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根本 无问西东
2018-05-14武剑青
武剑青
【摘要】在一次次的课程改革中,语文这门基础学科“首当其冲”,首先因为中国的传统教育很长时间内就是语文教育,其次语文是个体发展,融入社会的必修课程,最后语文是学习其他所有学科的基础。在一次次的变革中,语文逐渐模糊了它的学科定位,没有了相应的学科内容。有时是抽离文本的机械训练,有时是文本感悟的情怀思想,有时是历史课,有时是科学课。本文立足于语文学科本身,结合新课程标准,从平时课堂教学出发,提出了教学目标的语文化、教学内容的语文化、教学方法的语文化以及拓展学习的语文化,让语文教学课堂回到“本真”状态,充满“语文”味。
【关键词】学科本位;目标;实践;拓展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语文教育一直在我国教育史上占据重要的地位,甚至可以说,我国古代的教育史就是关于语文教育的历史。近现代以来,语文教育思想几经变革,语文作为一门学科渐趋独立,同时在民国时期,语文教材也得以草创。新中国以来,为了适应不断发展的经济、文化等需要,课程标准先后历经了九次变革。语文课程的性质也是一改再改,从强调思想性到工具性,从偏重工具性到人文性,从彰显人文性最后定位于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同时在新课改中提出了语文素养,接着,又出现了语文教学要重视“核心素养”。“语文”课程这一概念外延和内涵不断扩大,语文教学目标也是林林总总,达成手段也逐渐对其他学科形成路径依赖。有数据表明,在一节语文课堂上,视频占到30%,音乐占21%,其他制作材料占15%……而真正接触文本却只有25%,语文就这样莫名成了其他学科的跑马场。于是,我们看到一节节这样的公开课——繁多的媒体课件,丰富的教学内容,多元的教学目标,多种的互动形式,高涨的课堂氛围……当繁花落尽,却是满室萧条——学生的思维没有发展,情感未能孕育,甚至连基本的语文知識都未能习得,语文课堂将“语文”丢失了。
在现今各种语文理论思潮的纷扰下,我们应树立“语文”这门学科的本体意识,清楚“语文”这门学科的边界,正如俗语说,莫要种了人家的田,荒了自家的园。
一、强化学科本位,制定教学目标
(一)明确学科性质,工具为先
语文教学长期以来纠结于“教什么”,教学内容的不确定性,给课堂教学目标的制定,带来了极大的困扰。新课程改革之前,语文课堂教学强调工具性,为应试教育服务,繁复的训练为人所诟病。后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一时之间,人文性又占据上风,语文课成了文学欣赏课,学生从语言文字的学习者转变为文学作品的欣赏者。
语文的教学内容之所以左右摇摆,是因为很多人不清楚“语文”教材的性质。语文教材毋庸置疑首先是文学作品,但它又是人为编排,有内在逻辑顺序的特殊文学作品。这种特殊性因为它本身是一种载体,是学习语言文字的重要载体。所以当现在的语文课堂上呈现出对课文内容一味进行深度解析,在精彩讲读的情况下,我们应该让语文的“工具性”大胆回归。
在这样的理念下,我们首先要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体现文本的工具性,其次才是目标的人文性。
例如在教学《诚实与信任》时,将课文中第二天小红车主与“我”电话内容的陈述进行了重新建构,将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定位于利用文本培养孩子口语交际的能力,在进行组内对话时,进一步感受课文中人物的诚实的品质。
(二)定位学科元素,聚焦提效
准确的教学目标的制定是一堂课的灵魂,它规范着课堂教学行为,明确着培养目标,是课堂教学的起点也是终点。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制定存在几种倾向。一是照抄教参。每篇课文的教学目标都是识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文中之情。这样的教学目标同质同化,完全不能反映每篇课文的特质基因。二是目标繁多。为了体现新课程下的三维目标,罗列了大量的知识点,标注了详细的情感态度,写尽了过程与方法。在40分钟课堂教学中属于不可能完成任务,严重脱离教学实际。三是语焉不详。目标制定貌似清晰,但不具备操作性,后续也无法据此做出评价。
基于以上现象,我们首先要根据不同主题单元,每篇课文的特质基因,挖掘出各自不同的隐性教学“元素”;其次从一篇课文众多的教学“元素”中提取教学“要素”,强调一课一得,正如老子说,大道至简衍化至繁;最后,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中注意语言表达的清晰度,着重强化操作性。
例如在《李时珍夜宿古寺》一课中,教参中的教学目标是: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绿线中的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李时珍为编好《本草纲目》而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笔者在进行教学时,对整篇课文进行深度解读,针对文章的写作特色首先提取了教材中“工具性”元素,认识“宿”等生字,结合上下文理解“端详”等生词;认识到环境描写的作用,并尝试进行仿写;结合习作2所获得的写作知识,进一步体会人物的语言动作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读好人物对话感受体会人物美好品质,等等。然后对这些目标元素进行删减,保留必需的“要素”。 不全不粹,不足以谓之美,我们的删繁就简是希望在课堂教学中目标能扎扎实实落实,追求每一节课效果的最大化。
