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学生舞蹈艺术表现力的培养
2018-05-14王君莉
【摘要】舞蹈表現力是舞蹈艺术的体现,作为一种独立的表演艺术,无论是人物的塑造还是情感的表达,都需要高水平的艺术表现。身体的表现,也是舞蹈学生发展艺术的表现。人体的每一个部位都是一种工具,所以舞蹈表演中的每一个动作都有自己不同的特点和功能,与对方协调形成完整的统一表达,从而培养学生的舞蹈表演能力。本文首先阐述了学生舞蹈表现力的重要性,然后重点分析探讨了学生舞蹈艺术表现力的培养方法。
【关键词】学生舞蹈;艺术表现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J618 【文献标识码】A
目前,舞蹈教学中存在着诸多不足,严重影响了学生对舞蹈的展现能力。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舞蹈表演教学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将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学生艺术表现能力等方面,从根本上促进学生舞蹈艺术表现。
一、学生舞蹈表现力的重要性
舞蹈是一种形体和身体运动的艺术,舞蹈还有着特殊的表现形式。就语言集合而言,它可分为外部体运动和内在情态两部分。外在运动是指舞蹈动作的视觉外化、动态性、动态性等;内在形态是指表演者的内在情感、情感、意识等心理因素。两者相互依存,同时又相互制约,所以两者都是不可或缺的。首先,一支好的舞蹈,除了要有一个好的编舞,还必须用规范的动作表现舞蹈的风格和节奏,同时能够体验学生的舞蹈和舞蹈的内在感受。舞蹈的美感以激情的方式充分表现出来,观众可以通过舞蹈中情感的感染,获得一种对美的享受和满足。舞蹈动作是舞蹈表演过程中的主要表现点,观众透过舞蹈动作得到相应的感想,舞蹈家既要注意身体语言和动作的表达,又要注意舞蹈动作是否能够准确地传达信息,表达情感,从而提高舞蹈的整体水平。此外,舞蹈的表现力和敏感度主要来源于学生外在动作和内在情态的培养。因此,要培养学生的舞蹈敏感性和表现力,就必须注意其外在形式和内在情态的双重培养。
二、学生舞蹈艺术表现力的培养方法
(一)注重培养音乐节奏感
音乐和舞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音乐情感对于舞蹈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没有音乐的舞蹈是不完美的,音乐可以调动演员的情感和想象力等。在舞蹈表演中,如果缺乏了音乐对舞者动作的衬托,就会使整个表演变成一个简单的肢体动作,没有太多舞台的感染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积极培养学生对音乐节奏的掌控能力。舞蹈家在舞台上的表演,与其对舞蹈音乐的理解和掌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通过音乐的感受,准确塑造舞蹈的形象。只有当舞者拥有良好的自我形象和自我感觉时,才能产生并形成一种良好的舞蹈感觉,从而产生良好的观众感觉。事实上,舞蹈节奏越好,其舞蹈动作和表演就越好,在表演过程中有一定的吸引力。因此,要更加注重对音乐的分析能力,从而提高舞蹈艺术的表现力。此外,舞蹈表演也要结合相应的音乐、艺术和文化。因为缺乏丰富的知识积累,就无法真正理解舞蹈作品中所包含的深厚内涵,如果缺乏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就不能很好地掌握节奏,舞蹈的节拍也会错乱。可见,在舞蹈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丰富学生的学识和见识,为舞蹈艺术表现力的培养奠定扎实的基础。
(二)侧重培养观察与实践能力
艺术来自生活,但高于生活。舞蹈作品和舞蹈意象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应引导学生深入日常生活,从生活中寻找素材,运用这些素材进行舞蹈创作和表演,从而创造出具有感染力的舞蹈作品。在舞蹈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对一个舞者来说,多练习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必须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舞蹈演员在不断练习的过程中进行自我纠正和完善。在演员娴熟动作的基础上,融入舞蹈的表现力,展现他们的真情。舞蹈演员应该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到相应的角色当中,才能更加深刻地表现角色。在实践过程中,演员也需要积累一定的舞台经验,以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
(三)适当开发学生的舞蹈想象力
在舞蹈训练中,不仅要重视学生对基本技能的掌握,还要充分引导学生能够透过舞蹈表达情感,展现能力,不断丰富他们的想象能力,使舞蹈表演中融入情感因素。表演者透过舞蹈动作传达内心的感受,并融入舞蹈表演中,以提高舞蹈的表现力。在培养学生舞蹈艺术表现力的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个性特点,让学生在舞蹈表演中充分加入自己的个性,以丰富舞蹈表演形式,提高舞蹈表现能力。
综上所述,学生舞蹈的敏感性和表现力在于教师对学生的内外模态动作的综合培养。舞蹈表演中有许多关键的因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培养学生的舞蹈艺术表现力就应当不断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提高舞蹈能力,以更好地展现自己的魅力。
参考文献
[1]符姗姗.论学生舞蹈艺术表现力的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2007(12):136-137.
[2]王丽娟.浅谈舞蹈艺术表现力的培养[J].文艺生活·中旬刊,2017(07).
作者简介:王君莉(1996—),女,本科,山东潍坊人,研究方向:芭蕾舞或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