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传统杂技与现代杂技的接轨
2018-05-14崔江伟
崔江伟
[摘 要]传统的、民族的杂技在杂技发展历程中取得了突出的成果,随着现代艺术的不断发展,不同种类的艺术作品之间的交流融合越来越深。杂技艺术不是一个孤立的艺术部门,它与舞蹈、演唱、歌剧、小品、马戏等艺术部门存在诸多互通、相似之处,通过融合其他艺术表现形式来丰富杂技表演内涵,能够满足不同观众的审美需求。
[关键词]杂技;传统;民族;现代化;发展方向
杂技艺术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拥有着深厚的文化传承与民族气息,群众基础是支撑杂技流传延续的重要动力。杂技作品成功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观众的认可程度,而观众的审美需求不是一成不变的,社会在发展过程中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许多的变化,这些变化也在影响着我们的审美需求。
优秀的传统杂技是现代杂技的根基,二者不是纯粹的历史“接力”关系。现代杂技在吸收了传统杂技的优良技艺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并随着时代的变迁加入了诸多新元素,故现代杂技是传统杂技的升华,而杂技艺术凭借自身独特的魅力和固有的属性,征服着一代又一代的观众。
一、杂技发展的走向
(一)坚持以“技”为主,以“意”烘托,糅合技艺与民族文化内涵
以目前所掌握的文献而言,杂技起源于秦汉时期,自秦汉之始,以“百戏”名之,作为中华传统“身体”艺术的突出代表,杂技技巧兼备“高、难、惊、险、奇、谐”的特点,具有极高的观赏性与艺术性,这也是杂技文化不断延续至今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中,杂技之“技”是杂技艺术的核心,杂技是一门身体的艺术,外在表现力是其得以生存发展的基础,也是杂技与其他艺术不同的本质区别。无论对杂技演员进行多么精美的包装,对舞台效果进行多么绚丽的艺术处理,杂技表演的核心依旧不可撼动,杂技艺术凭借“真本事”支撑,其他一切艺术手段只能起到烘托美化杂技技巧的作用。
杂技之“意”指节目的意境,是节目的文化内涵,通过对节目主题烘托与渲染,让观众身临其境。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杂技表演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不仅仅要求欣赏传统的身体艺术,
更愿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其中的意境进行思考和发掘。这就要求传统杂技必须由重视外在表现形式向“内外兼修”进行转变,增加文化底蕴,提高内在表现形式,推动传统杂技创新发展,如此,方能吸引更多观众的目光。
“技”“意”结合的杂技作品就如杂技《顶—太极》那般,将道家文化之中的“相互作用,运化万千”“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乾坤一元,阴阳相倚”等意境通过服装、道具、演员演绎、音乐铺垫等手法体现在了舞台之上,营造了一幕宁静悠远、神秘莫测的中华传统文化大戏;也如杂技《百鸟衣》中,巧妙地将整体节目分为“莽山丛林”“远古骆越”“花山脚下”“壮乡村寨”四幕,将广西传统杂技中的蹬技、地圈、转碟、柔术、舞中幡、滚杯等杂技技巧投入表演之中,通过演员的表演,以情带戏、以情显技,讲述壯乡铸鼓人古卡历经万千困苦,最终获得太阳鸟化身—依俚的帮助,身披百鸟衣,创作花山岩画的故事,全面展示了广西壮族传统神话传说的艺术魅力;又如杂技《庭前献艺》中,众多表演者通过音乐、柔术、道具、顶功、造型等杂技元素,将杂技本身的高、难、惊、险、奇、谐①等特点同民族性、现代性巧妙融合起来,避免了传统杂技表演繁琐的走场程序,为杂技表演注入了新元素。
以上种种成功的作品在向我们表明,发展民族特色之杂技,必须坚持将“技”“意”融会贯通,在坚持练好“技”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的特色对传统杂技进行创新,以“技”为主,以“意”为辅,相互交融,在传承好传统技艺的前提下,提高节目文化内涵,增强节目感染力,走创新之路,使表演走入观众的内心。
(二)结合民族本土特色文化和国际文化,使杂技作品与国际接轨
民族本土特色文化是世界文化园林中的一片绿荫,但由于不同国家、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存在差异,导致了不同国家、地区在艺术表现形式上存在差异。为了带领民族本土特色文化杂技“走出去”,我们应意识到,在杂技艺术创作过程中,除了要在题材和内涵上保持鲜明的民族风格和特色,以创新的思维打造属于自己的精品品牌外,还要考虑民族性艺术产品与国际市场接轨的问题,要以创作出全世界观众普遍认可的作品为工作目标。那么杂技要用怎样独特的表现手法和外在形式才能吸引人们去欣赏并与之产生互动共鸣呢?杂技的世界性本身是优秀的民族性的升华,要让杂技的形式和内涵被全世界接受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漫长而艰辛。首先杂技必须要自身强大,其中蕴含的民族传统文化和精神内涵才可以在国人的宣扬下走出去,慢慢的得到全世界的关注、欣赏、研究、尊重和运用。当外界可以真正理解它的美,它的情感,它的文化,它的价值的时候,它的民族性就上升到了世界性的高度。要做到这一步,我们要进一步加强杂技和其他艺术的交流,丰富杂技表演的内涵,提高我们的视野,开阔胸怀,把我们的积极性、创新性更大限度地发挥出来。灵活地掌握各种传统、民族杂技与现代化杂技的接轨和融和,杂技艺术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脉搏成为世界艺术殿堂上一颗璀璨的东方明珠。
