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职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职业精神教育

2018-05-14钟文端

课外语文·上 2018年3期
关键词:职业精神语文教学中职

钟文端

【摘要】职业精神是与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精神。良好的职业精神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而中职院校是为社会培养专业人才的重要基地,引导学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活中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念,提高就业技能,更好地适应以后的工作。据此,本文讲述了中职院校在语文教学中渗透职业精神教育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职业精神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劳动者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同时也对担负着人才培养的中职院校提出了更高的期待。就中职院校毕业生来讲,在其接受专业知识的教育中,养成良好的职业精神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中职院校语文教学要渗透职业精神的教育,要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到职业精神所带来的人格魅力,并促进学生自觉主动地形成良好的职业精神。

一、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职业精神的意义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职业精神的教育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在未来职业中良好发展。因此,中职院校在语文教学中渗透职业精神教育是十分有必要的。语文教师应当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特有的教学资源,做到及时有效地向学生做一些知识的补充介绍,让学生能够在丰富语文知识、增强听说能力的同时,感受到具有职业精神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首先,语文是一科需要所有学生都学习的课程,在语文课堂上渗透职业精神的教育具有普及性,重申了培养学生职业精神具有积极的意义。其次,语文是一门公共基础课,在注重语文知识的基础上,更为注重人文素养的培养。中职学生的职业精神是其走入职场获得成功的关键,借助语文学科的优势开展职业精神教育至关重要。最后,顺应社会的发展需要,目前各种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要,要求应聘者不仅要具备专业的知识,还需要具有良好的职业精神。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职业精神,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中职院校的根本任务就是向社会输送具有良好职业精神的劳动者和建设者,这不仅是社会各界对中职院校学生的要求,也是中职院校未来的发展趋势。职业精神最重要的,就是将敬业精神及职业素养进行有机结合。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职业精神,不仅能有效地加强中职院校与职场的相互衔接,还能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二、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职业精神的现状

现如今,很多老师意识到了职业精神的教育对学生的重要性,在语文教学内容和方法上进行了一定的创新和改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语文教学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亟须解决。

首先,中职院校及教师对语文教学的整体认知不够深刻,忽略了渗透职业精神的意义。而且中职院校的学生,只在意对自己职业技能的培养,认为自己可以拥有一技之长,是以后赖以生存的饭碗,所以对专业课的学习极其重视,对于语文及其他文化课的学习不重视。

其次,中职院校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往往形成了老师单向灌 输、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地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被忽视,甚至被压抑。而在教学中直接对职业精神进行教育,枯燥无味,使学生提不起兴趣,学生被动学习,去接受语文知识和职业精神,导致学生对职业精神缺少思考性,没有领悟职业精神的具体内涵,影响了对职业精神的学习。

最后,大部分中职院校对职业精神都没有考查,导致教师和学生都认为职业精神对于语文学习没有重要的意义。绝大多数教师和家长也只是过分地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排名、分数等,在对学生的培养上也更侧重考试成绩的提高,而考試的内容无非就是语文的基础知识和运用这些知识,学生为了取得好成绩也自然在这些方面多下功夫。同时还有一部分教师知道职业精神对于学生的重要性,但由于教学进度的要求,经常忽略了对学生进行职业精神的教育,很多时候只在意教学的进度,在课堂上也很少渗透职业精神的教育。由于学生本身对职业精神就不太理解,甚至不了解什么是职业精 神,这就很容易导致学生不具备良好的职业精神,不能很好地适应日后的职业生涯。

三、语文教学中渗透职业精神教育的具体措施

(一)提高对职业精神教育的重视

说到底,学习活动是学生自己的事情,教师不过是在这其中起到了指引的作用。所以,要在语文教学中渗透职业精神的教育,让学生在职业精神的熏陶下,逐渐认识职业精神的重要性。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可以联系实际,讲一些有关职业精神的事例或身边发生的真实案例,在帮助学生理解语文知识的同时,让学生对职业精神的具体意义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切实地了解职业精神在未来职业中的作用,这样才能在语文教学中更好地感悟、渗透出这些职业精神。

(二)在语文课堂上渗透职业精神教育

中职语文教学具有职业性,语文教师要借助语文课堂上的优 势,在传授语文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同时,还要呼唤、激发学生的职业意识,使中职院校的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精神。在课堂上讲解课文时,可以根据课文的主要内容进行扩展和延伸,引出职业精神在日常生活中的必要性,进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也可以从文章中主人公的角度进行渗透,由主人公的不怕困难、拼搏进取、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等精神,渗透出学生也该具有这样的职业精神,这也是我们当下时代的要求。

(三)在语文课下渗透职业精神教育

为了让学生巩固知识,教师布置作业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中职语文教学方式十分多样,有写作、背诵、读书笔记等多种方式,都可以成为中职院校学生的家庭作业,这有利于职业精神的渗透。语文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作业,以丰富的内容,提高学生自主完成作业的兴趣。此外,在作业设计的过程中,同时制定一个完成作业的最低标准,让学生完成作业的成果超过这个标准,这样有利于帮助学生养成严谨的职业态度。

(四)在语文课外渗透职业精神教育

为了扩展学生的见识,消化在书本上学到的知识,通常会开展有关语文教学的课外活动。在进行语文课外活动时,要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这个过程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培养学生奉献和为人服务的精神,通过语文课外活动,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职业精神的重要意义,甚至可以引入优秀的企业文化,促使学生对以后职业生涯有关职业精神有深入了解。

(五)通过知识竞赛渗透职业精神

竞争精神是现在职业生活里必不可少的精神,也是促进我国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有竞争,国家才能进步,才能更加繁荣富强;有竞争的社会才充满活力,有竞争精神的人,才会在工作岗位上有更出色的表现,进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竞争精神在完善个人的同时,也能够促进群体的进步、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中职院校教师可以通过组织知识竞赛的方式,给学生渗透职业精神。可以开展语文知识竞赛、优秀文章朗读竞赛、背诵诗词竞赛等,通过竞赛的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感,形成丰富的文化底蕴,体会竞争所带来的快乐,充分体会竞争精神的同时,努力把每一件事情做好。

(六)发挥语文教师的示范引导作用

语文的学习不像数学、英语,学到了就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语文是一种潜移默化、日积月累的教育,它需要语文教师发挥示范引导的作用,在学生的思维里形成良好的模式。教师的示范作用很重要,通过自身自信的表达,传达自信精神和奉献服务的精神,学生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熏陶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职业精神。对学生有一个良好的示范引导作用,在潜移默化中指导学生、感化学生,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精神。

四、结语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职业精神,还需要广大中职院校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中职院校的语文教师应该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职业精神的渗透,全方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推动学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不断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探索,寻找有效的措施和方法,相信在教师与学生的配合下,职业精神一定可以走出一条非凡亮丽的道路。

参考文献

[1]梁丽琼.中职语文教学渗透职业精神浅谈[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5(13).

[2]王淑娟,许慧娜.论中职语文教学中职业精神渗透现状及策略[J].读与写(中旬),2016(9).

[3]苏晓娥.浅议中职语文教学中职业精神的渗透[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2017(2).

(编辑:郭恒)

猜你喜欢

职业精神语文教学中职
中职学校学生社团加强学生职业精神培育的途径
医学生职业精神培育的探析
高职实践教学的多重关系研究
论体育传播工作者的职业精神和素养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