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的整合

2018-05-14梁少开

课外语文·上 2018年3期
关键词:作文教学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梁少开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阅读与作文的教学都是课堂教学中重要的环节,此两种教学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在教学中具有比较多的一致性。将作文教学以及阅读教学进行有效整合,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与写作习惯,进而使学生更加有效地学习语文知识,达到语文学科中最高的学习境界。但若要将以上两种教学真正融合,则需要以认清两者之间的联系为前提,从积累素材、读写模仿以及正确引导等方面着手,使学生的阅读写作等能力获得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作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是两个不可分割的教学环节。阅读是通过文字向外界传递信息的渠道,而写作是一种通过文字向外界表达情感的方式。学生的写作以及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如何将阅读以及写作进行有效整合?加强学生的训练,使其养成良好的写作和阅读习惯,利用阅读提升写作的相关技巧;在掌握读写的同时,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涵 养与文化底蕴,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师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之一。

一、阅读与写作密不可分

(一)两者有相同的教学目标

语文教学中,阅读课堂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将文章的表达顺序揣摩清楚并试着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基本了解文章中的相关表达。而写作课堂中的教学目标则是需要让学生了解写作的素材、该如何下笔以及这样写作是否恰当等问题。因此,两者的教学目标具有异曲同工之处。

(二)两者的教学过程存在重合

阅读教学是一个引导学生从词句的认读到文章的理解,进而将其思维想象力打开的过程。阅读的主要步骤在于对文章或者文字材料的认知与理解。写作教学首先是需要对文题加以理解分析,它是一个需要运用智力与理解技能的过程,需要对文章确定题目以及中心思想等。比如在阅读记叙文时,从文字中体会到景物特征描写,而记叙文的写作则是从景色中找到合适的文字表达。由此可见,写作与阅读之间的教学过程存在着重合部分。

(三)阅读技能可提升写作能力

阅读教學旨在培养学生掌握语文知识,促进其语文能力的提升。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可以积累许多语文知识与素材,还有阅读的相关经验等,无论是阅读经验还是语言素材,均可为写作提供良好的基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的就是素材积累与写作的联系。

(四)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的相辅相成

在课堂教学中,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是两个相辅相成的教学环节。阅读既然可以促进写作能力的养成,那么作文教学自然也可以促成阅读教学,这是因为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写作时,需要大量的语言素材提供支持,语言素材的积累从何而来?自然是要通过广泛的阅读,特别是经典名家之作,从中积累写作材料。另外,在收集素材的同时也要把思考投放于材料的组织与情感表达的体会之上。

二、将阅读与写作教学进行整合的意义

(一)两者的整合是语文素养获得提升的客观要求

阅读与写作既是两个单独的个体,又是两个存在密切关联的部分。我国学者认为,阅读与写作好比吸收与倾吐,倾吐量的多少取决于自吸纳的量。有多少储备,就会有多少释放。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时,教师需要将阅读与写作进行有效整合,在日常的课堂中进行优化训练,培养学生达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写作境界。小学阶段的教育是人生中接受教育的关键时期,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启蒙阶段,只有在此阶段重视对学生的教育,方能促进其健康成长。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是重点的教育项目,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以及写作能力。如若两者的教学不能并驾齐驱,则难以收获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两者的整合可促进写作能力的提升

写作能力的培育在于教会学生利用文字表达情感,使用文字进行思想的交流。学生能写、会写,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目标之一。学习小学语文的经验,便是学生学会阅读与写作相结合。一篇文章的诞生依靠的是学生的日积月累,学生的习作是他们知识、语言以及思想的综合体现。倘若学生没有经过大量的积累,那么他的写作就像无根源之水,没有生机,更谈不上脍炙人口。在教学中需要牢记“下笔有神”的前提是“读书万卷”,优秀的习作需要大量的素材支撑。

三、阅读与写作教学整合的有效途径

(一)注重模仿,掌握技巧

小学阶段的教育是人生教育的启蒙阶段。在此阶段,学生需要获得良好的教育,语文教学与我国国民素质有着重大关联。因此,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章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可作为该阶段学生 进行写作临摹的范本。在指导学生写作前,教师需要让学生熟读教材,并每天练习仿写。比如有学生在学习了《桂林山水》之后,将其中描写山水的“绿、清、静”等特点以及句式应用于课间操的描写中,将同学们做课间操的“快、静、齐”特点以同样的句式描写出来。另外,也有部分学生将母亲的手用此种句式进行人物形象的刻画,以表达自己对母亲的情感。再如学生熟读《我爱家乡的杨梅》这篇文章后,将“杨梅”改写成“芒果”或“橘子”等,仿写而成文章《我爱家乡的芒果/橘子》,将文章中的主体换成身边熟悉的事物,有目的地进行针对性仿写,有利于学生积累写作素材,练就写作技巧。

(二)丰富素材,扎实基础

古语有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厚积薄发”,这些都说明了积累的重要性。因此,在阅读与写作整合过程中,教学需要引导学生进行大量阅读,以积累名词妙句,或者较多了解一些典故名段,流传于民间且脍炙人口的典籍故事,如此一来形成了习惯,在习作时便能自然而然形成语感,落笔成章,一气呵成。不仅如此,学生在做口头表述时也不会觉得词穷,而是出口成章,甚至妙语连珠。学生通过大量积累素材后,写作用词便会变得丰富,表达变得生动形象,自然在造句以及文章布局时也会有所考究。这样一来,一篇优秀的创作很容易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学生进行词语的积累时,也可以对词语展开联想,还可以选择摘抄以及背诵等。

(三)挖掘教材,刺激情感

小学阶段的语文教材所涉及的内容较为丰富,大部分来源于生活,是生活中的缩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了解教材文章中蕴含的深刻含义,让学生能够明白其中包含的深刻内蕴,激发学生内心深处最柔软的情感,在教导其阅读写作之时还可以教导其人生的道理,充分体现教书育人的职能。如在引导学生阅读《妈妈的账单》时,以“你们在帮父母做事时有没有获得报酬”提问,引发学生积极参与回答后,再次提问:“为什么母亲没有酬劳?”引发全部学生的深入思考,教师可趁机布置作业,并对作业做出以下要求,以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为例,描述一件事突出妈妈的爱。这样学生可发掘自己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感受,创作出具有真情实感、打动人心的好文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经常开展以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综合训练。如此,可使原本枯燥无味的课堂变得妙趣横生。

(四)正确引导,促成习惯

常言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职责在于给学生进行方法的传授以及答疑解惑等。小学教育作为启蒙阶段,对学生往后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因而在此过程中需要对学生进行良好习惯的引导。比如不动笔墨不读书,要让学生明白写作与阅读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使学生在往后的学习中做到阅读应有所感悟,写作要突出内涵。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结合实际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对周围的生活有所关注,形成从生活中发现美的习惯。

四、结语

总而言之,阅读与写作好比人的两条臂膀,既可相互独立,又密切相关,在平日里虽然也可独立完成一些工作,但是总体而言,两者的联合使用才使得工作高效完成。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时需要将阅读与写作进行有效整合,使用不同的方法促使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不断获得提升。

参考文献

[1]柳玲. 读写结合 提升素养——浅淡小学语文阅读和作文的“并轨”教学模式[J]. 考试周刊,2017(97).

[2]张琼. 探析新课改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课外阅读的重要性[J]. 中华少年,2017(30).

[3]鲁约. 浅谈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J]. 课外语文,2017(27).

(编辑:郭恒)

猜你喜欢

作文教学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
探索多媒体在情趣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