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现代学徒制的探讨
2018-05-14陈冬梅
陈冬梅
[摘 要] 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是培养服装设计能力、服装结构工艺、服装经营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学科,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对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学生的素质要求不断的提升。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可以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快速地适应岗位需求,主要探讨现代学徒制在中职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中的应用。
[关 键 词] 中职;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现代学徒制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02-0197-01
一、现代学徒制对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积极作用
现代学徒制是指学校和企业进行合作,由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共同进行人才的培养。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对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带来的积极作用主要有:首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现代学徒制,学校和企业共同进行人才培养,服装企业参与到教学中,对教学内容的设计,提升了教学的实用性。通过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都得到极大的提升,學生有着更好的岗位适应力。其次,完善了企业的用工制度。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和企业签订协议,学生学习的过程,参与到企业生产,也是学生就业的过程,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企业的招工困难,同时学生也获得了工作实践,掌握工作技能,企业培养学生的过程,也是培养服装人才的过程。最后,创新教学模式。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学生拥有双重身份,既是学生又是员工,同时采取“双证书”的形式,学历证书和资格证书,实现了教学和实践的统一和教学模式的重大创新。
二、中职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现代学徒制的实践
(一)明确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目标
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为服装行业提供高素质的服装设计和管理人才,满足服装生产、包装、销售的需求。学校和企业共同培养服装人才,企业可以根据市场和岗位的需求,有意识地进行人才的培养,一边教学一边生产,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统一。
(二)转变观念,做好定位
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需要转变观念,做好师徒的定位。首先,师傅和徒弟的角色定位。学生在企业进行现场的工作实践,学生成为徒弟,企业工作人员成为师傅,师傅带领徒弟,一边进行生产,一边进行教学,主要侧重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其次,现代学徒制必然会带来教与学的方法改变。教与学活动的进行,必须围绕企业生产流程进行,教学设计既要体现服装生产对人才的素质要求,也要体现市场对人才的素质要求。最后,学生观念的转变。现代学徒制,学生成为学徒,参与企业生产实践,在实践中去学习和提升专业技能。
(三)创设开放的教学环境,为学生搭建学习和生产平台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在生产车间进行生产的实践,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的过程。在此期间,为学生创设开放的教学环境,搭建学生学习和生产的平台。例如,按照服装设计和制作的流程进行学生轮岗学习的安排,从原料采购、服装款式设计、服装生产加工、服装销售等环节,划分为各个小组,让学生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岗位轮岗,轮岗工作的过程也就是学生学习的过程,这样学生可以了解服装生产、加工、销售的全过程,掌握服装行业的全部技能。学徒制教学,学生参与现场实践,在实践中学习,相较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更为生动,学生参与生产,直接成为学生的工作经验,有利于学生专业技能的提升。
(四)完善现代学徒制的考评制度
考评制度是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对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进行客观的点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作为学徒,进行小班化教学,不同专业方向的学生被划分在不同的班组,学生在企业班组里从事生产和学习,难以统一考评难度,因此,需要完善学生的考评制度。在制定考评制度的时候,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实现企业和学生的双向选择,让学生认识到自己从事的岗位要求以及自己的学习目标。(2)制订统一的人才培养方案,针对同一专业的学生采用相同的人才培养方案。(3)企业选择业务熟练人员作为师傅,进行生产实践教学。企业和学校需要对师傅进行考核,包括师傅的专业技能、个人品行等,选择品行优良、技能强的员工作为师傅,进行现场教学。(4)教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以及安排学生实践课程,跟踪学生在企业的学习情况,师傅传授学生实践技能。(5)做好考评工作,定期对学生进行技能的测试,学校和企业共同对学生的成绩进行测评。
综上所述,中职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采用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满足服装市场对人才的素质需求。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和企业需要明确人才培养目标,转变观念,做好角色定位,创设开放的教学环境,完善现代学徒制的考评制度。
参考文献:
[1]周玉蓉.中等职业学校现代学徒制的实践探索:以服装设计与制作专业为例[J].江苏教育研究,2016(15):15-17.
[2]张伟杰.基于现代学徒制的服装设计课程研究与实践[J]. 现代职业教育,201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