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作曲技术理论课程教学方式改革刍议

2018-05-14耿仁甫

北方音乐 2018年11期
关键词:音乐学教师教育教学方式

【摘要】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主要是为了培养中小学音乐师资,在本科教育阶段课程体系中,作曲技术理论课程占据较为重要的地位。本文详细分析了现阶段作曲技术理论课程教学现状,指出存在的问题,根据课程教学规律,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就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考核方式改革等方面做了积极有益地探索。

【关键词】音乐学(教师教育);作曲技术理论;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培养目标是为中小学及其他学校培养合格的音乐师资。“这一培养目标与其他阶段、类型的音乐教育的区别,主要在于它的师范性、专业性和基础性。”从知识结构上来看需要系统掌握从事学校音乐教育所必备的音乐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熟悉本学科、本专业的发展态势;了解相近学科和交叉学科的相关知识。我校历年培养方案还特别强调达到会唱、会奏、会舞、会写、会教等“五会”的音乐实践能力,要求毕业生具有较强的艺术表现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

为了适应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相关专业院校大概设置了音乐审美类、音乐表现类、 音乐创造类、音乐与相关文化类、音乐教育类等课程。其中音乐创造类课程即作曲技术理论课程,主要包括必修课(和声、复调、配器法、曲式学)与选修课程(歌曲作法、计算机音乐等)两方面内容。

一、高校普遍教学现状

传统的作曲技术理论课程指的是和声、复调、作品分析和配器“四大件”。此类课程知识体系严谨,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也是从事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教师必备技能。综合性高校传统的作曲技术理论课程教学模式多年来一直借鉴了音乐学院的作曲专业教学模式,采取分科教学方式,一般由不同的专业老师完成授课,这种模式对音乐学院来说比较适合,每门课程都能教的“透、深”,但音乐学院课程设置上还有一门非常重要的“作曲”主课可以把各门学科的内容融会贯通并付诸于实践。相比之下,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由于课程设置及缺乏对课程内在关系的梳理等原因,实际教学效果令人担忧。

国内教育部门及学界显然也意识到问题的重要性,从2006年起,教育部开始进行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的教学改革,颁布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必修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指出:“为适应培养高素质音乐教育工作者的需要,顺应作曲技术理论20世纪下半叶以来学科综合与交融的发展趋势,体现西方传统作曲技术理论在我国民族文化环境中的新创造,而将原作曲技术理论课程中基础和声学、复调音乐、曲式与作品分析及部分配器法常识中的基本教学内容,加以有机整合和拓展而建设的一门综合性的作曲理论课程《多声部音乐分析与写作》。”并从2007年起在全国部分高等师范院校试点,我校也是首批试点学校之一。这一教学改革意愿是好的,可是也面临着很多困难,特别是一直没有一套合适的教材来统领课程教学,实际教学操作中难度很大,很多院校还是沿用了分科教学的方式。2011年5月,笔者参加了在西南大学召开的由教育部主办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教材教学研讨会”,会上王安国先生明确提出:“各高校不要纠结于分或合的问题,应当把关注的重点集中在作曲技术理论课程融合上来,根据各校实际的课程、师资等情况,探索一条为培养中小学音乐教师而行之有效的课程教学体系。”2012年,教育部又颁布了音乐学专业课程设置指南,其中将作曲技术理论课程又恢复为四门独立的课程。课程的分分合合对高校教师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困扰,但当前对于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的作曲技术理论课程教学,各大高校的音乐教育工作者都自觉自发地做出了较多积极有意义的探索。从事作曲技术理论课程教学十余年来,我一直在教学中积极思考、也探索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改革方式。

二、课程设置及课程内容调整

当前作曲技术理论系列课程在各高校传统的课程设置上,一般都是依次开设《和声学》《曲式作品分析》《复调音乐》《配器》作为基础专业必修课程,整个作曲技术理论课程门类及课时数在音乐专业课教学中占据了较大比重。相对来说,此类课程开设后,分科教学,内容相对独立。除了上述四大件以外,建议开足、开满作曲技术理论选修系列课程,如《歌曲写作》《计算机音乐》《小乐队编配》《键盘和声》(或即兴伴奏)等课程,有意识形成课程模块。这些课程群的建立才能从根本上体现出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意识。当然,这需要顶层设计,需根据各校实际情况对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教学培养方案做科学的规划。可喜是当前的很多高校都根据本地区及学校定位,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制定了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