二、遵循学科规律,积极言语实践
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语文有自己的学科培养内容,杨道麟教授认为是语文知识的获得、语文能力的培养、语文智力的开发。同样,语文学科也有达成自己目标的独特方法——实践。《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此语明确了语文课程应该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并且说明了培养语文能力的途径就是语文实践。
(一)识字写字
在《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对于识字提出了明确要求,第一学段要求识字1600个左右,会写800个左右,第二学段累计认识2500个左右,会写1600个,第三学段累计认识3000个左右,会写2500个。但在平时课堂中我们可以看到低年级识字方法单一化,中年级识字过程简单化,进入高年级以后,课堂教学有时甚至都不再识字。原因可能有两个:从学生角度看,一部分是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主动识字能力;从教师角度看,觉得识字教学耽误了阅读教学的时间。但我们应该看到在语文教育中语文知识,如语音、文字等的习得是语文能力培养的重要基石,这一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尤为重要。学习语言文字是小学生的主要任务,而识字教学是语言学习的起始。
例如,在《大禹治水》中出现了两个生字“治、制”,为了很好地辨析这两个生字的用法,在教学中运用了字理识字和联系具体语境识字。“治”在课文中是“治水”,顺应水流规律对水进行管理。“制”会意字“ ”刀伐枝条,有强制性。经过这样的“耽误时间”的“接受学习”,学生对于两个字就能知意义,会运用了。
同样,写字教学也面临这样的困境,课堂教学写字训练沦为鸡肋,如果教学时间充裕,那就课内写,如果教学时间紧张,那就课后写。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写字是巩固识字教学的有效手段,是识字教学的延伸,是识字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同时由于汉字是象形文字,笔画顿挫之间有着天然的美感,写一手工整的字既是语文作为工具性的需要,也是语文人文性的体现。孩子能在书写之间培养审美能力,增强对祖国文字的热爱。所以,写字教学时间不应是阅读教学结束后可有可无的点缀,而应该贯穿在整个语文课堂教学中。最好的方法是找到生字字义与课文内容理解的最佳结合点,随讲随练随写,以求高效。
(二)推敲用词
“推敲”是大家都熟悉的典故,其实在这样的故事里反映出的是语文学习的重要途径和方法。语文教材究其本质其实就是“文选”,从读者角度看,也许并不是每篇都是精品,但从语文学习者的角度来看,每篇课文都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范例,值得慢慢咀嚼,细细回味,正如叶圣陶先生言,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只有这样,方能培养孩子的语文能力和审美情趣。现在语文课堂教学,尤其是在有导向性的公开课中,多媒体一帧帧快速闪过的唯美画面,教师急速煽情的教学语言,师生间风暴似的一问一答,40分钟的课堂教学塞得满满当当,完全没有时间留给学生静默思考。
如在教学《雾凇》一课时,让学生在文中“……洁白晶莹的霜花缀满了枝头……”找找雾凇美的词语。课堂上有一个学生圈出了“缀满”,课堂中顿时议论声起,学生大多觉得这个词应该是体现了霜花数量多。教师没有当场评价,而是让孩子试着看看体现数量多的话,“缀满”可以换成哪些词,学生换成“挂满”……让他们将这些词替换到具体的语境中再推敲,很多孩子发现了,这里的“缀”不仅仅是粘连的意思,更多的有点缀美化的含义。一节语文课这样的“推敲”也许不会出现很多次,但如果每一篇课文教师都能在课前预设“推敲”,把握住课堂生成及时“推敲”。学生会在这样的一次次揣摩中不仅感受到了祖国语文文字的魅力,习得了阅读文学作品的方法,同時也会将这样的学习习惯运用到自己的语言实践——作文中去。
(三)诵读感悟
汉语不同于印欧语系的语言,是一种意合性的文字,自有其学习规律。余应源先生说,汉语转为书面语不必考虑形态变化,凭语感就行了。这就说明语文教育培养的核心能力是语感。那语感是什么?语感就是直接、迅速地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它是对语言文字快速分析、理解、体会、吸收的过程,所以语感是以直觉性自动化为主要特征的。培养语感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朗读背诵语言材料。张定远先生说,要教出语文味儿,就要引导学生读、反复读,绝不止读一遍、两遍。这样的方法其实在中国古代教育中就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多朗读不仅能感受语文文字的音韵之美,感悟作品的情感和思想,还能够在重复的朗读中体会作品的表达方式。
