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桂剧在中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实践与研究
2018-05-14王常俏
王常俏
【摘要】桂剧作为广西的地方特色剧种之一,历史悠久,影响深远。但随着历史的发展,桂剧的生存与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为了更好地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桂剧进入中小学课堂必然成为一种文化传承的趋势。本文主要从桂剧的历史传承与发展、广西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形式、桂剧在音乐课堂中的实践与运用三个方面进行试论,将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关键词】桂剧;中小学音乐课堂;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一、桂劇的历史传承与发展
桂剧是广西非常著名的剧中,自明末清初开始在岭南地区广为流行。桂剧是在清代嘉庆年间,湖南祁剧传入桂林后经过一段时期的语言变化才渐演变为桂剧。扎根于民间的桂剧融合广西特有的风土民情和人文特点,逐步形成了细腻婉约、灵秀生动、刚柔并济、富有乡土气息的风格特色和贴近生活的质朴简约之美,其存在历史大概有二百年左右。2006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桂剧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广西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形式
新中国成立以来,广西中小学音乐教育取得了巨大的成绩,特别是在本土音乐教育方面,广西的标志性元素更多地融入了中小学的音乐课堂中。例如,广西的彩调、广西的花山岩画以及独弦琴等,音乐教育事业也迅速的得到了发展。在深化改革开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促进教育公平、实践教育持续健康的背景下,广西的音乐课程也在改革。现在广西的中小学音乐课程中,大多是以歌唱、鉴赏、舞蹈、演奏、创作、音乐与戏剧五个模块进行,但在音乐与戏剧中的学习,很多音乐老师对戏剧这一模块还是很模糊,甚至有些老师根本不清楚,能够用琴拉和唱的寥寥无几。如桂剧《泥马泪》《瑶妃传奇》等,年轻的音乐老师对戏剧完全不感兴趣,或者非常浅显的一笔带过,自己也没有一点兴趣,更不用说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了。现阶段中小学的音乐课堂教学中,大多是以歌唱类教学为主。因此,广西现阶段的音乐课堂中并没有结合本土化的音乐地域特点进行教学。
三、桂剧在音乐课堂中的实践与运用
桂剧作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应该在中小学音乐课堂中进行传承、发扬,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出,音乐教育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培养兴趣爱好为动力,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那么,在中小学音乐课程中应该将我国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和反应现代与当代中国社会生活的优秀作品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中国传统音乐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善于将本地区民族民间音乐资源运用到中小学音乐教学中,使学生能够从小进行民族音乐的熏陶。广西的民族文化应该被继续传承,并将“文化传承”作为课程标准的重要价值来认识,提出音乐是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和智慧的结晶。学生通过学习中国民族音乐,会更加明白和了解祖国的音乐文化,传播我国的民族优秀文化,有助于培养中小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在国家提倡“京剧”进入中小学音乐课堂的大形势下,开发、挖掘、利用我们广西的本土化民族音乐桂剧引入中小学音乐课堂的获得地方特色的民族音乐教育势在必行。现很多地方中小学在教学改革中将地方剧目资源融入中小学音乐课堂中,例如,江苏和上海将“昆曲”引入课堂,安徽和湖北将“黄梅戏”引入课堂等。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桂剧也可引入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通过戏剧表演,将课本和桂剧相结合,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增强了学生记忆,又加深了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达到课堂预期的效果。同时,也能够将桂剧与声乐相结合,在声乐学习中有针对性地学习桂剧的一些片段,并与桂剧在声乐发声的咬字、吐字呼吸等方面进行分析,借鉴桂剧保留我国民族特色发扬我国民族声乐的特色。桂剧中舞蹈的“做”和“打”独特的表演也是我们生活中的动作加以发展,促进了我国桂剧的舞台表演的发展,将民族舞蹈与桂剧舞蹈融为一体,丰富中小学音乐课堂。现广西各地方学校也提倡“戏曲进校园”,桂剧的发展也越来越好。通过各个先进人物,例如黄大年同志的优秀事迹,用桂剧的表现方式呈现出来,使每一位学生对桂剧、对先进人物事迹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们作为音乐教育者,使桂剧得到更好的传承发展。
四、结语
桂剧作为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魅力,我们必须把广西的桂剧进行传承。中小学的音乐课堂教育一直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同时,它也强调我们要弘扬我国民族音乐,理解我国音乐文化的多样性。通过学习,带领学生熟悉并热爱我国的传统音乐文化,通过课堂,带领学生继续传承我国的优良传统。同时,也我们必须要加强戏剧音乐教育,将新课程标准与广西本土音乐文化相结合,不断进行创新、探索、改进,真正把广西桂剧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张艳,花军.论地方戏曲融入高校教育的重要性[J].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