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进校园,推动广西文化传承
2018-05-14李覃皓月
李覃皓月
【摘要】戏曲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但是,随着网络媒体及影视的冲击、文化多样化消费及快节奏生活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当前,戏曲这一艺术形式在我国面临人才断档、观众萎缩的困境。针对这一情况,要想实现戏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就需要借助“戏曲进校园”活动,培养大、中、小学生学习与欣赏戏曲的兴趣,有针对性地组织多样化的戏曲欣赏与表演活动,从而推动戏曲文化的高质量传承。本文借助戏曲进校园活动推动广西文化传承的策略进行了细致的探究。
【关键词】戏曲 进校园;桂剧;彩调;文场;传承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广西是我国著名的戏曲之乡,不管是文场、桂剧,还是零零落、渔鼓、彩调,都是传承广西传统文化的核心载体。戏曲作品中涵盖有表演、杂技、武术、美术、文学、舞蹈等艺术形式,是素质教育背景下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素养的最佳素材。但是,由于受到各种快餐艺术形式迅猛发展的冲击,当前各地戏曲文化普遍存在消亡的局面。而戏曲进校园活动给地方戏曲的传承提供了新契机。那么,如何在戏曲进校园活动中传承广西文化,是教师应该透彻研究的重点问题。
一、编写教材,计入课时
新课改把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目标与内容,我国很多地区的中小学音乐教材中虽然内容十分丰富,但受到篇幅的限制,选入的戏曲内容占比重非常少,不能详细地对我国地方戏曲文化进行阐述。因此,广西的中小学教师应深度解读戏曲进校园工作精神,明确工作目标,并结合地区戏曲文化特色及学生特点,有针对性地挖掘地区传统戏曲文化,将彩调《阿三戏公爷》《王三打鸟》《刘三姐》,文场《陈姑追舟》《双下山》,桂剧《新拾玉镯》《人面桃花》《扈家庄》等传统优秀戏曲作品的精彩片段,编入到音乐教材中,还可把现代广西戏曲中的优秀唱段纳入教材中。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编写教材的时候,應结合学生的学段与年龄特点设计教学内容,配套相应的音像资料,给教师提供参考,以推动教师设计出高质量的教学方案,从而为戏曲进校园活动成效的提升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各个中小学应将戏曲作为特色艺术课程,结合戏曲进校园活动目标,合理安排课时数量,以确保编写的戏曲教材都能有较为充足的课时完成教学任务。
二、建设师资,发展专业
教师是戏曲进校园活动中的关键因素,他们自身是否掌握有大量的传统戏曲文化,对是否能通过教学活动实现文化传承产生巨大影响。因此,广西教育部门应明确师资力量对戏曲进校园活动开展效果之间的对应关系,从而主动为中小学音乐教师提供戏曲文化培养机会,使得他们能掌握大量的文场、桂剧、零零落、渔鼓、彩调等广西经典剧目相关知识,从而在厚积薄发中引领学生高质量传承广西特色戏曲文化。具体来讲,中小学在开展音乐教师团队建设的过程中,应做好以下几点:①教育机构每年应有计划性地举办两期以上的戏曲艺术培训活动,组织广大音乐教师进行专业技能与知识培训,使得他们在培训中不断丰富自己的戏曲专业知识,并推动他们戏曲教学能力的增强。②邀请地区戏曲票友、戏曲传承人、老艺术家到学校担任兼职戏曲辅导教师,或者担任音乐教师。另一方面,各大高校师范院校的音乐专业应开设戏曲表演及理论课程,尽可能多地让未来的音乐教师掌握戏曲知识与技能。比如,桂林市为了提高戏曲传承人素质,创建了“小桂花”戏曲班,目的是推广彩调、文场与桂剧三个剧种,专门聘请了三个剧种的名家、骨干演员及传承人,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对中小学音乐教师进行培训,为广西文化传承质量的优化做好师资上的准备。
三、课内剖析,课外延伸
传承广西戏曲文化的活动是一项大工程,需要长期坚持不懈才能取得好的成绩。因此,在实际的戏曲进校园活动中,教师应结合教学需求,有计划性地组织多种多样的戏曲表演活动,吸引学生参与其中,使得学生在浓厚的戏曲文化氛围中更好地理解与掌握戏曲文化,推动他们戏曲学习兴趣的不断提高。另一方面,教师还应积极建设戏曲社团,使得热衷戏曲的学生能进一步学习戏曲文化,并获得他们在课内无法获得的技能。比如,桂林的中山中学创建的“中山剧社”就闻名远近,甚至在全国有巨大影响力的校园社团,主要致力于桂剧等的演出、交流及推广。“中山剧社”不仅给学生提供了展现戏曲才华的机会,而且也给广大音乐教师提供了切磋教学经验、交流戏曲教学心得的机会,在推动广西戏曲文化传承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总之,戏曲进校园活动是在大中小学校普及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与方式,也是提高学生文化传承意识与能力的主要措施。因此,各级教育部门及教师应明确戏曲进校园的活动目标,通过编写优质教材、建设师资及内外结合等方式,推动广西文化高效传承,最终为我国戏曲文化的快速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王会敏.传承戏曲文化 请接点“学生气儿”[J].河南教育(职成教),2018(01):26-27.
[2]余嘉昕.樊城区牛首一中:国粹芬芳,戏曲进校[J].初中生天地,2017(Z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