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文化产业的发展与大庆城市音乐文化建设
2017-01-16王靖一董菲
王靖一+董菲
摘 要:音乐文化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产业,是文化产业中的艺术产业,在城市文化产业中有着非常重要并不可替代之作用。音乐文化产业作为城市文化产业的一个缩影,其发展状况从一个侧面能很好的体现一个国家的文化产业发展,及其市场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音乐文化 产业链 大庆
音乐文化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产业,也是文化产业中的艺术产业,同时在城市文化产业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一、音乐产业的发展及特性
音乐文化产业作为文化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中包含许多的内容,比如有主音乐产业及外音乐产业等。主音乐产业主要指的是由音乐直接生成的产业链,而外音乐产业指的是间接围绕音乐形成的产业链。主音乐产业包括数字音乐产业、音乐唱片产业等,而外音乐产业包括音乐软件开发产业、音乐录音设备制造业等。另外,由于音乐产业有时也会与其他产业相互融合形成混合型音乐产业,这时可以将其划分到广义的音乐文化产业上来,例如音乐广告、音乐电视、音乐传媒、音乐广播等。
音乐文化产业具有一些明显的特性:第一,知识性。只要是文化,其就一定具有相匹配的知识水平。音乐文化产业就具有较强的知识水平,并且含有丰富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灵感。一般围绕着音乐文化理念为重点,集信息技术、音乐文化、传媒技术、传播技术于一体的知识、创新、灵感的综合成果,所以其具有较强的知识性。第二,创新性。因为文化具有背景这个特性所以音乐文化产业一定是在特定的背景下进行完成的,但是这种文化也不是简简单单的对传统文化进行拷贝和粘贴,而是在人类现有的想象力和灵感的基础上又对其文化的创新和进一步提高,所以说音乐文化产业具有创新性。第三,融合性。音乐文化产业是由媒体、文化、技术、情感、思想等相互联系的产物,不单表达了浓厚的思想感情,还反映了一定的文化特性、政治思想、艺术内涵和社会背景,具有较强的融合性。第四,附加值。音乐文化产业的主要元素有知识、信息、技术、文化、媒体等,其具有一定的附加值。在音乐文化产业市场中,知识和媒体的附加值比一般的产业要高得多,因此,音乐产业的附加值相对较高。
二、我国音乐文化产业现状
我国的音乐文化产业目前正处于全面成长阶段,在内在、情势、内容上都有了较高水平的立异和发展,与此同时,涌现出了越来越多的优秀的音乐作品,对音乐文化产业市场的繁荣起到了推动的作用。越来越多的人认识也了解到了音乐,对音乐的人是随着成长不断加深的。信息时代的到来改变了音乐的学习道路,音乐将逐步沦为人类一个重要的精神乐园,可以这么说,音乐已经在信息化的时代急剧暴涨。在现阶段的音乐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人们常忽视的问题,我们必须开始重视起来。随着音乐文化市场的竞争力逐渐加大,由于音乐文化产业的发展环境缺少创新元素,当需求大于供给的时候,所提供的文化远远跟不上现有的市场。音乐市场往往容易受到传统的意识形态的影响,却忽视了知识水平的提高和创新的元素,音乐文化市场慢慢开始产生滥俗现象。不过这也从而使得很多新的音乐作品出现,虽然并不是全部的作品都得到了大规模的推广。这一切都是因为大多数音乐产业只注重对音乐产品的生产,却忽略了音乐市场的需求,呈现的只会是内容重复、缺乏特点、形式单调的音乐产品。所以在发展音乐文化产业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有自主创新意识,不然呈现的文化市场只会是复制粘贴,没有新颖的特点。因此,首先我们要创设音乐文化品牌,利用创新这一点来增强音乐文化产业在文化市场中的竞争力。从品牌经营开始,打响第一枪,打造独特的音乐文化产业,着重创新这一点,做到与其他文化产业与众不同,标新立异,绝不发生与其他文化产业的内容重复现象。其次,在自主创新意识的基础上,也不能忽视知识水平的提高,把创新性与知识性完美结合,迎合现阶段市场需求,对消费者的需求随时跟进,从而不断提高音乐文化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日益发展的文化产业,在社会整体发展中,牵动作用尤为明显,尤其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显著。与此同时,经济社会的发展对文化产业建设的自发性也提出了强化性与整体性的要求,在音乐文化方面,我们就应该把音乐文化研究的重点放在产业研究上,或者说从产业角度去对音乐文化进行全方位细致研究。
我国目前的音乐文化市场还不能完全满足于市场需求,因为在人才的知识水平和数量上还远远不够满足传统的音乐教育教学制度和教育培训机制。懂音乐、知识水平高,还了解市场经济的多元型人才匮乏。这无形中给音乐文化产业的发展造成了一个阻碍。近年来,文化的产业版权保护问题也成为许多唱片公司所关心的问题。另外,由于网络时代的不断发展,音乐产品可以被免费下载使用,对音乐市场无形中形成了巨大的冲击。由此可见有关音乐文化产业的法律法规应不断完善,音乐文化市场需要相关的法律法规来管理。
三、大庆城市音乐产业化发展
如今我国思想文化多元多样多变的趋势日益明显、广大人民群众对精神的需求也是越来越宽泛、人们不可避免地要面对各异的价值取向标准。大庆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型年轻城市,也在同样地面临深刻的变革,这种变革体现在经济体制、社会结构等众多方面。面对思想观念也随之发生深刻变化的大环境,音乐文化产业作为企业文化与精神传统和工作作风的主要阵地,对于构建什么样的核心价值体系以及如何建设,如何秉承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爱国、创业、求实、奉献”为核心的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曾激励着全国人民建设新中国的热情。这种精神是中华民族不畏艰难、艰苦奋斗、勇于奉献的具体体现,具有历久弥新的力量。半个多世纪以来,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已经融入到中华民族精神体系之中,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不仅仅是一种精神力量,更是大庆音乐文化产业体系的宝贵财富与资源。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与如今蓬勃发展的音乐文化市场经济并不排斥,大庆精神不断地赋予音乐文化产业以新的生机与活力,而音乐文化产业更需要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净化与洗涤。
