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情商的培养

2018-05-14陈琰清

课外语文·上 2018年3期
关键词:语文教学初中语文

陈琰清

【摘要】情商的培养对于中学生人格魅力的形成以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具有极大的影响与促进作用,因而值得重视。本文分析了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情商培养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并结合具体课例阐述了情商培养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语文教学;情商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广以及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教育不再唯分数是从,而是开始强调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塑造与培养。近年来被社会各界越来越重视的情商培养更是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而语文作为情、意、智结合最为紧密的学科,在对学生进行情商的培养上有着天然的优势。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通过合理、科学的教学策略,有目的、有意识地实现对学生情商的有效培养,从而帮助学生塑造完善的人格与端正的情感价值观,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与全面发展?本文将对此展开具体阐述。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情商培养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情商,又称为EQ,是与智商相对应的概念,是一种非智力因素。情商通常是指一个人对情绪与环境的掌控能力,以及团队关系的协作能力,其包含了抗挫力、直觉、忍耐、毅力、恒心、合作、信心等一系列与个人素质相关的反应程度。其中,情绪与情感是情商中最核心的内容。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情商,具有一定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中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应试教育所需要的人才,对学生的学科培养往往侧重于知识技能与答题技巧,而忽视了对学科自身蕴含的人文精神与内涵的挖掘。学生对语文的学习更多的是停留在记忆或背诵的层面上,而对语文知识的内涵与作品中蕴含的情感缺乏足够的思考与感悟,更不用说情感共鸣了。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人们开始反思应试教育对学生与社会造成的弊端,开始强调对学生核心素质的培养。其中情商作为最主要的影响个人素质因素之一,其对学生人格的形成,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树立等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因而更是成为学生培养的必修课。而语文学科作为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的学科,对于学生的能力发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因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情商进行有目的、有意识的培养,势在必行。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情商培养的策略

(一)构建和谐课堂,营造情商培养氛围

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是开展情商教育的首要条件。只有充分打开学生的心灵,才能让学生放下戒备心理,更愿意去表现自我。因而初中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尽量营造平等、和谐、友爱的师生关系,展示自身亲切和蔼的形象,通过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来实现对和谐课堂的构建。在生活中,则要善于做学生的挚友,并以自身渊博的学识与健康的人格对学生形成自然的吸引。

例如初中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把控并调整好自身的情绪,尽量把积极乐观的一面传递给学生,通过自身的言行举止为学生塑造良好的榜样。在遇到问题时,能够冷静分析并认真解决,营造活泼严肃的课堂学习氛围。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人格与独立见解,让学生充分感受到集体的友爱与温馨。而在课堂教学之外,教师则要下意识地培养学生明礼诚信的品质与自立自强的意志,引导学生形成端正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此外,还应当充分调动学生家长的力量,使家长认识到自身的言传身教对学生的深远影响与示范作用,从而促使家长端正自身的教育态度,共同促进学生的情商培养,实现学生的健康全面成长。

(二)充分挖掘语文教材,启迪学生的情商

在初中语文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重视对语文教材的挖掘,借助文学艺术的感染力实现对学生情感的熏陶。尤其是初中的语文教材,已经拥有了一定的思想与情感深度,几乎每篇课文都充盈着浓厚的人文色彩。例如朱自清的《背影》,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都讴歌了父母亲情的伟大与温暖;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则轻易就能勾起学生对美好童年时光的回忆;《贝壳》《蝉》则告诉学生只有通过艰辛的努力与付出,才有可能收获成功;《黄河颂》《最后一课》则弥漫着强烈而深沉的爱国情怀,令人不禁泪目;《热爱生命》则通过生动而优美的语言,成功唤起学生内心对生命的热爱与敬畏……每一篇课文或洋溢着浓厚的情感,或充满了智慧的哲思。通过对课文的教与学,实现课文与教师、学生三者之间的情感碰撞与交流,从而实现对学生情商的熏陶与素养的形成。

除了极具人文色彩的作品,语文课本中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也对学生形成了极大的震撼与感染力。身陷囹圄却毅然吟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关心国家命运前途,看见残破山河不禁咏出“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唐代诗人杜甫,坚定不移且不怕苦难的愚公,坚持真理、上下求索的屈原,等等。还有处处可见、随手可得的壮美情境,如“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的盎然生机,“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壮美,“小桥流水人家”的静谧优美,都给了学生以极大的情感熏陶。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通过绘情、绘色、绘声、绘形的讲解与情境渲染,学生通过反复的朗读、品味与体验,与作品形成情感上的共鸣,不仅扩大了视野,更能够实现对学生品行与情商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通过合理的教学手段,实现对学生情商的培养

传统语文教学中,教师填鸭式讲授的方法往往会使语文课堂显得乏味沉闷,学生缺乏学习兴趣与积极性,更不愿意静下心来体悟课文中蕴含的情感与哲思。随着多媒体设备在教学中的广泛使用,以及探究性教学法、合作教学法、小组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新型教学方法的推行,初中语文课堂教学逐渐朝着多样性与趣味性的方向发展。通过引导学生逐渐接受语文、喜欢语文,进而愿意去体悟课文中的人文内涵,从而实现对情商的培养,可谓事半功倍。

例如在教授《济南的冬天》一课时,就可采用情境教学法,教师在课前先准备与济南的冬天相关的视频、图片资料,利用多媒體设备将济南冬天的美景直观地展现给学生,营造良好的视听氛围,激发学生对济南冬天的向往,继而对生活充满热爱。而在教授《故乡》一课时,则可以先给学生介绍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给学生预设一个问题:作者现实中的故乡与记忆中的故乡有何不同,为什么存在这么大的区别?然后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分成小组进行讨论,教师在讨论的过程中予以相应的指导与帮助,最终使学生获得一个全面的答案:正是由于封建思想的落后以及帝国主义的入侵,才导致了故乡的衰败。通过学生讨论与对作者情感的体悟,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三、结语

除了上述方式之外,还可以通过作文教学、课外活动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情商。应认识到,教无定法,只要拥有正确的教学思路、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立足于教学实际与学生的具体情况,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情商、使学生拥有扎实的语文知识并获得全面发展作为教学目的,真正践行初中语文教师的崇高职责,就能够充分弘扬语文学科的本质要求,最终获得教师与学生的共同成长。同时也应认识到,情商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而是需要教育工作者长期的谆谆教导。而且情商的培养也不是最终目的,而是通过培养学生的情商,让学生体验到生命的美好与快乐,进而为实现生命的价值而努力,最终实现幸福。

参考文献

[1]王政善.浅议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情商的培养[J]. 教育界,2017(07).

[2]陈正芳,吴成兵.情商,健全人格的“钙质”——浅谈中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情商的途径 [J].中学语文,2007(20).

[3]秦小兰.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与学生情商培养[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5(9).

[4]王亚娥.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与学生情商培养[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2(77).

(编辑:郭恒)

猜你喜欢

语文教学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以微型写作促进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高年级古诗词教学艺术之我见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