课程设立后,很多时候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学生对在此类课程在学习中,学到什么程度、要掌握哪些技能、达到什么知识水平;老师教到什么程度,却并没有一个共识。从培养目标来看,作为培养中小学音乐师资的高校,首先从内容上来说不宜教的過于深入,其次要丰富课堂教学方式。比如说《和声学》课程的学习,传统和声教材及教学中一直采用四部和声的写作方式来作为载体,不可否认,通过四部和声写作学习和声学是最系统、最直观的了解多声部音乐和弦结构及和声进行及音乐逻辑的方式,实际上毕业生到工作岗位上并不需要写作四部和声,中小学音乐教师涉及到和声学运用最多的是为歌曲配和声、键盘弹奏,为中小学生歌唱伴奏;在简单的合唱编写及乐队编配中也需要大量使用和声知识,大学期间大部分学生也没有能力在短时间内去把四部和声的知识移植到实际应用中。这一客观存在的矛盾要求在和声学课程教学中,应简化四部和声写作,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一)提炼典型的古典钢琴曲和弦

这样既从和声角度分析了类型多样的实际音乐作品,又能通过分析作品了解和弦使用的规律,理解音乐织体与和声的关系,还可以把提炼的和弦在钢琴上做键盘练习,一举多得。

(二)建立规范的和声音响听觉思维

学生刚接触和声学这门学科时,大多对和弦使用的类型及位置没有明确概念,学习效果不佳。教师应坚持从音响入手。学生简单的四部和声习作可以由同学参与四声部哼唱,或者在钢琴上弹奏,仔细聆听、反复比较。在此基础上由教师正确引导,逐步建立规范的音响听觉,良好的音响听觉一旦建立,不合适甚至错误的和声运用方式就会被自然舍弃。

三、实用性写作贯穿教学

作曲技术理论课程在整个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的学习过程中被公认为是最难学的系列课程,这些课程几乎毫无列外的需要写作(和声、音乐分析文本、复调、歌曲、配器等)与练习(键盘、电脑音乐等),一般来说这方面是音乐专业学生的弱项。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要求教师在培养学生理解分析音乐能力过程中还需要提升学生的创作能力,可见创作实践必不可少。从作品分析为入手,以和声写作为基础,以复调写作为支撑,以钢琴伴奏、合唱改编、乐队配器、电脑音乐为载体,贯穿实用性、应用性写作。写作的共性与个性等问题需要大量的练习、改题、解题,课堂授课方式上以大课与小组课、小课结合。

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学习作曲技术理论课程不是为了成为作曲家,而是结合今后实际工作需要,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写作练习。例如可以从中小学音乐教材中找一首教唱歌曲,在分析歌曲旋律的调性、结构、音乐情绪的前提下,采用三行谱的方式,练习为歌曲配和声,以键盘体写作(只写柱式和弦),在钢琴上弹奏,确认和声配置合理后,再把键盘体和声音型化。在此基础上还可以根据所学习的和声及复调手法改编成简单的二声部合唱,再结合配器课程相关知识做小型乐队改编,有条件更进一步在电脑音乐课程中实践。此类练习可以最大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了创作的成就感,把枯燥的理论知识转变为实际的乐谱与音响,通过一曲多练(多种写作方式练习),坚持实用性写作,为今后走上教师岗位提供坚实的作曲技术理论知识贮备。笔者在教学过程中近年坚持采用此种模式教学,在教师与学生都付诸大量精力前提下,也达到了令人满意的学习效果。

四、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高校中从事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作曲技术理论课程教学的教师大都是从音乐学院或艺术学院毕业的硕士、博士生。研究生阶段的培养模式强调主专业,而实际本科课程教学讲究融会贯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教师需要一段时间去学习并适应学科教学特点,转变教学观念。根据各高校的实际情况,即使有较多的作曲技术理论方面的专业教师也不建议采用各带一门课的模式,不同的老师分别讲授,客观上很难做到知识的真正贯穿融合,可以一个班或者一个年级由某一位独立教师完成。

