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澳大利亚农业职业教育的特点及启示

2018-05-14徐先良

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 2018年9期
关键词:职业院校澳大利亚农业

徐先良

[摘           要]  澳大利亚农牧业非常发达,但从事农牧业生产的劳动力仅占其人口总量不足5%,劳动生产率非常高。究其原因发现,农业职业教育为其培育了大量高素质的农业技术人才,造就了发达的澳大利亚农业。总结澳大利亚农业职业教育特点,为我国农业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    键   词]  澳大利亚;农业职业教育;启示

[中图分类号]  G719.3/.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26-0031-01

一、各级政府大力支持开展农业职业教育及培训

为保证农业经济高质量、高效益运作,一方面,澳大利亚政府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此外,农业职业教育的培训工作还得到工商界的大力支持,全国的大型农业企业集团均投入巨额资金用于对员工开展农业职业技术培训。另一方面,澳大利亚对农业职业教育实行国家干预。在高等教育机构完全自制的前提下,学校认真进行市场调查和分析,根据市场的需求设置农业技术教育与培训课程。同时,国家加强对农业职业教育的立法,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及优惠政策。

二、教学中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注重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为满足不同文化水平、不同经济条件的学习者需求,澳大利亚农业职业教育提供了包括基础教育、学历教育、学位教育等多种层次的学历水平、灵活多样的学习形式和教学场所。采用模块式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无论是在基础实践训练,还是在专业技能训练中,学生都要先操作,再接受考核,由教师在成绩记录表上注明成绩,或者由生产部门的专家考核。经考核合格后,给予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

澳大利亚农业职业教育非常注重实践环节。实践课在所有的学校都是必修课。具体做法是:首先,保证所有的授课教师都是有实际工作经验的教师,注重言传身教;其次,保证实践的真实性,授课教师带领学生到农场参观和实习;最后,提升实际应用能力,要求学生根据实际问题相互讨论和比较,进行头脑风暴,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建立农业职业教育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机制

澳大利亚农业职业教育是以满足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为依托,以调整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促使农业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增强办学活力。同时,澳大利亚职业教育机构还与政府职能部门、咨询部门和产业部门密切配合、协调工作。这样不仅使学校在资金上能得到生产部门的支持,而且使得有关各方在农业职业教育方针政策的制定、培训计划的设计及实施、培训效果的检查及证书的发放和人员的录用能够保持步调一致,提高农业职业教育的办学效益。政府非常鼓励各大农牧场主、企业集团等开办农业职业培训机构。对培训计划和培训项目公开招标,并逐年提高招投标经费比例。国家还对各类培训机构的教学培训质量进行定期评估,凡就业率低于60%的培训机构,取消当年培训拨款计划,对于连续几年不能达标的将予以关闭。培训市场的激烈竞争保证了职业教育培训事业的健康发展。

四、实施科学的证书和学分制管理制度

在澳大利亚的农业职业教育中,学生只有参加完成政府确定的有学分的课程,并通过考核合格后才会获得相应的学分,当累积的学分达到规定的要求时,才能获得相应的证书和学位。学生在学习中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志向和时间有选择的学习相应的课程。澳大利亚农业职业教育实行学分制,构建了学历教育和职业教育互通的桥梁,实现了各种资格的共享,提升了受教育者在各类教育资源之间的流动性。

五、澳大利亚农业职业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我国的农业职业教育经过多年来的改革和发展,其体系已基本形成,但还不能很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在高职院校中招生形势看好,但有的中职学校则在走下坡路。农业职业院校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既有思想观念上的束缚,又有政策体制机制方面的阻碍。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政策制定、院校自身建设、教师素养提升及课程设置等方面综合考虑、统筹规划。

首先,必须明确政府在农业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都应充分认识农业职业教育在我国现代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基础性和先导性的作用,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发展农业职业教育。政府应考虑对涉农专业实行补贴政策,加大农业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方面的政策、资金扶持力度,提高农业类生均拨款的定额标准,如放宽对纯农、涉农专业的补贴比例,在就业时提供农业创业基金等。

其次,考虑将农业职业教育工作纳入“三农”总体规划,最大限度地发挥农业职业教育作用。我国的农业职业教育应主动适应农村社会发展需要,始终坚持立足农业、农村、农民,以教学、科研和生产实践为重心,积极探索服务“三农”的新模式,为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加速新农村建设培养出一大批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为真正解决“三农”问题做出应有贡献。

最后,农业职业教育院校应加强自身建设。农业职业院校必需更新观念,结合区域经济的特点明确办学方向,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要优化专业设置和课程结构,在专业设置上应与当地农业经济的主导产业,着力办好重点专业、特色专业,形成优势专业。要注重培养高质量的师资队伍,着重提高青年教师水平,培养学科带头人。通过多种途径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能力水平。建立农业职业教育与社会服务相互耦合的共进机制,根据不同区域,不同文化层次的需求,做好社会服务。运用产学合作教育模式促进院校和服务单位、用人单位有效结合,以增强农业职业院校对当地经济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

参考文献:

[1]鄧志军,黄日强.澳大利亚的农业职业教育[J].世界农业,2004(12).

[2]郝静.发展农业职业教育的几点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12).

猜你喜欢

职业院校澳大利亚农业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数据分析挖掘在农业统计分析中的应用
新时期职业院校档案管理的思考
中国农业2017年与未来十年展望
流通领域重要农业产品价格(2016年10月)
澳大利亚:和书来一场盲约
行在澳大利亚
农业科学
澳大利亚行
澳大利亚雕塑作品选(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