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护理专业医学基础课程整合研究①

2018-05-14徐珊珊杨淑臻寇山林黄姗宋振刘加顺

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 2018年9期
关键词:基础医学医学基础

徐珊珊 杨淑臻 寇山林 黄姗 宋振 刘加顺

[摘           要]  高职护理专业主要是面向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生涯发展基础,能够在医疗卫生服务一线从事临床护理、社区护理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这就要求学生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和熟练的操作能力,而基础医学课程是高职护理专业基础课程中的先期课程,基础医学课程设置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学生后续临床课程的学习,因此,为了更好地适应职业教育发展的规律,医学基础部开展了“高职护理专业医学基础课程整合研究”。

[关    键   词]  器官系统;高职护理专业;基础医学课程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編号]  2096-0603(2018)26-0036-01

长期以来,基础医学课程教学一直沿用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该模式的特点是重视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方便教学的组织、管理与实施,方便教学评价等。但也存在很多弊端,比如,强调按学科编制课程,造成基础知识重复讲授、理论知识与临床课程和临床实践脱节等问题[1-2]。根据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需求,传统的基础医学教学模式不再适应当今医学模式的变化和社会对医疗服务的需求。随着学院办学层次提高,该模式已不能满足学院发展需要,基础医学课程整合已成为当今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开展“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按照器官系统重新整合和序化教学内容,打破原有的学科界限,加强学科间的交叉融合。这种模式可以避免传统教学模式中课程内容的不连贯性和传统教学模式中医学基础课程与临床课程脱节的弊端,实现医学基础课程与临床专业课程的有效衔接。

(一)课题组成立

为保证课题的顺利进行,医学基础部选拔有丰富教学经验和较强创新意识的教师担任主讲。主讲教师不仅能够掌握每门课程的理论知识,同时还要将六门基础医学课程的理论知识融会贯通,达到整合序化的目的。

(二)课程实施

随机抽取2016级高职护理专业9班、10班作为实验对象。课题组在2016年暑假开始制定课程标准、授课计划,在学期授课过程中每周至少进行一次研讨,删减每门课程中重复性的知识,有效整合各学科知识点,解决在课程融合和授课过程中的具体问题,比如,“受体和配体”的知识,原来在药理和生理课本上都有涉及,整合后就只在总论部分中讲到,避免知识的重复。

(三)教学内容选取

我们将原有的解剖、生理、生化、病理、病原与免疫、药理等6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整合序化为15个模块,包括总论、细胞和基本组织、新陈代谢、血液和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病原生物及其用药、运动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神经系统、感觉系统,每一个系统按照“由宏观到微观”“由形态到机能”“由正常到异常”的原则进行教学,让学生从主观意识上形成逻辑,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医学知识的内化理解。

为了便于学生学习,课题组成员克服没有现成教材的困难,利用业余时间进行校本教材的编写以及实验项目的整合,尽量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我们还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模式,比如信息化教学、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分组讨论、启发引导等,这种混合式的教学模式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四)注重实践教学整合

为了能够更好地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我们不再按学科体制设置实验室,而是将医学基础部所有实验室按功能分为形态和机能两部分,这样做有利于按照“由宏观到微观”“由形态到机能”“由正常到异常”的原则整合实验项目。实验课由教学科统筹安排,最大限度地提高实验室的利用效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将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更紧密地结合,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

(五)完善考评制度

1.注重过程性考核:过程性考核由平日表现成绩、实践技能考核成绩组成,其中平时成绩占20%,主要由随堂测验、提问、作业等构成;实践技能考核成绩占30%,由实验态度、实验报告成绩等构成。

2.改革出题形式:基础医学整合课程学生的考试形式不再拘泥于以前的学科体制进行考试,而是将基础医学知识点按照一定的逻辑关联性进行出题,摒弃原有的名词解释、填空题、简答题、论述题等死记硬背题型,而是与社会性考试(护士资格证考试等)形式接轨,以选择题和案例分析题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下面就以一则案例分析题为例进行说明:

某男,50岁,身高1.71米,体重82千克,主因口干、多饮、疲劳3年余,在当地县医院体检时,空腹血糖8.3mmol/L,诊为“糖尿病”。

(1)何为血糖,人体内血糖的来源与去路有哪些?

(2)简述口服降糖药的分类及每类的代表药物?

(3)胰岛素的不良反应还有哪些?如何防治?

二、展望

医学基础课程的整合改革,通过“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课程内容整合,增强了学科之间的逻辑性与联系性,避免了课程之间知识的重复性,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必将极大缓解医学基础部教师资源紧张的问题,实现医学基础课程与临床专业课程有效衔接。

参考文献:

[1]王晶.医学课程整合的现状与对策:基于南方医科大学课程整合实践的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5.

[2]王庭槐,王淑珍,陈琼珠.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243”型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27(3):1-4.

猜你喜欢

基础医学医学基础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2019中国整合医学大会光影
小心这些美丽陷阱!
夯实基础,举一反三
夯实基础,举一反三
最憨厚笔记 夯实基础就是要一步一个脚印
拨乱反正 夯实基础
基础医学实践教学的改革与思考
TBL教学在基础医学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经验总结
网络考试系统在基础医学综合考试中应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