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音乐教育中音舞结合教学方法的应用分析

2018-05-14高璐

北方音乐 2018年6期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育教学应用

高璐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音乐学科的教育被放在了更重要的位置上。在新课标的背景下,小学音乐教育不仅要具有强大的包容性,在教学方式的选择上也应该尽量多样化,实现小学音乐课堂的趣味性,促进教学的高效率和高质量。音乐节奏是舞蹈动作展开的基本要素之一,在小学音乐教育中融入舞蹈,不仅能够让学生在音舞结合中去感受音乐和舞蹈的双重魅力,从而净化他们的心灵,促进他们的健康快乐成长,还能够促进音乐学科教学的科学性与创新性,满足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育;音舞结合;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音乐和舞蹈是艺术的最主要表现方式之一,而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又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由此可以推出音乐和舞蹈同属于小学素质教育的范畴,并且它们之间是一种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紧密关系。小学生正处在接触音乐和舞蹈的初级阶段,加强音舞结合的教育,有助于他们良好审美观念的形成,促进他们的艺术涵养。但在实际的教学中,由于小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较弱,知识储备也不够,使得音乐教学的进程受到了一定的阻碍。因此,必须更新音舞结合教学方法和理念,努力增强小学音乐课堂的趣味性,以此激发小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促进音乐教学的有序开展,最终提高小学生的音乐素养。

一、小学音乐课堂教学音舞结合教学方式推行的必要性

在新课标的要求下,促进小学课堂的综合教学,提高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已经成为许多教师共同的追求。具体说来,综合课堂的实现,就是在一节课中完成两项及以上的教学人物,在科学的范围内增加教学内容的过程,综合课型具有很强的丰富性、层次性和多样性,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意义非常重大。在小学音乐教育中采用音舞结合的教学方式,能够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包容性,以多样的形式引起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增加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进而促进课堂效率的提高,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音乐素养。另外,新课标也指出:“小学音乐课程应体现以音乐审美体验为核心,提倡科学综合,包括音乐与舞蹈,戏剧等姐妹艺术的结合。”舞蹈作为艺术形式中的突出代表,对人类的精神生活影响非常广泛且深远,在时代的推动下,舞蹈得以在各大文艺晚会中展现,愉悦着人们的身心。在小学生群体中隐藏着具有很大舞蹈天赋的学生.因此,在小学音乐课堂中采用音舞结合的教学方法,不仅是顺应教育发展新思路的必然趋势,也是发掘小学生舞蹈潜力、满足小学生各方面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强制需要。

二、音舞结合教学方法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具体应用

(一)增加音舞蹈编排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兴趣在学生的学习中有着很关键的地位,缺少了兴趣,学生的学习将很难收到理想的效果。增加小学音乐教学中音舞编排的趣味性,是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提高小学生对音乐课程兴趣的需要。从小学生现阶段的身心发展特点来看,他们对自身的控制能力有限,对事物的认识也不成熟,如果不能在音舞结合教学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增加趣味性,小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会很快消失,导致课堂效率的低下。在音舞结合教学中,对舞蹈的要求是要在符合小学生身心特点的基础上加入一些现代流行元素,并做到简单易学,是每一位小学生都能够参与到舞蹈中去。另外,教师也可以适当地征求小学生的一些小建议或引导小学生自主对舞蹈进行编排,让小学生在自我价值的实现中增加对舞蹈学习的自豪感和自信心,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为小学音乐课堂的展开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气氛。

例如,在强调舞蹈教学中眼神与手势的配合这个动作时,教师可以以生活中常见的“摘果子”为学习参照对象,让学生进行模仿,进而达到教学的目的。一个果子在果树上,人们把它采摘下来要先用眼神去寻找具体位置,然后再伸手取下,这一个过程跟舞蹈中眼神与手势的配合有异曲同工之妙,教师可以以此来创设一个摘果子的情境,让小学生在假设的情境中以舞蹈的形式将摘果子的动作还原出来,再配上合适的音乐节奏,让他们在亲身经历中感受到舞蹈学习的乐趣,进而产生对舞蹈强烈的好奇心,印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最终提高小学音乐教学的效率与质量。

