育更好地服务于学生。

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存在的问题,高职院校应从以下三方面着手:(1)提高重视度,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放到与学生的专业技能学习同等重要的位置上,不能只做口號式华而不实的表面文章,而忽视了开设课程的目的;(2)更新教学内容,不单纯照搬教科书的内容,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使之符合高职学生的心理特点;(3)加强师资力量建设,没有好的老师如何能教出好的学生,通过加强教师的培训和学习,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更好地传授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和方法。

总之,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设立,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必须承认仍然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中反思,在反思中进步,通过反复地推敲研究摸索出一套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路和方法,更好地改善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加强高职学生心理素质培养,促进高职院校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杨荣.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才智,2017(27):180.

[2]陈丽爱.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分析[J].魅力中国,2016(46):96.

猜你喜欢

心理素质心理健康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本期话题:如何有效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浅谈心理素质课程的重要意义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幼儿心理素质与良好行为习惯、问题行为的关系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