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大数据下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预警机制

2018-05-14王冰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8年14期
关键词:预警机制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王冰

[摘 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我国进入了一个大数据时代。大数据技术被运用到各个领域,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习惯,同时心理健康工作带来了更大的挑战。本文将探讨大数据下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研究大数据下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预警机制的建设,以此推动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发展。

[关键词]大数据;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预警机制

[中图分类号]B844.2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心理健康的问题越发的突出,因此我国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高校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同时也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高校应该合理地利用大数据的优势,不断地强化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1 大数据下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探讨

1.1 培养大数据意识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大数据的重要性。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地方,更需要重视这些大数据,并且充分地认识到大数据对于心理健康工作的重要意义,在校内提倡和强化大数据意识,普及相关的大数据知识。通过将负责心理健康工作的部门以及技术人员组织起来,提供相应的人力、物力,形成良好的大数据工作氛围。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也需要养成重视数据调查、形成数据思维的习惯,通过对学生的心理咨询、心理教学等的形式,收集更多的相关数据,为接下来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1.2 创新心理教育模式

传统的心理教育主要是以授课为主,这种教育模式较为死板,不易被现代的人们所接受。目前随着QQ、微信等社交网络的发达,学生更愿意在虚拟的网络中表达自己的感受。因此,高校可以充分地利用网络平台,建立起线上线下的互动交流,通过网络建立起大数据共享平台,以此完善高校内部的心理档案数据库。高校可以根据社交平台等系统,对产生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用以揭示学生的心理特征,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以便更好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1.3 完善心理健康干预机制

身处大数据时代,我们应该紧跟时代的步伐。高校内部,一方面需要建立其心理健康中心、班级、宿舍等多级心理预警机制,重点关心特殊人群,便于更好地发现突发心理危机的人群,为其提供心理安全监护。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记录学生的日常行为数据,建立起大学生心理健康量化分析模型,以便能够对学生面临的心理健康危机及时地做出反应,并且进行心理健康干预。同时,高校内部的心理干预机制也要重视环境的变化、个体的差异等情况,不能一概而论。

2 大数据下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预警机制的建设

2.1 成立心理健康服务中心

为了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预防心理疾病,各高校需要成立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建设一支专业的心理教师团队。心理健康服务中心主要围绕着学生开展工作,可以利用网络开展心理咨询工作、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做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评估工作。此外,心理健康服务中心还可以定期开展心理知识培训工作,开设大学生心理检测工作,帮助有需要的学生进行相关的心理治疗工作。通过对大学生的心理评估,可以建设健全心理数据库,便于对学生的心理状况作出分析以及预估,便于及时对心理存在问题的学生进行干预,保障学生的心理健康,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2.2 开设心理健康课程

保障学生的心理健康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开展,学校主要抓好课堂心理教育,从课堂教学中做好心理健康的教育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高校的心理教育课堂是以培养大学生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为目标,从理论上给予学生指导,引导学生树立起健康的心理状态,辅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和世界观,进而达到认识自我、完善自我的目的。首先,教师可以改变传统的授课方式,采用小班授课的方式,提高课堂体验,改善课堂的授课效果。其次,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式,例如,小组讨论,案例法,體验法,等等,带领学生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最后,心理教育课堂的考核需要改变之前只注重成绩的方式,改为重视学生在课堂上以及课下作业的表现,进行一个全面整体的评价。

2.3 提高心理健康教师群体建设

从大数据来看,高校的很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中,部分工作人员非全职从事心理健康工作的,导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匹配度不高,工作开展不够顺利。因此,提高高校内部心理教师队伍的建设,也是高校心理健康预警机制构建的重点。首先,学校内部需要成立相应的大数据工作小组,制定相关的制度,建设心理数据库,以实现随时能够调查学生的心理状态,便于开展心理健康工作。其次,需要建立一支专业性强、素质高,以教师为核心的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最后,心理健康预警机制的建设不仅仅依靠学校,还需要从家庭入手,做到全员育人,保障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3 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大数据的背景,高校心理健康工作的开展既面临着挑战同时也面临着机遇。因此,高校在加强心理健康工作的同时,应该与时俱进,结合大数据技术,利用大数据的特点,更好地构建相关的预警机制,扩宽信息渠道,创新心理健康工作方法,以更好地为大学生提供有效的心理健康服务。

[参考文献]

[1] 程从琳.基于大数据下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预警机制研究[J].求知导刊,2017(19).

[2] 刘欢.大数据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探讨[J].法制博览,2017(34).

[3] 胡合琴.大数据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探微[J].社会科学,2016(02).

猜你喜欢

预警机制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风险考量与管控
新常态背景下PPP模式系统性风险预警机制研究
高校大学生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新媒体时代高校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研究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广播机房环境监控系统预警机制的研究与应用
基于社会稳定视角的网络舆情预警机制构建的思考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大学生心理问题应对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