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指向语文核心素养的文本解读

2018-05-14叶金雨

课外语文·上 2018年5期
关键词:文本解读核心素养阅读教学

叶金雨

【摘要】“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逐渐形成的关键能力、观念和品格等。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的文本解读应指向语言建构和运用、思维发展和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和理解,有效引导学生贴近作者,亲近语言,进而培育和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文本解读;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关于语文核心素养,课程研制专家从语言、思维、审美和文化的维度提出了四个要点: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文本解读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读者运用自己的知识和生活体验对文本进行阐释、丰富、再创造。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教学中,敞开文本解读的通道,倡导多元个性和谐解读,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一、语言建构与运用

文本解读时,我们可以抓住关键词语,通过朗读、赏析等各种方式引领学生去品味语言,从而熟悉语言规律,体悟表达技巧,培养运用能力。《木兰诗》中,我们往往会聚焦木兰沙场驰骋英姿飒爽的女英雄形象。“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這几句话却在刚健中展现柔情,节奏缓慢柔和。“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作者铺排渲染了木兰回家的场面,活泼活跃,没有庄严肃穆的气氛,没有衣锦还乡的荣耀,此时木兰只是一个熟悉的亲人,是邻家的一个女孩。通过这些语言以及语言形式的解读,木兰的朴素自然、可爱亲切就跃然纸上。文本的这些语言细节,倾注了作者的匠心与苦心,它藏着解密文本的密码,我们借此引导学生去亲近语言,贴近作者,慢慢从语言的张弛有度中习得运用语言的方法。

二、思维发展与提升

在文本解读过程中,我们可以让学生在比较、鉴赏、探究、交流中,有依据、有条理、有逻辑性地表达自己的认识,丰富自己对现实生活和文学形象的感受与理解,从而发展思维能力、提升思维品质。

朱自清的《背影》,我们会解读为父亲对儿子的爱,这样就容易限制学生的思维。文章开头说“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作者长久未见父亲,是找不到机会见面还是压根不想见面?透过文章内容,我们知道朱自清不认同父亲的一些思想和行为,那为什么又写到多次为父亲流泪?问题一经提出,学生的思维出现了困顿,这时教师可以适时补充两则材料,一是父亲纳妾,潘姓姨太太大闹,父亲被撤职,家里亏空,祖母辞世等事件,另一个是朱自清的父亲擅自领走了朱自清的工资,朱自清盛怒之下携妻小离家出走的事件。这便是朱自清文中所说的“家庭琐屑”。我们在文本深度品析中呈现这些内容,学生便会有恍然大悟之感,在保卫作者原意的同时也深入理解了作品,学生的思维品质也得到了深度拓展。

三、审美鉴赏与创造

师生只有充分调动自身的情感对文本进行体验,文本才会真正向其敞开通道,读者循着语言文字进入情感意蕴世界,受到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感染和启发,从而实现文学文本的审美功能。

教学《威尼斯商人》时,对于夏洛克这个人物的理解,我们也要一分为二,借此拓宽学生的审美视野。夏洛克是一个唯利是图、残酷狡黠、贪婪自私、报复心很重的人,是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高利贷吸血鬼的典型代表。但在基督教社会里,他又是一个被人看不起、备受欺侮的犹太人,所以夏洛克的报复有着合理又复杂的动机。我们对他充满鄙夷,也要向他投注同情的目光。《老王》《阿长与〈山海经〉》《信客》《台阶》等文章记录的都是小人物,他们生活在当时社会的底层,很多学生在学习这些课文的时候,只看到他们不幸的人生,鲜少透过他们不幸的人生去探索他们背后的人性的至善美。因而,我们在进行文本解读的时候,可以引领学生去挖掘这些平凡人背后的不平凡,引领学生通过鉴赏品味语言,形成正确的审美和审丑意识。

四、文化传承与理解

语言文字是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立足于文本文化资源,在语言文字的诵读品析中,引导学生感受文化、获得文化、传承文化。

教授《〈孟子〉两章》可以联系《〈论语〉十二章》,从而让学生了解 “孔孟之道”的沿袭发展轨迹。《公输》中可以讲解墨家的文化,《〈庄子〉故事两则》可以让学生管窥庄子的思想。《桃花源记》中的“黄发垂髫”可拓展古代年龄称谓的文化常识,“夕阳、流水、落花、残月”等常见“意象”,我们就可以多角度发掘。比如“月”字:月圆,就有团圆之喜;月缺,就有分离之愁;而望月,可以思乡,也可以思人。再如“柳”字,谐音“留”,古人有临别折柳相赠的风俗,常有挽留之意,多见于送别诗。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就要有不轻易放过任何一个字的严谨态度,从字词本身入手,结合具体的语境,挖掘字词中蕴藏的丰富的文化内涵。

总之,我们的文本解读,要注重有效引导,发现文本的秘密,引导学生理解、感悟、评价与鉴赏,在阅读中夯实语文基础性素养,同时具备适应终身发展和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发展性素养,丰富语言积累,发展语言和思维能力,培植审美与创新意识,传承和理解传统文化,实现“知”到“能”的转变。

参考文献

[1]赖配根.找到核心素养落地的“力量”[J].人民教育,2016(8).

[2]王荣生.听王荣生教授评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3]于漪.语文教师的文本解读[J].中小学教材教学,2015(2).

[4]金戈,李文忠.文本解读的智慧[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

(编辑:陈岑)

猜你喜欢

文本解读核心素养阅读教学
对文本解读与课堂操作四个“度”的把握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立足文本,给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搭建解读支点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语境层面的文本解读策略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