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卫校物理课有效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必要性研究

2018-05-14安海立

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 2018年9期
关键词:卫校指标体系新课程

安海立

[摘           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体系改革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教学评价作为课程改革中的重要环节,对教育机构整体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具有重要影响。物理作为卫校教育中的重要文化基础课程,其主要教学任务就是确保学生掌握牢固的物理学基础知识的同时,加强其与医学应用的结合,为后期卫校专业课程的学习和社会岗位的需求打下坚实的基础。故此,在“以学论教、教而为学”中提高卫校物理教育工作者对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重视程度,是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一方面有利于帮助教师进行微格教学反思,另一方面有利于诠释教学过程中各指标的课堂表征,为后续教学工作的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故此,对构建卫校物理课有效教学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必要性研究,以期在保障物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础上,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实现卫校教育的培养目标。

[关    键   词]  卫校物理;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26-0046-02

物理作为普通教育机构的重要专业课程,也是卫校开设的一门基础文化课,此课程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不仅加深了卫校学生对相关医学知识的理解度,同时还提高了其对医学理论知识的应用水平,为后期社会岗位的实际需要打下坚实的基础。换言之,与普通教育机构相比,卫校物理课程的开设注重培养的是学生对物理学科和医学知识的联系,而非单单只是对物理学科知识的理解,故此,如何提高学生基本的物理实验操作技巧,为后期在实际工作中提供有效的帮助,成为现下卫校物理教育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抑或是其未来的发展方向。教学评价体系的建立,不仅很好地实现了上述教学目标,保障了其物理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同时也为教师的教学反思提供了量化依据,最终促进了师生的共同发展。

一、卫校物理课有效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必要性研究

(一)研究背景

21世纪,随着我国教育体系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完善,坚持“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不仅是当下教育的主流发展趋势,同时对社会的整体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影响。在1999年所开展的第三次全教会国务院的教育会议中,将“关注学生的发展”作为此次会议的主要内容和各项教育改革工作的基本出发点,从根本上提高当下我国教育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进而构建出符合当下时代发展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体系。在新课程教材体系中,教学评价作为其教育改革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在一定程度上对各项教学工作的开展也有一定的影响,而卫校作为当下我国教育的特殊机构,如何规避传统物理课程教育的弊端,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与医学知识的结合度,是当下有效构建物理教学评价体系的重要前提,对物理课程未来的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二)研究过程中相关概念的理解

1.课堂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其主要存在的教学模式有两种,一种是全校教育的“现场教学”,而另一种则是以班级为主体的“课堂教学”。两者相比,前者的受教数量多,且对教学进度和教学要求没有统一性,而后者则是在教师的领导下以不同教学形式进行的统一进程教学,是保障学生正常学习的重要基础和基本前提,为确保教育机构教学目的的实现,坚持“课堂教学”方式是基本前提。

2.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其实简单来说,就是教育工作者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理念,采取一定的教学方式对教学系统进行全面考察和价值评判,故其包含多个领域。

3.课堂教学评价

课堂教学评价其实简单来说,就是以教学理念和课堂教学观为基础,将教学过程中各个要素发展变化情况作为判断标准,而采取的一种科学手段,在具体应用过程中,具有下述三方面表现:其一,课堂评价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学习、生活所作出的系统评价;其二,课堂评价不仅仅只包括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还包含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的评价;其三,课堂评价是对教师课堂教学设计、过程以及结果所进行的全方位系统的评价过程。

(三)研究历史

教学评价的研究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即第一阶段,在20世纪初到1934年,由陶行知先生在《乡村小学比赛表》上进行了“教学评价”概念的引出,再到美国教授对其进行的行为目标模式的提出。第二阶段,在1934年到1964年,其中,在1956年,Bloom.B教授在《教育目标分类学》中,对认知领域的目标分类学进行了初步的建立,到1964年Krathwohl.D教授对其轻易教学目标的分类完善,由此对教学评价的侧重点进行了全面涵括。第三阶段,20世纪70年代后期,教育评价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在一定程度上不仅提高了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的紧密性,同时也将其深入各个学科领域,保障了教育评价理论的正向发展。第四阶段,20世纪90年代后期,是教育评价的快速发展时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潮流的影响。教育评价的关注对象也从最初的外部行为逐渐向人的心理构建过程转变,并强调了教育评价的主要内容——教师授课质量和学生的学业成绩两方面。

