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课程与教学的育人价值优化研究
2018-05-14程鸿
程鸿
【摘要】音乐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对教学内容比较看重,对音乐课程与教学所蕴含的育人价值重视不足。本文从现阶段实际情况入手,探讨音乐课程与教学的育人价值进行优化融合的策略和方法。
【关键词】音乐课程;育人价值;优化研究
【中图分类号】G432 【文献标识码】A
一、现阶段音乐课程教学体现育人价值现状
许多音乐老师在音乐课程的教学中,很容易将音乐课程教材内容作为教学的最终目标,教学本身作为教学工作的目的,教学始终围绕着教材内容,忽视了内容只是育人的工具,音乐教学最终目的是为了育人这一理念。不局限于教材内容,并不意味着轻视或者否定课程内容,只是音乐教师需要对音乐课程的价值要有充分的认识,只是对教材内容进行讲授并没有完全将音乐课程的价值展现出来,没有展现出音乐课程自身所蕴含的育人价值。
学生同样存在着与教师相同的问题,不仅仅是教师,学生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很多中小学学生现阶段对音乐课程的定位和认识比较模糊和茫然,很多学生认为音乐课程是一门可有可无的课程,是一门副科,主要作用就是唱唱歌听听音乐,音乐课程的学习主要是学业和学校的要求,学好学坏关系不大,对学习的内容基本上不去理会,对于音乐能够带来什么没有意识去思考,上课期间主要是以听老师的讲解和练习为主,部分学生还有开小差做其他作业的情况。与此同时,在升学压力下,学校对学生学习成绩非常看重,而音乐课程对学生升学成绩的影响并不是很大,这样就造成很多学校不重视音乐课程,音乐课程沦为语数外等主要学科以外的不重要的辅助性质的学科,在学校基础教育中音乐课程一直处于比较低的地位。
二、音乐课程与教学的育人价值优化措施
(一)教学素材的选择
在民族经典中提升文化自信。在学校音乐课堂上增加民族音乐的学习内容,可以有效地弘扬民族文化,提升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在历史的长河中,非常多的优秀文学和音乐作品传承了下来。春秋时期的诗三百和楚辞、铿锵有力的汉赋、丰富表现形式的唐诗、朗朗上口的宋词、优美隽永的元曲以及起伏跌宕的明清小说,这些文艺作品共同形成了不朽的文艺星河。辉煌的文化成就和强大的文艺创造力,给与了我们文化自信的强大力量。对古典音乐的学习,既可以让学生掌握传统的优秀文化,有可以不断提升学生的品格修养和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非常多的民族音乐作品,如《木兰诗》《将进酒》具有非常高的爱国主义价值,为我们对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提供了很好的载体资源。音乐课堂上利用这些富有感染力的优秀的传统民族音乐作品对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可以对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塑造提供很好的机会。学生经过学习和理解民族优秀音乐,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提升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二)教育方式的实施
情感体验与审美情趣的同步。音乐是用声音作为表达方式的一种艺术,在时间的流淌中、在声音的变化中存在着音乐形象,欣赏者要不断地对审美感受进行调动,不断地通过想象力和联想力唤起内心中的情感意象。在音乐课程上,我们不能对音乐意象进行刻意的强调,而是要依据学生的欣赏水平和程度进行讲解和引导,引导学生去聆听去感悟,让学对音乐有自己的理解和感受,逐步提升学生的欣赏水平和音乐审美能力,增强音乐情感体验。
(三)教育过程的推进:从“以乐育人”到“以文化人”
通过音乐可以观察世界,可以表达人与人和人与自然的关系,可以抒发个人的情感,对学生进行音乐教育,并不是仅仅让学生积累音乐知识和训练音乐技能,而是通过音乐课程的学习开启学生的想象力、激活学生创造力、培养学生的抽象联想能力,从而构建学生的音乐个性和风格,音乐的移风教化能力本身就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教育模式。“移风易俗,莫善于乐。”自古以来,历朝历代对音乐的育人教化功能就非常重视,设置有掌管音乐的机构和官员,对内进行音乐的传承和演奏,对民众进行育人教化。可以说,音乐正是在满足人们愉悦心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实现了育德目标。思想政治教育在教学方法和育人模式上可以借鉴音乐艺术教育,很多学校对这个方面进行了创新性的实践,对音乐艺术教育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观点更加明确,在教学方法上也有很多的创新实践,总结出了很多的融合方法和途径。例如,在对肖邦的音乐作品学习讲解时,要注意强调作曲者的爱国主义情怀,讲解肖邦钢琴作品中的爱国主义思想。对贝多芬的音乐作品讲解时,要讲解作曲者当时的处境和心境,对贝多芬在失聪和患病后绝望和沮丧要介绍,强调贝多芬之后作品创作时所付出的惊人毅力和不懈努力,让学生感受到一种积极向上、勇于战胜困难的生命意志。
參考文献
[1]端木萍萍.以美施教 以乐育人——浅谈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音乐教学[J].当代音乐,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