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低年级小学生语文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策略初探
2018-05-14赵至琪
赵至琪
【摘要】养成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语言习惯和思维习惯的教育。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他的终生学习和生活,培养学生良好的教育教学习惯是非常重要的。阅读习惯是小学生学习习惯的重要组成部分,有良好阅读习惯的人,整体上他就对知识运用得特别熟练,而且采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也会很强,而且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对人生的成功有帮助。低年级为小学生阅读习惯养成奠定基础。下面是关于在教学工作中培养低年级学生阅读习惯的讨论。
【关键词】阅读;兴趣;习惯;质量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一、聽读—激发阅读兴趣
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很难独立阅读。这种方法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我们低年级开展了绘本阅读,书本中的精美绘画吸引着小学生的目光,每当课间和自习时间,他们都会沉浸在读书角里,你言我语,各抒己见,每次晨读时间,老师会带领同学们集中学习一篇,拿着书插图的故事给学生读故事,在教室图书角里,低年级放了许多绘本书,定期更换,学生下课后会去找我读的故事的那本书,大家也会聚在一起讨论这本书的情节,还会研究这本书的插图和陌生字。
以学校评选书香家庭为契机,鼓励引导家长亲子阅读,每日一篇,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在学生完全掌握了拼音之后,学生可以凭借自己在课堂上所学的的拼音知识来帮助阅读。虽然阅读速度慢,阅读时间也很短,但他们已经体会到了读书的乐趣,这就是最重要的。
二、学读—培养阅读习惯
小学生建立了初步的阅读习惯,然后可以用拼音渐渐地自己阅读,这时候老师再给学生一些技巧帮助他们提高阅读的能力,这样才可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一)把读的权利还给学生
从一开始的老师课前课后给学生读故事活动,逐渐演变为学生给学生读,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培养朗读的那个学生的朗读技巧、朗读感情,也可以改变听众的音觉疲劳,使更多的学生喜欢上阅读。
(二)提倡多样化的阅读
学生有了阅读兴趣后,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识字能力就会提高,利用中午和课间时间,在电视黑板上播放诗词大会等视频节目,学生开始有兴趣接触诗词、故事等,有的人甚至是凭自己丰富的想象力自己去构造故事,喜欢把一些情节画一幅画,积累好词的阅读爱好者的“收集”,不时与好朋友分享。老师及时给学生传递新的阅读的方法。
(三)阅读方法的及时指导
在课文中,教师教给学生怎样预习的方法。首先是阅读,用拼音帮助阅读课文,使阅读课文容易,养成大声朗读的习惯。其次是把课文的自然部分标记出来,在课文中圈出生词,检查生词,找到不会读的地方。利用字典,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另外,通过记录阅读记录本,积累字词句子,当学生预习课文时,他们必须认真阅读课文,并在课堂上回答问题,试着找出问题的答案,并试着按照他们的要求去做。这样,我们就能更好地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更容易在课堂上学习,也能培养阅读和思考的习惯。我还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尽可能多地使用这种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成效。
三、品读—提升阅读质量
学生对阅读有浓厚的兴趣,学习如何阅读,及时给他们阅读的机会,并加入到阅读评估机制的过程中,让学生同时学习赏析,也能评价。读书情况作为书香家庭评选的重要参考依据,这样学生就可以展示他们的阅读成果,分享他们的快乐。通过参加演讲比赛,在演讲的过程中,体会阅读成果,反过来提高阅读兴趣。
我还举行了“读卡”创意设计课堂活动,诗歌朗诵比赛、故事讲述者、手抄报比赛,等等。通过这些活动,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巩固并坚持了良好的阅读习惯,让习惯成为学生学习最好的助手,使他们深刻感受读书带来的乐趣。
一个人喜欢读书,并且读好书,其实并不难,只要教师能花心思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就可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引导学生阅读,并让他们从中学会思考,得到感悟。
四、小结
小学阶段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开端,学生的可塑造性很强,这个时期的教育可以决定他们在学习这条路上的路程有多远。因此,我们必须把小学教育重视起来,小学语文教师要不断启发学生,让他们爱阅读会阅读,培养良好习惯,激发兴趣,指点方法,最终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所谓的阅读习惯指的是阅读的行为,不需要强迫或警惕。它是在阅读实践中形成的。它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自动化。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培养学生阅读学习兴趣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一旦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它就会成为一种个人财富,它可以体现在学习、生活各个方面。另一方面,如果不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养成一些不好的阅读习惯,对一个人的一生都有不好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庞作娟.浅探小学中年段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D].东北师范大学,2010.
[2]彭江.小学生课外自主阅读习惯的养成策略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2(6).
(编辑:郭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