而让不同国家、地区的观众普遍认可的关键,便在于文化的契合。杂技《龙狮》②的出现,给予了我们在杂技中糅合中外文化的一则启示。导演通过对节目的精心编排,将古希腊哲学家的四元素说与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五行学说融入《龙狮》剧情之中,将四元素说中的土、气、水、火与五行学说的金、木、水、火、土呈现于观众眼前。而在中西方文化之中,四元素与五行皆为世界万物之构成要素,仅因一域之隔,世界万物被东、西方解释成了不同的形式,让人感到既陌生又熟悉,在心中蓦然产生“中西本为一家,何来隔阂之有”的顿悟。
二、传统杂技向现代杂技的转换
传统杂技在历史长河中获得了无数的赞誉与辉煌,但随着物质世界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精神文化生活的要求日益增加。观众在为传统杂技的瑰丽喝彩的同时,也逐渐不满足于千篇一律的节目。因此,现代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决定了老经典必须与现代文化相结合,而传统杂技向现代杂技转换的关键是把传统杂技中的艺术经验、技能和形式同时代意志进行整合,从单一模式向多角度、多样化的形式转换,主动捕捉观众的审美需求,以适应日新月异的市场变化。否则,老经典终将被尘封于历史之中。
杂技艺术的美,不是演员、道具数量堆砌的美,不是机械的将新元素生搬硬套到节目之中的美,而应该是内在的、变化的美,应当将美融入节目的特性之中,反映时代的气息,使人耳目一新。
我们应当看到,传统杂技对时代气息的吸纳不足导致了人们在杂技艺术创作过程中陷入想象力匮乏、知识经验不足以及理论思维缺乏的泥潭。
解决这一切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正确引导杂技人对当代杂技之“美”产生正确的理解。为此,广西杂技团在《钻圈》之中摒弃了一味提高表演难度来吸引观众眼球的传统做法,转而采取在保持表演难度的同时,融入童话元素,烘托节目氛围,将观众带入舞台情景之中的方式,提升表演的艺术气息。此外,广西杂技团还在《山水造型》里通过人体柔术等杂技技巧结合舞台道具进行表意展示,让民族区域的特色自然生态呈现于舞台之上,让观众通过观看演员运用肢体动作所暗示的内容,领悟到广西山水的清丽娟秀。广西杂技团通过对“美”的剖析与运用,使杂技表演从单纯“技”的展示,向“技”“意”相伴相生的方向发展,完整的诠释了现代舞台杂技艺术之“美”。
三、现代杂技的特点
在当今国内外杂技艺术发展的形势来看,“技”“意”结合是大势所趋。这要求杂技艺术将舞蹈、舞台剧、体育以及歌曲等多种艺术形式融入杂技技巧之中,使杂技技巧的力度(难度)、杂技演员的演绎之美以及舞台意境结合成一个整体,营造一个或欢快、或激越、或平缓、或三者兼备的舞台效果,充分契合观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拓宽杂技艺术的市场空间。
从当今杂技艺术的发展趋势来看,观众对杂技综合因素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演员、教练、编导、舞美创作等人员不能光做本职工作,还要团结合作形成一个整体,所有人要围绕这个节目想要表达的核心内涵去寻求统一和谐,这样才能为观众呈现出一个精品的节目。
此外,现代杂技另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舞台表演越来越充实。以灯光为例,传统杂技中灯光的作用只是照明,如今的各种绚丽光彩的运用使得舞台整体显得无比梦幻,加上烟雾效果、演员精心的表演、华美的演出服,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在服装的美化以及声、光、电的配合之下,原本就惊险刺激的杂技节目就更加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了。
四、 杂技人才培养
与其他的艺术表现形式相比,杂技的内涵和外延要更为复杂。而杂技因其本身技巧难度高、人才培养周期长的特点决定了保证杂技表演人才质量的重要性。我们需要在苦练技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吸收新知识新理念,不断创新杂技人才培养模式,增加杂技人才储备,保持杂技团队的稳健发展,不断进步,满足时代的需求。
五、结语
优秀的杂技作品不仅仅是孤芳自赏,更要深入人心,不能脱离生活和群众基础。好的作品要给人以正面的力量,更要鼓舞人们积极向上,乐观地面对生活。在大力弘扬“求同存异”的今天,我们的眼光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国内。美是全世界共同的追求,艺术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杂技艺术也要博采众长,吸收更多优秀精华为己所用,更要为传播中华文化精神走向世界、传承民间艺术做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高伟.中国情节性杂技创作与现代转型[J].中国文艺评论,2015(2).
[2] 毕卫忠,丁玲辉.西藏古代杂技与藏族传统体育相互融合的探讨[J].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
[3] 王立芳,毛海濱,付云岭.文化自信与价值重建:重构杂技文化生态的时代意义[J].四川戏剧,2016(7).
[4] 王立芳.政治空间压缩与杂技传统的建构——基于杂技艺人“化外之民”形成与发展历程的考察[J].民族艺术,2016(5).
[5] 魏汉武.传统文化产业创意发展路径选择——基于濮阳杂技的实证分析[J].规划师,2016(S2).
[6] 王怡风.论杂技与舞蹈的关系及舞蹈元素在杂技创作表演中的作用[J].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10(1).
[7] 周志平,庞青月.吴桥杂技文化生态的保护与发展[J].河北学刊,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