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长笛音色在教学中的实用研究
2018-05-14汪紫怡
汪紫怡
【摘要】音色與技巧是学习长笛最重要的两个部分,各种演奏技巧通过学习与实践日积月累而成,音色则是由呼吸方法、口型、演奏姿势等因素决定。音色是演奏者最直接传达给听众的形象,基于音色的重要性。本文通过自身教学实践对长笛学习者如何控制音色提出合理建议,并指出教学过程中常见的错误方法及解决办法,旨在为长笛学习者提供有效处理音色的办法,避免在学习中走弯路。
【关键词】音色;教学;循序渐进
【中图分类号】J621 【文献标识码】A
一、影响音色的因素
(一)演奏姿势
演奏姿势直接影响到音色的好坏。首先,站立时身体的重心一定要均衡地放在身体两侧,双腿自然分开与肩同宽,左腿稍向前,保证持笛演奏时身体正对前方,掌握好身体重心后才能更好地控制气息,身体重心偏离会导致气息不稳,进而影响音色。掌握好站姿之后;其次则是持笛方式,肩膀手臂放松,左手食指窝、右手大拇指以及下唇三点控笛,保证切换指法时也能保持稳定,双臂在笛身端平的基础上自然放松,忌手臂过于上扬或下垂,长时间保持错误演奏姿势会导致肌肉过度紧绷、手指僵硬、气息不稳等,这些都是影响音色的因素。
(二)口型
口型是影响音色最直接的因素。首先,吹奏时嘴巴呈自然放松状态,口腔打开,嘴唇盖住笛口三分之一,留出一个小圆孔,能吹出集中的气柱即可,吹口太小,嘴唇过于紧绷会导致吹奏的声音不够圆润过于干涩,没有穿透力,吹口太大,没有形成集中的气柱会导致声音太散。初学者可以通过吹圆珠笔笔盖来寻找感觉,养成正确的口型。在有了正确的口型之后,需要注意在吹奏时学会控制吹口的方向。长笛的各个音区对于出口方向的要求也不同,演奏高音区时,嘴唇易过于紧绷,演奏的音符越高,口腔越要打开,将吹口调整稍向外,演奏的高音才能明亮且具有穿透力;演奏低音区时,易口风太散,此时应下巴稍向里收,吹口稍向内调整,气流稍缓慢且集中,演奏的低音才能浑厚饱满。在乐曲演奏中遇到音区跨度很大的音符,想要保持音色统一,就应学会通过控制下巴来调整吹口方向。
(三)呼吸方法
气息是支撑音色的最主要的因素。正确的呼吸方法,是所有的管乐学习者都应学习和掌握的首要部分。胸腹式呼吸被多数管乐学习者认为是学习管乐最为正确的呼吸方法。在吸气时收紧横膈膜,从而气息下沉,通过腰腹部的肌肉的支撑,缓缓将气呼出,注意除腰腹部外,身体其他部分保持放松状态,呼吸短促、身体不适等都是由错误的姿势导致的。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后,可以通过平时的练习来提高腰腹部肌肉的控制力,进而提升气息量。学会控制气息,才能根据演奏需要为良好的音色提供气息支撑。
二、如何通过教学解决音色问题
长音练习是指导学生改善音色的要诀。通过长音练习音色时,最考验的是学习者是否有耐心,是否在练习时注意用耳朵聆听,如果不能在练习时集中精神,只会事倍功半。教师需要指导学生拥有判断音色好坏的能力,提高学习者的音乐素养,当耳朵对声音变得敏感时,才能在练习中意识到自身不足之处,并通过调整演奏姿势、口型及气息加以改善,在不断的练习中向更好的音色贴近,吹出富有共鸣、色彩及深度的音色,且各音区音色的一致性和稳定性是长音练习最大的目标。
首先通过长音练习找到柔和优美的音色后,其次我们需要将练习好的音色维持在乐曲的演奏中,连音练习旨在锻炼学生在各种音符的连接中通过自身控制保持好的音色。起初我们可以进行简单的二度音程或半音连接练习,注意指法的切换与气息相配合,音与音之间衔接连贯,有流动感,前后音色圆润统一,要有桥梁的感觉。
吐音练习是成为好的长笛演奏者所必须的,长笛练习技巧很多,常见的有快速的不间断的“单吐”“双吐”“三吐”等技巧,如何在演奏吐音时保持好的音色,也是需要学生花时间练习的重要部分。练习吐音练习时需要保持正确稳定的口型,肌肉应保持自然放松,控制自己的气息和力度,既不能太重又不能模糊不清,保证指法与舌头的默契配合,在维持音色的同时保证每个音富有弹性。低音区的吐音容易迟钝、发虚;高音区的吐音容易生硬过于紧绷,学习者需花较多时间练习,以练成干净清晰的吐音。
三、结语
对于长笛演奏者来说,音色的优美与否直接决定了整体演奏水平,音色在长笛演奏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影响音色的每一个因素都是相互联系的,练习时需要考虑到各个方面因素,科学合理地进行练习,提高效率,才能在最短时间取得音色学习的进步。
参考文献
[1]钱岂.长笛技巧强化训练[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