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妇产科护理教学课程研究与实践①

2018-05-14王晓红

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 2018年9期
关键词:妇产科课程设计教学法

王晓红

[摘           要]  护理专业学生的培养主要包括基础医学、基础护理、临床科目、临床实习四大部分。对妇产科护理学进行课程研究,促进学生多思考、多实践,提高学生个人能力。

[关    键   词]  妇产科护理;教学;课程研究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26-0016-01

本文从校情、学情、学科特点及教学存在问题入手,采用几种不同的课程设计进行实践,旨在促进教学相长。

一、校情、学情分析

(一)学校情况

1.学校总体情况。我校是中职卫生类学校,学生人数约1100人左右,教职工80余人,文化程度多为本科以上学历,高、中级、初级职称比例合理。

2.学校教学设施。我校妇产科护理实训室拥有假人模型等,各教室均具备电脑辅助教学设备。

(二)学生情况

1.学生特点与知识水平。我校招收15~18岁应届初中毕业生。中职一年级进行文化课和基础医学知识、基础护理知识学习,二年级进行临床护理教学。

2.学生学习能力。学生个体学习能力差别较大,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主动学习能力差。

二、妇产科护理学科分析

(一)教材与学科

教材为《妇产科护理》第3版,刘文娜、闫瑞霞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总计72学时,主要内容包括孕产妇、妇科疾病的护理及计划生育服务。本学科具有很强的专科性与实践性。

(二)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系统学习,学生应达到如下目标: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掌握基本专业知识、掌握主要的常规护理操作技能。

三、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方面

传统教学模式单调,采取固有模式、作业设计一刀切、忽视了学生的个体性差异和“以学生为主体”的重要性。

(二)学生方面

学生求知欲较强,但是仅仅是被动接受知识,自我思考、自我探索能力不足。

四、课程研究与实践

课程研究一方面既能督促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另一方面促进学生学习效果。高宁宁[1]等研究表明对进行合理的课程设计,护生的护理知识和护理技能整体掌握情况较好。罗尽梅[2]研究认为科学合理的课程设计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有利于学生获得牢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张建霞[3]等研究提出在护理教育设立典型工作任务,使用参与式、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方法,效果显著。

(一)课程设计思路

1.课堂设计。笔者在每次课堂开始设计提问环节,通过5分钟提问来了解学生上节课的掌握情况。采用案例教学法、情景与PBL教学法相结合、比较法等多种方式。课堂结尾,进行5分钟的知识梳理及总结。

2.作业设计。设计开放式作业,让学生自己找出本节课堂学习难点和要点。关注个性化学习,分层作业设计:差生设计简单基本题目增加自信;学有余力的学生设计较难的题目激发潜力。

(二)课程实践过程

1.课堂提问。课堂提问环节效果明显,第一能够督促学生课后及时复习,巩固知识点;第二能够发现学生的薄弱环节和错误概念。比如,在提问宫颈癌的主要相关因素:人乳头瘤病毒,英文为HPV。虽然比较简单,但是在提问时发现:有的学生说成人乳头病毒或者说不出英文简写。在提问宫颈癌的临床表现时有的学生只说出阴道流血,并不能准确回答出特点:接触性出血。因此,老师再次进行纠错及强调,使学生能夠明确知识点。

2.案例教学法与PBL教学法相结合。导入临床案例,并进行一步步引导分析。比如,在讲解卵巢肿瘤的并发症时,典型案例一:女性,30岁,以“左侧下腹剧痛半小时”入院,既往左侧畸胎瘤病史5年,妊娠5个月。问题:患者现在可能发生了什么?需要如何处理?典型案例二:女性,30岁,停经56天,要求终止妊娠,G2P1。(1)选择哪种方式终止妊娠?(2)在术中出现心率58次/分、血压80/50mmHg、脸色发白、头晕等一系列症状,请问该患者发生了什么?如何处理?(3)术后2周,患者仍有阴道出血如月经量来诊,该患者发生了什么?通过启发学生去思考,锻炼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及时发现学生易混淆的地方,进行深入讲解。

3.比较法。通过比较滴虫、假丝酵母菌病、细菌性三种阴道炎,学生学会找到各种阴道炎的异同点。妊娠滋养细胞疾病时的几组对比(1)正常妊娠和葡萄胎:临床表现、早孕反应发生时间。(2)葡萄胎和流产:停经后阴道流血与腹痛关系,子宫变化,HCG、B超表现。再如:在讲解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时,共同点都是阴道出血、排液。宫颈癌主要是“接触性出血”,而子宫内膜癌主要是“绝经后阴道出血”,鼓励学生多思考、多回答,发现疾病的特点。

4.情景教学法。产科检查、骨盆测量和四部触诊法时,采用孕妇模型现场演示,教师先示范、再让学生分组操作。通过教师反复示范,学生反复演练,最终掌握检查手法。正常分娩过程,使用产妇模型、骨盆、胎儿进行现场模拟,还原分娩情景,增加临床病例体验。

5.课堂总结。利用5分钟进行本节知识梳理和总结。

五、评价方式

(1)教师评价:邀请教师听课、交谈,听取意见和建议,尝试改进。(2)学生评价:通过访谈法、调查法等方式,了解学生需求和想法。(3)教学效果反馈:以单元测试、小考试等方式了解学生学习情况。

总之,课程研究设计有利于提高教师对本学科的钻研能力,有利于提高实际教学水平。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理论联系实践,提高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高宁宁.高职护理专业内科护理学课程教学设计[J].河南农业,2016(1):37-39.

[2]罗尽梅.高职护理专业精神科护理学教学设计与思考[J].卫生职业教育,2016(34):65-66.

[3]张建霞.基于典型工作任务的“护理问题专业研究”课程教学实践[J].中国护理管理,2016(16):1319-1321.

猜你喜欢

妇产科课程设计教学法
“苏州园林:景致与情思”课程设计
中医情志关怀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异步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浅谈如何有效避免和处理妇产科护理中存在的风险
超声在妇产科急诊疾病中的价值
护理持续质量改进在妇产科中的应用效果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A Study on the Application of Task—based Approach to English Vocabulary Teac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