在城市音乐文化产业建设中,大庆具有以下特点:首先,大庆城市音乐文化产业受城市人口、社会、政治、科学、经济等条件制约的集约型影响。其次,大庆城市音乐文化产业受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等文化要素影响,具有自身的系统性、也有着其独特的区域文化特色。再次,大庆城市音乐文化产业由不同的市民文化造就了千姿百态的城市音乐文化模型,促进了大庆音乐文化产业的多样性发展。大庆独特的音乐文化就应当以此为依托创建城市音乐文化的品牌,推动城市文化产业的发展。
大庆城市音乐随着文化产业化的浪潮不断深入地发展,构建着大庆特色的城市音乐文化系统和城市音乐文化模式。大庆城市音乐产业化的发展在进入新世纪后,虽然受到一定的制约,但也在摸索中取得了新的发展和提高。大庆当地的学者们根据大庆城市音乐产业、艺术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对大庆传统音乐、民俗音乐、流行音乐、高雅音乐等音乐文化进行产业价值分析,从整体上构建出具有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的城市音乐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因此大庆的音乐文化在价值链的衔接和传递中逐步实现着自身产业化的发展,在音乐产业给自身带来利润的同时,也在一步步科学的、客观地构建着独具大庆特色的音乐文化产业的模式。
但是与此同时,制约大庆音乐文化产业发展的“短板”和“软肋”仍然是比较突出的,主要表现在三大方面:第一、文化产业发展规模小,自我发展能力弱,有雄厚实力和影响力的大型音乐文化企业集团全市仅有两家;第二、文化品牌缺失,市场竞争力不足。在全国叫响,并具有一定影响、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品牌寥寥无几,地域资源优势尚未被充分地转化与利用;第三、音乐文化市场发育度整体较低,居民整体消费水平不高,市民对音乐文化消费提不起劲头。由此可见,在知识经济起主导作用的今天,音乐文化产业与新学科、新技术和新趋势已然联系得越来越紧。实践证明,如果没有创新思维,就难以生存,更很难成就一个能适应社会发展、并且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音乐文化产业模式。
城市音乐文化对城市人文环境的也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一方面,城市音乐文化能够有效提高市民综合素质。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活动,能极大程度地提高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健康乐观的人文理念对城市的稳定有着巨大的影响。城市的音乐文化在这里传达着和谐的意境,使人们在心灵上得到净化,精神上带来享受。另一方面,创造和睦安康的社会环境。音乐文化中的教化性和自由性是其他文化所不能比拟的,音乐以符号的形式,将特殊的感性形式表达出来,人们的情感体验得到升华,对于审美个体来说具有极强的渗透力。生活在这种空间的人们能促进心境上的提升,更加会引导市民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提升社会的和谐度。让城市音乐文化产业成为可以阐述大庆精神的载体,而且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将是大庆音乐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研究的基本思路。
总之音乐文化产业的发展对整个文化产业和市场经济都具有很大的影响力。现阶段我国的音乐文化产业正在飞速的发展,音乐文化市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当前的城市音乐文化产业发展形势不仅体现了一个国家的民族气质和精神面貌,还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文化产业发展,及其市场经济的发展状况。大庆作为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发源地,将这种精神融入了城市音乐文化产业建设体系,丰富了音乐文化产业的形式和内容,更拓展了发展途径。然而,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的一些阻碍音乐文化市场前进的问题。因此,我们不能盲目的追求音乐文化产业的发展速度,应该把握城市文化发展方向,同时善于发现与总结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使得城市音乐文化产业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颜建国.音乐文化产业与执政效能[M].人民日报出版社,2011.
[2]于瑞恒传播媒介的演变与当代数字音乐产业[M].中国青年出版社,2013.
[3]郝胜宇.国内城市品牌研究综述[J]. 城市问题,2009(1).
[4]柳青.城市音乐的民族音乐学研究价值[J].湖南学院学报,2006(03):38-44.
[5]汪清.中国城市音乐人类学研究现状评述[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9(6):35-38.
[6]张迎芬.我国音乐文化产业传统发展路径研究[J]. 人民论坛,2011(24).
[7]张慨.陕西文化产业发展与高校艺术人才培养对策研究[J]. 延安大学学报,2011(3):23-24.
作者单位:东北石油大学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