(二)促进民族舞蹈的简单化,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我国包括汉族在内一共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舞蹈文化,这些民族舞蹈文化是我国艺术的精髓,也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音乐教学中采用音舞结合的教学方法,可以以这些灿烂优秀的民族舞蹈为基本元素,将之融入到小学生的课堂中,丰富课堂舞蹈教学的内容。但由于民族舞蹈具有一定的学习难度,很容易打击到小学生的自信心,因此必须加以简单化改造,使之适应小学生现阶段的水平,才能收到最佳的成效。具体来说,一是可以选择民族舞蹈中具有代表意义或相对比较简单的一段来作为音舞结合的教学素材来加以利用,二是对复杂的舞蹈动作要重新进行编排,使之变得简单易學,三是对音乐课堂中的舞蹈实行分段教学模式,由易到难,层层递进,直至学生完全掌握舞蹈动作要领。

例如在学习蒙古族舞蹈《美丽的草原》时,教师可以先通过一些视频或图片让小学生对蒙古族的风俗民情进行一个初步的了解,如草原、蒙古包、万马奔腾、那达慕等,为他们的舞蹈学习奠定一个基调,有利于教学的展开。对于舞蹈的简单化,教师可以从舞蹈中的经典动作勒马手、圆肩、柔臂、耸肩等开始,就拿柔臂这一个动作来说,教师可以让学生以飞翔的大雁为模仿对象,启发学生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想象大雁在天空中飞翔的姿态是什么样儿的,然后在具体的教学中,先从手掌的摆放形状开始练起,然后引导学生进行手臂的上下交替训练,最后在音乐的配合下进行手掌与手臂的配合教学,逐渐递进,最终帮助学生学会柔臂的舞蹈动作。

(三)加强音乐与舞蹈的融合,科学开展课堂扩展

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开展音舞结合的模式,首先要重视两者之间的有效融合,让音乐的节奏与舞蹈动作相得益彰,把歌曲更好地展现出来。在音乐旋律的带动下,要让学生尽情地享受其中并将舞蹈动作正确完整地表现出来,进而不断提高他们对舞蹈的记忆力和对音乐的感悟力。另外,在教材的音乐知识之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具体的需要进行相应的课堂扩展延伸,丰富学生的教学内容,加强课堂知识整合与总结,在巩固课堂知识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提高小学生对音舞结合课堂的感知能力,达到促进其综合素质发展的目的。

例如在《找朋友》《卖报歌》等歌曲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将之与踢踏舞的舞步进行融合,通过编撰一个舞蹈小游戏来促进音舞教学。踢踏舞的动作要领主要包括踏步、踏点步、抬跳步等,集热情、优雅、精致于一体,非常符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因此,教师可以将踢踏舞的这些典型动作与《找朋友》《卖报歌》的旋律进行整合,以一个小游戏的形式展现出来,让学生在音乐中逐渐记忆歌词和舞步,进而实现音乐与舞蹈的完美融合。

三、结语

从人体感知的角度来看,音乐属于听觉系艺术,舞蹈则属于视觉系艺术。通过两者的结合,可以形成新的艺术形式,满足不断发展的教育需要。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学的内容和方式被赋予了更多的期许,必须充分发挥教学的灵活性,才能更好地促进小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舞蹈素养,培养他们良好的艺术审美,促进他们综合素质的提高。与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相比,音舞结合更能够体现出现代课堂的科学性,它很好地将声与形结合在一起,增加了音乐课堂的吸引力,由此充分激发了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应该得到进一步的创新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孙晓宁.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的小学音乐教学评价理念及方法研究[J].群文天地,2012,2(06):77-78.

猜你喜欢

小学音乐教育教学应用
小学音乐教学方法与策略的分析
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教材中的运用
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让小学音乐教育融入自然回归生活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
中等职业学校开设三维动画课程的教学研究
多媒体教育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阶微分方程的初等解法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