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开展适合视障学生发展的多元化音乐课堂
2018-05-14邱晓平
邱晓平
【摘要】视障学生因视力障碍导致其对外界信息产生障碍,在音乐教学活动中缺乏主动性。因此,音乐课堂教学应立足于视障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多元化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使其切实感知到音乐带来的乐趣,促进其全面、健康发展。本文主要就如何开展适合视障学生发展的多元化音乐课堂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视障学生;音乐教学;多元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视障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教师不能采用统一且固化的教学模式对全部学生进行教学,应根据视障学生的学习特点,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更适合视障学生特点的、创新性的、多元化音乐教学方式,最大限度提升教学效果,以提升他们的主动性,让音乐课堂教学更好地为他们提供应有的教学服务。
一、从听觉触觉入手,发挥视障学生的特长
视障学生在视觉上存在缺陷,但其听觉比常人要灵敏得多。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视障学生的特点,借助音乐课发挥学生的听觉特长,充分开发并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提升其审美趣味和情智等。通过培养视障学生的倾听能力,以音乐形式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提升他们的倾听能力,进而达到视觉障碍补偿的目的[1]。因此,教学中,教师可以音乐基础理论为主,并借此来带动视障学生的听觉能力的提升。比如音乐教学中音程的学习,教师可先对音程结构从理论上向学生进行初步介绍,之后在实践中切身感受音响,让他们对音程增减、音程大小在听觉上形成一定认知,然后再从概念上入手,确认他们音响判断的差异和特点。通过多次反复教学,可让视障学生能从听觉上正确辨别全部的音程关系,进而在理论上和听觉上得到同步提升。还可借助听觉游戏方式进行音乐教学,利用游戏的趣味性,充分激发视障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比如听觉记忆游戏、辨声游戏、听觉理解游戏等,逐步让学生在听觉能力上得到一定提升与完善。通过上述方法,既能为视障学生提供一幅生活充满活力的“声音图画”,又能逐步培养他们充分发挥听觉特长来仔细观察周围事物、感知周围事物的能力,进而实现“以耳代目”目的。
视障学生的触觉也较常人要敏感得多,教学中就可利用这一特点来开展乐器教学。比如在古筝教学中,教师先进行手型教学,在古筝的琴弦上做好正确的手型,通过教师的示范手势,让学生触摸教师的手,感受其具体形态,之后根据自身的触感自己定好手型,反复触摸、反复调整自己的手型,就可基本掌握手型的基本要领;进行掌关节教学时,教师让学生触摸其手指关节运动过程以及高抬手指的过程,在触摸中不断感受教师的手指和手掌动作,并在此基础上手把手教授学生练习;而手臂和腕关節的动作以及演奏上的大撮小撮练习、演奏中的手部力度的强弱等,均可通过触摸进行学习。从触觉入手进行音乐教学,既能让视障学生掌握正确演奏手型和演奏方法,又能提升他们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逐渐培养他们观察的习惯,为今后生活和学习奠定良好基础,进而实现“以手代目”目的[2]。总之,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视障学生在听觉和触觉上的特长,利用肢体语言和丰富的语言表达进行交流,从而带领视障学生切身感知音乐的魅力、音乐的灵魂,激发他们的潜能,在音乐课堂教学中体会到并享受音乐带来的自信,进而提升他们学习主动性和钻研艺术的能力。
二、开展多元化音乐课教学
教师可针对视障学生的特点,开展多元化音乐课堂。一是,结合视障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特点强化记忆,进而发展其想象力。比如欣赏《郊外去》这首歌曲时,通过三遍法进行教学,第一遍,学生要知道歌曲中运用了哪些乐器,歌曲的整体情绪如何;第二遍,学生要知道这首歌要传达怎样的内容,可以充分发挥其想象力;第三遍,学生要能背并会唱主旋律部分的曲谱,尝试置身其中领略音乐的意境。在音乐带领下慢慢“睁眼”,仿佛可以看见白云和蓝天。二是,采取自由创编法进行教学。可先让学生演奏某首歌,其他学生在音乐旋律中逐渐产生自己的理解和认识,然后根据各自的理解进行歌曲的创编,可通过小组形式开展创编。三是,在音乐课堂中展开讨论,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提升教学效果。比如在欣赏《二泉映月》时,教师先向学生介绍阿炳的背景和生平事件,让学生产生共鸣,之后给出一段旋律,让学生在认真聆听之后说说自己的感觉,然后再进行讨论、总结,发表自己对《二泉映月》的理解,深入理解这一作品。
三、结语
综上所述,对视障学生开展音乐课堂教学时,必须充分考虑其特点,立足于培养视障学生的音乐素质、音乐能力、审美情趣和情智开展音乐教学。从听觉触觉入手,发挥视障学生的特长,并开展多元化音乐课教学等方法,让视障学生对音乐的感悟能力、音乐能力和技巧得到不断的提升和巩固,更好地发挥他们的音乐天赋,充分激发他们的潜能,促进他们的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常蕊.在音乐中寻找快乐的色彩——如何开展适合视障学生发展的多元化音乐课堂[J].学周刊,2017(22):160-161.
[2]杨炜良.如何培养视障生对音乐的兴趣与特长[J].教育教学论坛,2013(21):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