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传统音乐教育观的反思及发展方向探讨
2018-05-14洪雪
洪雪
【摘要】我国的音乐教育处于新的发展时期,将音乐教育和哲学相结合能够更好地指导实践教育,同时推动理论在实践中不断地进步和发展。对传统的音乐教育进行反思,引进新的教育理念,对于构建中国特色音乐教育具有积极的参考意义。在本文中我们主要根据我国的国情进行了分析,发现在21世纪之后,音乐思想的多元化发展逐渐出现,尤其是在世界文化發展的背景下,我们分析了音乐教育的本体化特点,同时也讨论了非本体化的相关因素,注重音乐的审美和求知作用,更加关注在本土音乐的基础上借鉴西方的音乐思想,同时探究其能够适应我国音乐发展的思想观。
【关键词】传统音乐教育观;音乐文化;反思及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在新中国建立之后,随着国家大环境的变化,我国的音乐教育思想也在不断变化。在近代的思想当中,“西学”的拿来主义对我国的音乐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美育也逐渐成为了音乐教育当中比较推崇的观念。
一、反思我国的传统音乐教育观念
(一)反思“美育”转变为“实践教育观”的过程
我国的传统音乐教育观念“美育”是由蔡元培先生首先提出的。随着国家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生产力的不断变化,各种教育思想相互融汇,对音乐教育的观念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提出了一些新的理论,甚至有一些是与传统的音乐教育观念是相对的。而我们的美育思想比较赞成聆听和鉴赏音乐,提倡对音乐进行分析和欣赏,对于音乐的状态进行研究,所以,美育本身就具有静态、单一以及单线的特点。该思想主要是让人们接受教育者的思想观念,因此客体处于被动的状态。我们欣赏音乐的时候通常是靠感觉来判断音乐是否优美,无法深刻理解音乐创作本身的情感。除此之外,“美育”本身无法体现出音乐的多样性以及多样性的存在方式,所以审美经验比较狭隘。而在目前的大环境下,审美教育又不具备普遍性的特点。
在多元化的背景下,我们又提出了实践音乐的教育观念,该教育观念是对传统的审美教育的反思。因此,“美育”的地位也出现了动摇,甚至是影响到了学校的音乐课程设置。因此,在这些过程中,我们要让学生明白音乐课程需要他们自身的参与,老师起辅助作用,两者之间互动。同时我们的老师应该将课堂设置得比较多元化,让学生能够真正感受到音乐的美。要让学生明白音乐教育是以“求知”为主,不能靠老师进行约束。
(二)反思“美育”到音乐文化观点
我们已经知道,美育的思想观念与世界的多元化思想不相符,音乐需要在各种音乐情境中进行立足,因此又出现了将音乐与文化相互结合的观念。一位音乐教授罗伯特·沃克站在全球文化发展的基础上,对西方音乐教育的片面性进行了批判,明确指出了审美教育的片面性。而德国的音乐教育观念比较符合全球化进程的发展要求,它与哲学的发展核心相符,更是把音乐作为文化教育的一部分。但是,我国的音乐教育思想的转变并不是要盲目追求西方学者的言论或思想,我们应该以我国社会发展现状为基础来选择合适的音乐教育思想观念,这也正是我国音乐教育当中遇到的一个困境。
二、将国际化的音乐教育思想与我国音乐教育进行多元融合
在我国近期的发展中,国内的学者尤其关注国外的音乐思想,而关注的音乐思想主要是两点:第一,音乐人类学思想的提出;第二,提出音乐实践论的观点。
(一)提出音乐人类学观点
人类学音乐思想观念提出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音乐教育观念的多元化。这种观念的提出是一种以我国民族音乐为基础,对音乐教育进行探索的观念。其次,将音乐教育看作文化教育的一部分,音乐也是一种文化存在的状态。它与传统的音乐教育观念不一样,人类学的音乐思想是对音乐文化的历史传输,更是以人文教学为基础,对我们的音乐文化进行考察。它与我们的民族音乐文化息息相关,是对各种音乐文化的阐述。所以,在这两点的基础上,我们提出音乐人类学的多元化价值交互模式。
(二)提出音乐实践观
进入20世纪下半叶之后,一些美国、加拿大等其他国家的音乐教育研究者在实用主义和实践哲学的基础上分析并提出了实践主义教学观念。这一思想观念主要是对审美主义教学观进行了阐述,其中有一代表人物是埃里奥特,他提出音乐的教育更是一种审美教育,不是一种单纯的聆听,它需要我们的实践去体会世界音乐的多样性特点,以及音乐在世界中各种各样的存在状态。
三、结束语
音乐是国家的一种文化,更应该成为我们教育过程中的一门文化。传统的音乐观念对音乐并不重视,因此我们对其进行了反思和研究,分析了音乐教育观念未来的发展方向,需要我们不断地进行实践,让其逐渐成为我们的精神和物质文明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管建华.21世纪音乐教育观念的三个转向[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