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随堂练笔在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2018-05-14张亚兰

课外语文·上 2018年3期
关键词:教学效果语文教学

【摘要】小学语文是基础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阅读和写作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当前不少教师通过随堂练笔的形式将两者有机结合开展教学,让学生模仿相关文章的表述方式进行习作练习,在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使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创造力得到了锻炼。本文列举小学语文教学实例,浅谈如何有效运用随堂练笔提高教学效果,为语文新课程教学改革提供思路。

【关键词】随堂练笔;语文教学;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小学语文是该学科的基础教学阶段,这一阶段的学生理解认知能力有限,而语文教学单靠理论体系讲述,很难让学生理解和体会文章蕴含的思想情感,在写作能力提升方面更是鲜少有帮助。课堂随笔使习作与阅读有效融合,学生就文取材,在写作实践中理解文章内容,丰富自己的语言表达,实现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的目标。

一、当前语文教学中随堂练笔的误区

随堂练笔教学方式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已较为普遍,但是在具体实施应用中还存在一些教学误区,具体呈现出两种极端:一种是应用过于泛滥。在新课程教学改革浪潮的推动下,不少教师认识到教学方式创新的重要性,在语文教学中很多老师将随堂练笔放在了重要位置上,进而出现了“每课必练”的情况,这导致有的随堂练笔缺少主题和针对性。泛滥化的随堂练笔让学生难以抓住学习的重点,变得无所适从,久而久之则会丧失对语文学习的兴趣,甚至转而变为排斥。另一种则是练笔次数过少。小学生对知识内容理解接受能力有限,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让学生理解课本内容并进行模仿写作练习比较困难,有的老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较少开展随堂练笔,或者利用大作文写作进行替代,从而让学生错过了最佳的写作练习时间,难以达到学用相长的目的。

二、例谈随堂练笔的有效运用

要避免随堂练笔的教学误区,实现阅读与习作相互促进的教学目标,老师则必须找准练笔的切入点,提升写作训练的针对性,让学生在学与练的过程中不断积累知识、提升技能。

(一)概括式练笔

概括式练笔是随堂练笔中最基础也是最常用的一种练习方式,这种练笔方式不仅能够检验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语言表述的精练性。例如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练习,老师在完成课文全文讲述后,安排一次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随堂练笔,一方面可以通过练笔了解学生对课文的掌握情况,是否已经全面透彻地理解文章内容,另一方面也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可以通过限制字数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

(二)关键词练笔

语文课文在表达全文中心思想时会运用一些关键词,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随堂练笔的方式引导学生查找文章的关键词、关键句式,从而抓住全文的重点,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文章的主旨,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例如在《海底世界》一文中运用了排比的句式来描写海底的声音,“有的……有的……有 的……还有的……”句式充分展现了海底声音的丰富性,并不像表面看上去的那么宁静。老师可以让学生应用该句式进行习作训练,例如用该句式描写春节前家家户户忙碌的情境,或者是描述运动会上运动员们出色的表现等,让学生在写作练习中感受该句式的表达效果,达到积累语言材料的目的。

(三)联想式练笔

许多语文课文中会出现留白的部分,例如在文章的末尾结束处应用省略号来代替言语表述,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这些留白处也是老师们开展随堂练笔很好的拓展点。例如《唯一的听众》中“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全文从作者“我”本身的角度描写了“耳聋”老人激励自己拉琴的故事,而老人的内心活动并没有描述,文章中的省略号是作者对老人内心世界的留白,由读者进行思考联想,这里老师可以让学生开展随堂练笔,让学生转换写作视角,从老人的角度出发重新对该文段进行描写。除了标点符号,许多的诗文也是联想式练笔的好素材,例如古诗《游园不值》中没有过多的笔墨描绘春色,一句“一枝红杏出墙来”给院内的春光进行了留白,老师也可以以此为切入点开展练笔,让学生畅想满园的春色。

(四)模仿式练笔

模仿式练笔是让学生能够最快掌握的一种练笔方式,其不仅能够让学生掌握特定的写作技巧,还能够增加学生的文字积累,提高习作水平。例如通过模仿文章的句式结构、修辞手法等开展随堂练笔,能够让学生掌握特定的语言表述技巧,还能够提升他们的实践应用能力。例如课文《美丽的小兴安岭》,全文运用了经典的“总分总”结构形式来展现小兴安岭四季的变化,这种文章布局形式是最常见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写作方法之一,在学习该课文的同时让学生模仿该文章结构进行习作训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运用该写作方法。又例如《海市》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修辞描绘戈壁滩的景色,通过开展随堂练笔的方式让学生应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绘景物,可以使他们的文本表述更加的形象生動,更有感染力。

三、结语

随堂练笔是丰富语文教学形式的重要方式,其通过阅读与写作的有机结合实现了学以致用、学用相长的目标。在实际教学运用中,老师要注重练笔形式的丰富性,从学生的兴趣角度出发,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也要控制好随堂练笔的密度,使随堂练笔更好地服务于课堂教学,当然点评交流环节也是非常重要的,老师的指导能够帮助学生更快地成长。

参考文献

[1]卓红华.小学语文课堂小练笔时机的选择[J].教学与管理,2015(26).

作者简介:张亚兰,女,福建泉州人,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见龙亭实验小学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

(编辑:张驰)

猜你喜欢

教学效果语文教学
用信息技术增强初中篮球教学效果
关于提高开放电大“统计学原理”教学效果的探讨
高年级古诗词教学艺术之我见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加强焊接教学质量提高焊接教学效果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