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唐前期敦煌莫高窟药师经变图浅究药师经变乐队编制

2018-05-14常锦阁

北方音乐 2018年11期

【摘要】经变画是敦煌壁画中最常见的素材,唐朝时期被大量绘入,其中以药师经变最多。本文欲从药师经变中的乐队编制角度,对唐代前期的药师经变图进行探究,试图了解其中的编制规律。

【关键词】敦煌壁画药师经变图;乐队编制;初唐第220窖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一、研究方法

沙武田先生在章中所谈到的研究方法我非常赞同。他认为敦煌壁画研究不仅要对图像内容进行释读与定名,更要立意于图像的时代背景,着重于对图像的历史解读。

二、唐代前期敦煌壁画药师经变图的概况

本文所认为的唐代前期是指初唐时期(公元618年—公元705年)和盛唐时期(公元705年—公元781年)。根据施萍婷前辈[3]与蒋咏荷前辈的研究以及网页数字敦煌,笔者整理出唐朝前期敦煌壁画中包含乐舞音乐图像的药师经变乐舞图共4幅,分别是初唐时期的第220窖北壁“东方药师经变”乐舞图和第331窖北壁“东方药师经变”、盛唐时期的第166窖南壁“东方药师经变”乐舞图、第148窖东壁北门“东方药师经变”。

三、唐代前期各铺药师经变图的乐队编制及比较

第220窖“东方药师经变”乐舞图是初唐时期敦煌药师经变壁画乐队中出现乐器种类和人数最多的一幅。乐伎东西各两列相对坐于两侧地毯上,左边15人,右边13人。根据观察得绘有乐器26件,弹弦乐器3件,吹奏乐器10件,打击乐器13件。计有,毛员鼓、答腊鼓、拍板等。除此,还有两名歌者。画中乐器均为高音乐器,打击乐都为无音高乐器。其组合形式以吹奏乐器和打击乐器为主。由此可以推断出,壁画中的乐队应是以单旋律演奏为主,并配以打击乐器进行不同节奏的伴奏,以丰富音响效果。

第331窖“东方药师经变”图中有乐伎10人,分两排对坐。所持乐器共10件,弹弦乐器3件,吹奏乐器5件,打击乐器2件。计有,琵琶,竖箜篌、齐鼓等。该乐队以吹奏乐为主,用了四种高音乐器,这可能是为突出高音声部或增强高音音量。乐伎面对舞者对排而坐,专注于自己的乐器演奏,此点与上文220窖中乐伎的状态相似。联系唐朝时期的音乐繁荣盛况,笔者猜想在表演过程中乐队应该不需要指挥来引导情感。

第166窖“东方药师经变”图中乐伎共4人,呈“八”字形,所持乐器共4件,弹弦乐器1件,打击乐器1件,吹奏乐器2件。计有,横笛、笙、拍板、琵琶。此图中横笛和笙位于乐队的前侧,笔者猜想横笛与笙演奏了此次表演的主旋律,拍板作为伴奏,琵琶作为呼应。常理,乐队前侧一般地位重要,这样排列可能是为了突出吹奏乐器的音色。

第148窖“东方药师经变”图为敦煌壁画经变乐队之最,是唐代最为完整的大型宫廷乐队的真实写照。图中伎乐队乐伎34人,包含乐器35件,其中弹拨乐器7件,吹奏乐器12件,打击乐器16件。乐器种类有横笛、筚篥、琵琶等,在唐朝前期仅有的4幅药师经变图中,不论乐队的规模、排列方式如何,经变图中都含有打击、吹奏和弹弦乐器。其中,琵琶、横笛和笙在每幅药师经变画中都有出现,这从某方面可以说明三者在经变画中的重要性。事实上,在唐朝的记录中也不难发现它们的身影。例如隋唐时有“琵琶定调,横笛定音”的说法。诗人王翰在《凉州词》中的“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旧唐书·音乐志》卷二九云:“散乐,用横笛一,拍板一,腰鼓三”等

李宝杰先生在其文献中认为第220窖图中乐队的队形排列灵活多变,是精心编排过的,说明了队形排列与音响协调的直接关系。我十分赞同此观点。这四幅经变画排列各有不同,乐队侧重点也不同,其中必然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的。在乐队规模方面,李宝杰老师在其文献中将敦煌经变壁画中的乐队规模分为中小型和大型两类。根据他的文献分类标准可得,初唐的第220窖经变图和盛唐第148窖经变图都属于大型乐队,初唐第332窖药师经变图和盛唐第166窖的经变图都属于中小型乐队。

四、结语

敦煌经变画在唐时期入画最多,发展最繁盛,在某方面可以说是唐代的一个片面缩影。本文主要以唐代前期敦煌莫高窟东方药师经变画中的乐队编制为研究对象,根据对图像的观察,系统梳理、归纳、分析前人研究成果之后,对少部分敦煌经变壁画中的乐队编制进行了研究,用以揭示唐代前期莫高窟药师经变画的乐队编制。纵观全文,本文所得結论有以下几点:药师经变的乐队中都包含弹拨、吹奏和打击乐器,药师经变图中多以当时的流行乐器为主要演奏乐器,药师经变中的乐队排列都有一定的依据,药师经变的乐队更注重打击乐和吹奏乐。

作者简介:常锦阁(1997—),女,汉族,2016级艺术学院学生,音乐学, 研究方向:音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