作曲技术理论课程教学对教师业务及教学水平提出了较高要求,学科知识的交叉、衔接、拓展都需要教师来把握。需从源头上厘清课程逻辑关系,教师可以积极参与到教学大纲的制定工作中去,了解课程地位及在整个培养方案中的作用及课程与毕业对应能力要求。做到培养目标清晰、课程责任明确。另因为必要的实践写作改题需要大量的精力时间,由此需加强责任感。实际教学过程中在充分发挥个人教学和学术专长的基础上,汲取其他专业教师的教学经验和优势,以保障在教学实践中教学质量的提升。

五、改革考核方式

考试作为检验教学效果及学习成果的重要手段,在现阶段的教育模式下是常态,考试可体现教学效果,调节教学方式,促进教学改革,总之是服务于教学,但考试方式及评价体系应该根据专业特点做进一步的优化。在保持科学、客观、公正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对课程教学产生正面的导向作用。

当前作曲技术理论课程考试采用的闭卷考试方式弊端较为明显,课程学习特点是以音乐的创作为主(注:曲式分析课程稍特别,分析文本写作是可以采用闭卷考试),是在掌握多声部音乐基本规律的前提下自我审美的体现,有些课程我们还要求学生提交打谱软件制作的乐谱,由于考试有时间限制,无法检测出真正知识掌握情况。这几年我校在教学大纲编写过程中,做了积极调整,规定作曲技术理论系列课程的学生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部分组成,其中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期末成绩占总成绩的70%(个别课程各50%)。平时成绩由平时作业和课堂表现综合评定,期末不采用闭卷试卷考核方式,由教师根据课程性质布置分析写作题,重在考核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综合理解能力和实际分析运用能力。教师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予以成绩评定。

考核形式的变化必然引导学生主动、创造性地学习。我曾在和声课考核上布置编写合唱加钢琴伴奏的写作。小型乐队编配课程考核上让学生自行组建乐队,以小组形式提交作品并展演。复调课程考核布置民歌主题二声部写作并举办小型音乐会。在学期伊始就安排考核内容及形式,学生提交作品后还反复修改,力争达到能达到舞台演出的艺术标准。主动与合唱指挥、乐队合奏指挥等教师积极沟通,把相关课程组合在一起考核,形成合力,“重能力,重创造,重实践”的考试模式,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创新及实践能力。

六、结语

人类的音乐活动其实就是创造并感受美的過程,作曲技术理论课程教学不仅是写作技术的实践,要更多地体现出音乐文化并同其它类型的音乐课程学习形成良好的互动。在音乐学(教师教育)课程教学中夯实“基础性”、突出“师范性”、发展“专业性”是培养学生学会终身学习的有效手段。

注释:

①王耀华《关于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与课程结构体系的思考》——《中国音乐教育》2003年第2期.

②教育部文件《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必修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教艺体厅[2006]12号)2006年11月.

参考文献

[1]辛笛.高师作曲基础理论“七合一”改革的可行性探讨[J].人民音乐,2009.

[2]田刚.艺术课程标准》理念下的高师课程改革设想———音教专业作曲及作曲技术理论课程“五合一”架构[J].贵州大学·艺术版,2005.

[3]王安国.王安国教复调[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2.

[4]王震亚.关于作曲专业教学的一些设想[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0.

作者简介:耿仁甫(1979—),男,安徽宣城人,常熟理工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音乐学,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

猜你喜欢

音乐学教师教育教学方式
摇船歌
转型背景下地方高师院校音乐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究
Ethnomusicology一词中文译名的博弈
“真”学习:基于“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改进
民族音乐学视野中的流行音乐研究
浅谈新型信息化教学方式的困境及解决策略
我国教师教育实践研究综述
中国—东盟背景下广西地区大学英语教师教育与发展的问题和对策
非洲教师教育的现状与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