现今语文课堂追求“对话”,“对话”包含有师生对话、生本对话、生生对话……但我们在许多课堂教学中看到的是“师生对话”,准确地说,不是对话,而是基于课文内容上的一问一答。现在看来,摆在首要位置的应该是“师本对话”,其次是“生本对话”。尤其在小学阶段,教师的教学行为就是学生进行模仿学习的最佳范例。所以,教师首先要理解文本,读好文本,学生才能通过模仿学会朗读,并通过朗读来理解课文内容。
(四)运用训练
叶圣陶老先生在《国文教学的两个基本观点》一文中指出,国文教学自有它独当其任的“任”,那就是阅读与写作的训练。阅读与写作的能力,就是“语用”能力。语用能力是语文最重要的核心素养。
现在我们的语文课堂多见的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对文本背后的思想感情一次又一次的感悟和体会,整个课堂热热闹闹。不能说,这样的教学是错误的,但至少是不完整的。理解、运用、表达是语文教学的三个层面,表达才是学习语文的终极目标。那么怎样才能将这三个层面的目标在语文课堂上很好地结合起来呢?最直接的路径无疑是结合课文内容,设计表达话题,让学生内化文本语言,或说或写,最后通过学生的表达反过来再次促进对文本更好的理解。
在教学《诚实和信任》一课时,在学生自读基础上,将课文第1—3自然段内容设计成写“留言条”,通过指导写留言条,将事故发生的原因过程结果交代清楚。此为一举三得,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积累了文中语言,培养了表达能力。
三、回归教材本身,进行增值学习
增值学习这一概念由崔允漷先生提出。他认为课堂学习有如下四种值:一是动力值,二是方法值,三是数量值,四是意义值。动力值是关于学生学习态度与兴趣,在这里不展开讨论。下面我们看看如何通过在方法、数量上增值,最终引起学习意义增值的最大化。
(一)增值学习,给学生深度
新课程改革下,语文学习的方式面临着巨大变革,自主、合作、探究这些全新词语不仅写进了课标中,也呈现在课堂教学上。教师经常在学生课文学习结束后会留给学生一些与课本内容有关的话题,让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将课文学习进一步引向深入。
以《守株待兔》这篇课文为例,来看一看增值学习。这是一 篇经典的课文,很多教师在揭示课文寓意后时都会习惯性地提出一个问题,那农夫怎样才能天天吃到兔子呢?这应该是一个很有趣味的话题,因为每次到这,都能看到课堂上此起彼伏的小手,听到学生的各种提议。对于课文的理解,刚刚从感性认知到理性思考,转眼一个劣质问题又瞬间使学生思维扁平化。那怎样才能使学生的思考进一步深入呢?对文本进行追溯,我们可以发现原作出自《韩非子·五蠹》。那么为什么韩非子要创作这样一个寓言故事呢?通过对其背景的查找,不难发现,他是战国时期法家代表人物,主张“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世异则事异”,这些都与当时儒家思想相悖,这则寓言故事显而易见是在嘲笑守旧的儒家。如果教师课前了解了这些资料,就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祖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将学生的语文学习引向深入。这样的增值学习,我们认为是有效的。
(二)增值学习,给学生广度
在语文教学的课堂上首要的是以本为本,新课程改革后,课程这一定义发生了改变,课程成为教材、教师、学生、学习资源包括学习环境等这样的共同体。但即使如此,共同体的核心依然是教材。所有的其他因子都是应该围绕这一核心展开,才能使语文教学落到实处。
曾听过一位教师执教《维生素C的故事》,在草草串讲过这个颇有传奇色彩的故事后,大篇幅地介绍起维生素C的作用及其副作用,甚至还延伸到其他维生素的介绍。看得出来,这位教师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为这篇课文准备极其丰厚的资源包,在课堂上尽情地进行了拓展。但这还是一节语文课么?它更像一节常识课,甚至医学课程。看起来这节课上学生进行了增值学习,但就语文学习来说,这样没有边界的拓宽广度给孩子的语文知识、技能、方法等增值了么?没有,所以,这种增值学习就是无效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教育的认识愈加多元化,对于语文教育这样的基础性学科更是思潮汹涌,充斥着这样那样的声音:语文要走向生活,要到生活中去学习语文,语文要和其他学科融合,要跨学科来更好地学习语文……在这样的导向下,教师教学心态是浮躁的,学生的学习状态是肤浅的,忙碌以后的语文学习却更费时耗力低效了。新课程行路难,但作为一名一线教师,要做到眼前多歧路,心却不茫然。既需要不断地学习新理论,实践新方法,也不能忘记语文学科之根本,立足于教材,立足于课堂,在小学阶段加强学科训练意识,“少则得,多则惑”。只有充分利用好语文学科工具性的同时,学生才能获得滋养,人文性教育才得以彰显。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孙凤岐.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3]吕映.从“泛语文”“唯语文”到“超语文”[J].小学语文教师,2017(10).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