二、卫校物理课有效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必要性分析

(一)构建卫校物理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符合当下新课程教育改革的发展要求

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教学评价贯彻教学改革研究和實践的全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课堂教学实践和教学内容的紧密性、协同性和高效性。从目前来看,在教育机构的教学过程中践行教学评价是新课程改革下的根本需要,由此为保障教学评价的准确性,在进行教学评价体系构建的过程中,需将教学过程作为考虑的重点内容,提高对评价理念的变革和完善的关注度,力求完善评价的途径和过程,为教学评价应用的准确性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卫校物理教学过程中,构建有效的教学评价体系不仅能有效提高物理教学的教学质量和效率,同时也符合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状态,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新课程改革下,关于卫校物理课程的开设与教育目标,国家有关机构不再单单局限于物理知识的掌握程度,更重要的是通过物理课程教育,实现卫校学生医学能力的提升,为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构建卫校物理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课堂教学评价的实践性

课堂教学评价在教师的教育过程中,发挥着调节、诊断、导向、激励等基础功能,故此在构建教学评价体系的过程中,需保证评价量表的可应用性,在一定程度确保评价结果和评价目的的衔接。从目前来看,在教学评价的实际应用过程中,其评价量表的针对性、可应用性存在一定的不足,从而导致评价体系功能的缺失,不利于课程教学实践的开展。

新课程教育体系改革下,卫校物理教学的开展摒弃了传统单元测试的手段,更加注重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应用,即教育工作者通过定量和定性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这一节课或者某单元课程内的表现进行详尽剖析,从而为教师日后物理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一些借鉴经验。从某方面来说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能极大地提高教学评价的实践性,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整体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三)构建卫校物理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师专业的发展

新课程教育改革下,各教育机构提高了对教学评价体系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不大关注教师教学方法的应用,同时也将教育的重心转移到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上,在一定程度上不仅为教学效率的提高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同时还促进了教师专业化的正向发展。

但不可否认的是教师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评价量表的使用很大程度上受到外界多方因素的干扰,由于教师本身缺乏对量表使用规范和需求的想法,从而导致评价体系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缺失了它原本的作用。而构建卫校物理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上述问题发生的频率,激发了教师参与评价和被评价的意愿,在促进教师自我发展意识形成的同时,保障教学评价手段的有效发挥,促进教师教学过程进一步的发展,提高了教师专业能力。

三、新课程理念下物理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构建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物理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是卫校物理教育工作者构建有效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要求,故此为切实提高教学评价的实践性、高效性,在构建初始,需遵循发展性、导向性、科学性、全面性的原则。

(二)新课程理念下物理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1.物理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

新课程教育改革下,物理课堂教学应该摒弃传统教学的弊端,发挥其承载科学探究学习要素认知作用。换言之,当下物理教学活动的开展其主要目的就是保障学生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故此为保障上述培养目标的实现,需确保教学目标、教学情景、教学问题、教学策略、学习平台等新课堂教学基本要素的完善。

2.物理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不同的教学理念对教师教学行为以及学生的学习行为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故此为充分保障教学评价体系构建的合理性,在传统教学理念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加快对现代教育理念的探究工作,迫在眉睫。这种实践探究在一定程度上不仅规避了传统教学的不足,还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构建课堂教學评价指标体系的重要前提。学习平台的构建、教学技能的实施和教学调控的举措是确保新课程教育评价指标体系完整的重要元素。

四、结束语

在新课程教育体系改革的时代背景下,卫校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构建有效的教学评价体系具有显著的必要性,究其原因是因为物理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在一定程度上,不仅对教师的物理教学课堂进行实质性的评价,同时也准确地反映出了教师、学生所存在的问题,为物理教学实践的改革提供了重要的数据基础,为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的提高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现阶段,卫校物理课程的教学目标较之传统物理教学,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即当前卫校物理教学关注的是学生是否具备物理基础知识和基本应用技能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提升很大程度上受教学评价指导体系完善度的影响,故此构建一个全面发展有效的物理教学评价体系能更好、更充分地发挥导向作用,实现物理课程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谢邦明.中职医学物理教师实施有效课堂教学应具备的条件[J].技术物理教学,2014(11):119-120.

[2]王晓敏.中职物理课堂教学的评价[J].职业技术,2014,(10):117-118.

猜你喜欢

卫校指标体系新课程
2022城市商业魅力指标体系
自助图书馆选址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应用技术大学教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
交通强国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
认识你自己
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Ⅰ卷生物试题分析与启示
第二届“我即语文”教学奖颁奖典礼暨新课程研讨会在福州一中举行
浅谈中职卫校英语课堂常遇问题和应对策略
提高卫校英语阅读教学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