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几点建议①

2018-05-14何玉玲

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 2018年9期
关键词:职业院校管理工作院校

何玉玲

[摘           要]  职业教育发展、社会人才需求的新形势要求高职院校必须注重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但各类职业院校在推进职业素养教育过程也表现出了一定的问题。试从高职院校职业素养培养常见问题入手,探寻其解决途径。

[关    键   词]  职业素养;常见问题;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26-0066-01

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新形势下,职业学校作为技能型、应用性人才培养的摇篮,要通过多种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以提升其在就业竞争中的优势。但在各高职院校开展职业素养教育过程中也出现了诸多问题,是值得我们教育者反思和改进的。

一、高职院校职业素养培养的常见问题

(一)重专业知识与能力,轻综合职业素养

据有关企业对毕业生满意程度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在职业素养中学生的专业知识与能力最受重视。因而各大院校在职业知识与能力教育方面也是不遗余力,职业素养受重视程度相比之下相形见绌。

首先,在课程设置上,各专业课程占绝对优势,而鲜有院校结合不同专业特点开设专门的职业素养课程,即使有的学校开设了此门课程,也以选修课和讲座为形式居多,且课时量相对较少。其次,在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上,各院校确实将职业综合素养纳入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当中。但在具体的建设中,专业知识和能力评价体系更为完整、成熟,而对学生综合职业素养评价却明显单薄、不足。

同时,在教育引导上,职业院校更注重引导学生关注专业课程的成绩、职业技能水平及相关职业资格等证书的考取,导致学生对职业素养的关注度不够。

(二)学生管理工作未同职业素养培养有效结合

学生部门对学生的管理工作、活动也是对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有效方式。但在大多数高职院校的管理中,学生管理工作和专业教育管理相对独立,二者之间缺少互通互应,对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没有形成合力。

第一,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培养学生职业素养未做到共性和个性相结合。在学生管理工作中有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规范,包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等,这是共性的东西,被普遍渗透到各专业的学生管理当中。但不同专业的学生因其专业特点,其对职业素养教育需求也有个性的需求,但这种个性需求目前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往往被忽略。

第二,学生校园活动对职业素养培养的助推作用有待提高。目前,学生的校园活动以娱乐性活动、竞技性活动居多,如文艺会演、各类体育比赛等,而对于职业技能大赛、职业生涯大赛、创新創业等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实践性活动开展得相对较少,取得的效果不尽如人意。

(三)职业素养教育中企业参与度不够

当前,很多高职类院校将校企合作作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通过产教融合、工学交替等方式开展人才培养。但受企业自身运营及管理的影响,企业对学校教育的参与度远远不够,其参与院校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向还是在知识、技能层面上,对职业院校道德素养内容体系的构建参与度低,对有关职业素养教育的内容如企业文化植入不够,相关的职业心理、职业作风等内容并未在合作中得到重视与强调。

二、常见问题的应对策略

(一)加强对职业素养培养的强调及引导作用,专业技能与职业综合素养双管齐下,全面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全面提升学生职业素养,首先,引导教师和学生认识职业素养的重要性,引导其关注职业素养,培养提升职业素养的意识。其次,要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的质量评价体系,将职业素养的考核纳入人才培养考核体系中,将考核标准细化、量化,并且增加其在总评分中的比例。同时,根据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可在专业课程中设置专门的职业素养课程,选聘企业专家授课效果更佳。

(二)在学生管理上,在共性管理学生基础上,增加融入专业特点的个性管理

第一,以专业特点为切入点,加强学生的纪律、劳动管理。各专业可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制定专业学生的日常行为准则和专业管理办法,并且严格按照制度来管理。在纪律管理上,以未来职业特点为参照进行纪律考核,例如城轨运营管理专业要求学生对时间有严格的把控,在学生管理中对学生的迟到、延误等失误的标准可以秒为时间单位进行考核。同时,可以把专业性劳动纳入对学生的日常管理和考核中,例如轮流维护实训设备及卫生环境,按劳动量计分。

第二,在学生活动的组织与开展上,突出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在活动的组织形式上尽量做到校内与校外结合,突出学生的实践环节;在内容上,选择能够体现高职学生创新精神、合作精神、职业风尚的内容。

(三)校企联手加强职业素养培养体系的建设,共同组织实施职业素养培养过程

(1)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加强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参与力度。特别是要大力推进校企共建、完善包含职业素养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实施方法等内容的职业素养培养体系。(2)企业在深入参与学生职业技能培养过程中,也要加大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程度,特别是在实习和见习环节,要加强职业素养的引导、培训和验收工作。(3)以校企交流活动、企业拓展训练等形式加强职业素养的引导与实践。

总之,学生的职业素养水平是决定其未来就业竞争的重要因素。各高职院校需要教学、学管、就业指导、合作企业等多部门形成合力,通过多方位、多角度的指导与渗透,逐步提升职业素养培养水平。

参考文献:

[1]骆云.文化视野下高职学生素质教育内涵目标与实践路径探索[J].现代职业教育,2016(10):143-145.

[2]金薇.如何培养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素质[J].职业教育研究,2008(10):134-135.

猜你喜欢

职业院校管理工作院校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FMEA法应用于现代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工作中的体会
城市路灯精细化管理工作探讨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新时期职业院校档案管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