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机电一体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究①

2018-05-14刘晓燕刘雅丽李丽芳

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 2018年9期
关键词:机电导师人才

刘晓燕 刘雅丽 李丽芳

[摘           要]  当今世界处在一个机电行业迅猛发展和进步的时代,且未来机械工业技术以及产品发展的主要方向和必经之路就是机电一体化。在这个背景的影响下,企业对于机电专业的学生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操作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然而,我国目前的机电一体化教学模式中存在诸多的问题,对机电一体化的发展有一定程度的制约。针对机电一体化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旨在为创新人才的培养工作提供有用的参考意见。

[关    键   词]  机电一体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26-0080-01

最近几年,机电一体化的迅猛发展是有目共睹的,其在企业提高生产效率以及降低生产成本方面都能够发挥积极作用,因而对我国工业化水平的影响是非同凡响的。作为我国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机电一体化是科学进步发展的必然趋势,其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创新技术是所有教育科研等相关工程技术不可或缺的因素,更是国家进步发展的前提和保障。

21世纪是以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为教育宗旨,创新教育成为新的时代主题。只有创新才能推动国家进步的步伐,极具时代特色的机电一体化更需要遵循创新的原则,把更多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出来,使他们自身价值得到体现的同时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可以说创新人才的培养在机电一体化进程中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机电一体化创新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落后的教学理念

机电一体化专业是一个以信息技术为主的专业,在技术性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更倾向于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方面的培养,在与理论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中,机电一体化的教学不能与其他学科的教学模式相提并论。目前教师在进行教学工作时过多地追求理论知识的传教,而把实践教学作为辅助,甚至有的教师选择直接忽视。而在这个施教过程中,教师只要求學生把标准答案牢牢记住以应对考试。长期如此,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会受到严重的抑制,同时自身素养也无法得到有效的提升。

(二)更新缓慢的教学内容

学校的教学内容应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进行改革与创新,从而满足社会的实际需要。机电一体化涉及的内容很多,包括机械、计算机、微电子技术、控制检验和系统技术以及光电等。当前时代背景下这些内容可谓是千变万化,对于教学内容的影响也是深远的。如果学校始终固守迂腐的理论以及落后的教材和资料,那么适合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势必很难培养出来,其结果只会造成人才资源的重大流失。

二、机电一体化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策略

(一)提升教师创新能力,强化师资队伍

目前,研究生是高等院校专业教师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经历仅止于从“学校”到“学校”而欠缺实际的教学经验,更没有到企业开展一线工作的经验积累,因而他们的施教过程更多的是照本宣科、按部就班。众所周知,教师的教学水准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为了保障教学的高质量,对教学的师资队伍进行理论、实践方面的提高是尤为重要的。为了给日后的实践打下扎实的基础,在科研室内学生应该紧随导师身旁展开必要的研究学习,而导师在与学生沟通互通的过程,组织一些有意义的专业活动,使更多的专业技能较为突出的骨干脱颖而出。同时,导师可以到合作企业进行自我锻炼,对新工艺、新技术及时掌握。对于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科技攻关以及改造技术方面都亲自参与,继而把自身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提升起来。另外,也要进行定期的教学业务学习,使自身的教学水平得到更大的提高。

(二)更新教学模式,把高水平的实践教学平台建立起来

机电专业有着很强的实践性,可以说实践教学属于一项重要的专业技巧训练,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倾向于集中性的实践教学。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则是集中性实践教学的方法,通过这一模式使学生对专业基础知识的认识更加深入和透彻,有助于他们把实践与理论融合起来,从而使自身对机械工程知识的应用技能也得到培养。实践学习能够令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来完成数控生产的实时训练,突破以往纯粹的参观学习模式。整个实践过程,学生可以自行完成诸多实践活动,例如生产实际的机床零件、对机床加工的工艺和编程进行学习等。导师在进行实训内容的设计时应该更多地考虑学生实际应用能力方面的培养和强化,在训练基地设备的配备方面,学校应该给予重视和支持,如此才能更好地保障实践性教学的高质量。

三、结语

机电一体化迅猛发展的今天,机电专业人才备受社会关注和重视,同时也对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高等院校必须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工作进行优化与完善,通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整体素质的提升,把学生的创新能力也提高起来,从而为社会培养出更多适应市场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王玉英.机电工程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探究[J].科技风,2012(3):205.

[2]祁志生,姚小敏,黄民.机电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08(3):58-59.

猜你喜欢

机电导师人才
南岸:聚人才之智 建创新之城
矿山机电运输中的隐患及防范措施探讨
汽车机电技术维修教学理论与实践探索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导师的猫
广东鹤山实施新录用公务员双导师制
机电商报
毛遂自荐
同心共筑“机电梦”
和谐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