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高专院校城市轨道交通机电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①

2018-05-14陈宏涛

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 2018年9期
关键词:机电轨道交通课程体系

陈宏涛

[摘           要]  城市的发展,基础建设的改进,城市轨道交通专业的技术及管理人才的短缺日趋严重。专业标准的不明确,与企业对接性差,学生实战经验匮乏制约高职城市轨道交通成为高速、安全、可持续发展专业的瓶颈。从高职院校和企业的角度分析當前城市轨道交通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存在的问题、培养目标,给出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合理化建议。

[关    键   词]  城市轨道交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高职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26-0083-01

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人才培养模式等重要人才培养指标统一归纳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致使人才培养方案在高职院校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位置。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核心是适应并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与此同时,职业教育的改革方向与其不谋而合。针对城市轨道交通机电技术专业,服务于城市铁路、轨道、地铁、有轨电车等大中城市交通运输,培养城市交通运输所需的各类一线生产、技术及管理人才。城市轨道交通机电技术专业是2015年高职专业调整后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型专业,需要经过调查研究当前企业的所需,更符合企业发展制订和调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出具备良好职业修养与道德修养的人才。本文对相关企业进行调研,进而不断完善和优化城市轨道交通机电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

一、城市轨道交通机电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现状分析

伴随老工业城市沈阳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辽宁省内高职创建了城市轨道交通系,包含运营专业、车辆专业、机电技术专业。在交通跨越式发展的沈阳地区提供了城市轨道交通方面的人才储备。在城市轨道交通机电技术专业主要涵盖了机电设备维修、通讯与信号维修和供电维修等方面。城市轨道交通机电技术专业在设备维护、工程检修、系统改造等方面为城市轨道交通企业输送专业技术人员。

二、高职办学中城市轨道交通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设置针对性差

由于城市建设的迅猛发展,为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城市轨道交通专业在高职院校中应运而生。不同区域的局限性,院校对专业理解的不同,致使城市轨道交通专业的标准不统一,无通用性,学校与企业无法实现零距离对接。

(二)课程体系构建对接性差

新型城市轨道交通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没有前人的经验,在社会政策有限的环境下企业参与度不高。在高职高专的教育中没有符合企业、行业及地区经济发展的课程体系,无法培养出实际生产岗位需求的企业一线人才。企业在对城市轨道交通人才质量的把控重点选择学生入职后的培训中,对学生在校期间人才培养关注度不够,更加没有参加学生的在校培养。

尤其在学生安全问题中,更是影响了企业参与学校人才才培养的积极性。

三、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建议

(一)加强校企合作

辽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已与沈阳地铁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定期聘请企业一线工作的技术人员来我校对在校学生进行岗位认知、企业文化等培训讲座,使学生能及时、准确、有效地了解、认识到自己所学知识在对口企业的应用,加强学生与企业技术人员之间的交流,增进企业与职业教育的融合。在学生具有良好的认知力基础上,组建高职院校与企业的专家指导小组,根据企业与行业特点,建立具有专业特色的行业比赛,让学生了解到实际的工作环境及模式,并且和一线工作人员零距离接触,使自己对以后的工作更有熟悉感。校内外专家结合企业与学校环境,具体创建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执行计划,同时,学院根据企业反馈的人才需求变化,调整计划,与时俱进地设置人才培养方案,在企业的创新、管理、开发、拓展领域的人才储备上,实现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多渠道与对口企业保持稳定的联系,落实学生岗位实习与毕业实习。通过有效落实实习工作,加强校企合作,实现学生的工学交替。使学校在认知上,了解企业的用工需求。在教学上,完善课程设计,实现校内模拟实习、校外顶岗实习的无缝对接。完善社会实践,确立学生的学习态度。

(二)理论知识融入实践教学中

深入本地区地铁、轻轨公司进行岗位调研,分析、整合岗位设置、能力情况,创建校内实践课程体系、标准,力求具体到岗位设备的使用、维护形成符合专业岗位能力的实践理论一体化教学体系。

(三)师资队伍建设

在学院完善的培养制度、奖励、引进人才等规章制度下,建设一支有适应性、高素质性、应用性的专门教师队伍。为打造出有较高教学水平和较强实践能力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在教育观念、改革意识、师德上下工夫,创建出为青年教师的成长、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的培养良好平台。

(四)实训基地建设

以提升学生职业能力为核心,通过不断探索和创新中改革、发展实训教学,系内有交通部财政支持的城市轨道交通自动控制实训室、AFC与屏蔽门实训室以及轨道交通综合实训中心,实现实验实训开出率达100%。本着“加强校企合作、提高就业质量”的专业培养目标,与对口企业建立实训基地,使学生在学校中接触全真的工作环境、方法、过程,使学生与现场零距离接触,增强学生就业的适应性和竞争力。

在中心城市,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是交通系统中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是解决交通拥堵问题的必然趋势。在实施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今天,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是中心城市总体规划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相互协调其他交通系统共同发展,完善城市交通系统的科学性、服务性。

参考文献:

[1]张兄武.责任共担、四方联动:构建新型工科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5):127-131.

[2]文孝霞,杜子学.城市轨道交通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思考[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86-187,192.

猜你喜欢

机电轨道交通课程体系
轨道交通TOD模式创新引领宁波城市发展
矿山机电运输中的隐患及防范措施探讨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艺养教育”凝练与艺美课程体系建设
汽车机电技术维修教学理论与实践探索
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及电力技术探析
城市轨道交通节假日期间大客流行车组织思考与实践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轨道交通快慢车越行问题研究
轨道交通快慢车越行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