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豫剧艺术特征探微

2018-05-14纪明明

歌海 2018年3期
关键词:唱词豫剧唱腔

纪明明

[摘 要]豫剧,是中国传统戏剧文化的瑰宝,也是河南省最具代表性的民间戏曲品种,其通俗质朴、粗犷豪放、节奏明快,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受民风、民俗、方言以及历史发展和地域因素影响,豫剧形成了题材兼收并蓄,内容栩栩如生,自身求新求变、驱动力强的特点。

[关键词]豫剧;唱腔;唱词;艺术特征

豫剧,又称河南梆子、河南高调、河南讴、靠山吼等,是我国梆子声腔剧种中非常重要的一支,也是中国最大的地方剧种,主要流行于河南以及山东、河北、安徽等中原地区。①

一、兼收并蓄,豫剧在中原文化沃土中繁衍发展

中原地区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从远古的神话传说葛天氏之乐、人文初祖黄帝、大禹治水,到《诗经》中的“郑卫之风”,再到宋代都市的繁华以及佛教的传入、文化的融合,中原文化源远流长、灿烂辉煌。在几千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原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原地区人民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原人民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文明的折射和体现,也是滋养各种艺术形式产生的丰厚文化底蕴。

(一)豫剧深受河南乐舞文化的影响

河南舞阳出土的七孔骨笛证明了大约8000年以前,河南地区就有了乐舞文化,并且水平很高。濮阳地区出土的贝壳巨龙,距今已有6000多年的历史,其样式仍是今天戏曲服饰的主要纹饰; 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其中的“乐”和“舞”字,就是今天戏曲舞台的动作缩影;特别是在禹州市出土的青铜面具,原记载是为了驱邪敬神,其形态逼真,完全可以看做是今天的戏曲脸谱。《吕氏春秋》的《大乐》篇就详细记载了今河南长葛原始部落具有乐舞性质的文化,据记载“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②,这些乐舞活动虽说都与祭祀、敬神、驱邪有关,但亦表明中原地區几千年的乐舞文化十分繁荣, 特别是夏商周以来,中原地区的乐舞已经逐渐转向世俗化,并有了一定的审美水平, 是豫剧诞生和发展的重要文化底蕴。

(二)豫剧得益于中原地区叙事文学作品的积淀

《诗经》是我国记载的较早的诗、乐、舞三位一体的文学形式,其中的“王”“郑”“陈”等三风都源于河南境内。特别是新乐的代表“郑卫之声”,较为详细的描述了当时河南地区的乐舞盛况。战国时期的儒家、道家以及墨家的著述中,有较多的传说、寓言,这些都反映了中原地区先民的叙事才能。东晋史学家干宝所著的《搜神记》是一部记录古代民间传说中神奇怪异故事的小说集,内容十分丰富,有谶纬神学、神仙变幻、精灵物怪、妖祥卜梦等,其中保留了相当一部分西汉传下来的历史神话传说和魏晋时期的民间故事,这些都成为后来中原地区表演和讲唱艺术的题材内容。汉唐之后,中原地区经济、政治成熟稳定,当时的洛阳、南阳都十分繁华,“百戏”开始与叙事、歌

曲、表演结合,向着情节化、综合化发展起来,民间社火热闹非凡。据唐朝崔令钦的《教坊记》记载,当时流行的民间小戏《踏谣娘》每逢演出必是“马围行处匝,人簇看场圆”①。《踏谣娘》讲述一个这样的故事:北齐有人姓苏,实不仕,而自号为郎中;嗜饮酗酒,每醉殴其妻。妻衔悲,诉于邻里。时人弄之。丈夫着妇人衣,徐步入场行歌;每一叠,旁人齐声和之云:“踏谣和来!踏谣娘苦和来!”以其且步且歌,故谓之“踏谣”;以其称冤,故言苦。及至夫至,则作殴斗之状,以为笑乐。从记载来看,这些民间小戏从叙事、表演到化妆、装扮都已经具有了戏曲的雏形,豫剧深受这些艺术形式的影响。

(三)豫剧善于吸收其他艺术语汇

有关豫剧最早的文字记载是1745年(清乾隆十年)编修的《祁县志》卷七《风土风俗》篇中:愚夫愚妇,多好鬼尚巫,烧香佞佛,又好约会演戏,如逻逻、梆、弦等类......②此外,在同一时期李绿园写的长篇小说《歧路灯》中,也提到:一个民间戏班,叫做梆锣卷。由此可以看出,豫剧应该是在逐渐“雅化”的昆曲走下坡路、通俗质朴的“花部”剧种蒸蒸日上的乾隆年间逐渐发展壮大起来的。豫剧就像一个河南壮汉,既吃得了苦,能在穷乡僻壤、广场高台演出,又胃口极好地兼容并收、海纳其他艺术精华,因此成长极快,成为全国最大的地方剧种。

据民国五年朱仙镇的《重修明皇宫碑记》记载:清同治年间,为重修明皇宫,捐纳资财的河南戏班有七十多个,其中多数是豫剧班社,当时的豫剧辉煌可见一斑。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豫剧的演出更加活跃,开封的茶社戏园如致祥茶社、普庆茶社等人头攒动,《中国戏曲志》中使用的字眼是“此起彼落,相继不绝”。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之后,以樊粹庭为首的狮吼剧团、周海水领导的太乙班以及豫剧名角阎立品、常香玉等在全国范围内巡回演出,募捐抗战经费,各个戏班之间互助互帮、取长补短,促进了豫剧不同风格的交流融合。

1945年抗战胜利后,豫剧的演出大抵分为两个层次:一部分班社在城市的茶楼演出,如:常香玉、陈素真等;另一部分班社和不太知名的演员多在农村的村野高台演出,剧目较多,质量良莠不齐。豫剧这一时期处于自然状态下的优胜劣汰,戏班的兴起与消亡是在戏曲自身发展规律下的更迭。1949年建国之后,国家对原有的豫剧班社以及豫剧艺术遗产进行了整顿和挖掘,1956年河南成立了省戏曲学校、河南豫剧院,并排演了一批以《花木兰》《秦香莲》《小二黑结婚》《人欢马叫》《朝阳沟》等为代表的传统戏和现代戏。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豫剧遭受重大挫折,直至1980年,河南省文化局举办了“豫剧流派汇报演出”,豫剧艺术卷土重来,再铸辉煌。2006年,豫剧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栩栩如生,豫剧将农民心理体现得灵动自然

豫剧是在河洛文化的母体中孕育、产生和繁衍起来的,河洛文化是一个地域文化概念,“河”指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洛”即黄河的支流——洛水。从地域上讲,是以中岳嵩山为中心的河南省境内。自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开始,直至殷商,河南是我国农业文明发展最早、开发最充分的地域之一。新郑裴李岗村遗址中发现的大批农业生产工具和粮食加工工具,如松土播种用的石铲、收割麦穗的石镰和加工粮食用的石磨盘、石磨棒,充分证明了农业生产是当时河南地区的主要生产生活来源。1993年,研究人员在整理舞阳贾湖遗址中,发现了一些稻壳印痕,经过各种科技手段验证,科学家认为这是世界上已知的最古老的人工栽培水稻。这些都说明,8500多年前河洛人民就有了农业种植技术。长期的农业生产和高度发达的农业文化造就了河南民众最典型、最充分的农民心理:讲求实际、注重传统、推崇节俭、看重人伦,豫剧在这样的土壤里生根发芽,形成了独特的艺术特性。

(一)唱腔粗犷豪放、程式性较强

“因字成腔”“依字行腔”是豫剧的重要特征和艺术准则,河南的地方方言决定了豫剧声腔旋律的结构方式。豫剧的母体“祥符调”就是以开封方言为语言基础,唱腔以河南人民最常用的简单上下句为循环声腔。豫剧唱腔属于板式变化体,唱词通俗,唱腔激昂、高亢、粗犷,程式性很强,主要有[流水板][慢板][二八板][飞板]四大板类。各种板式又有严格的几种变化,如[慢板类]分为[迎风板][连环扣][金钩挂];[流水板]分为[慢流水][快流水];[二八板类]分为[慢二八][二八连板][紧二八][紧打慢唱];[飞板类]又可分为[滚白][栽板][叫板]。豫剧的曲牌分为[弦牌]和[笛牌],[弦牌]有[苦中乐][撞倒墙][五龙摆尾][菠菜叶]等,[笛牌]有[满堂花][风入松][紫金杯][娃娃]等。笛牌吹奏时,打击乐的程式也相对固定,节拍规整。文武场面的伴奏乐器同样刚柔兼济、豁达宽厚,在豫剧演出中让人忽而血气动荡、忽而热耳心酸。

由于流传地的方言、民俗略有不同,豫剧在长期发展中形成了以开封为中心的“祥符调”,以商丘为中心的“豫东调”,以沙河为中心的“沙河调”和以洛阳为中心的“豫西调”四个主要流派。① 豫东调、祥符调是豫东声腔的代表,豫东多平原,少有陡峭的山崖和恶劣的气候,加之当时以开封为中心的省会都市区域,经济较为发达,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因此造就了豫东调男声唱腔高亢激越、 女声唱腔曲调流畅,有较多活泼花腔、音域一般属上五音的特点;豫西调属于豫西声腔,由于豫西的自然环境较为恶劣,土地贫瘠、山崖陡峭,因此豫西调具有天然的悲剧性,反映在唱腔上,以中州音韵为语言基础,多用本嗓,男声悲壮苍劲,女声婉转低回,音域属下五音,深沉、浑厚。

(二)唱词质朴通俗、雅俗共赏

豫剧的创作者是生活中的老百姓,因此他们一定会用自己的视角去观察生活,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己的喜怒哀乐,正所谓豫剧的“俗人俗事俗演”。无论是现代剧目还是传统剧目,明白如话的俚俗本色是豫剧的特点。如《倒霉大叔的婚事》中,对于中原大厦的描述,“上下楼按电钮,晕晕乎乎似驾舟。睡那床更讲究,往上一躺一个兜。你要翻身动一动,掀几掀来悠几悠,那滋味活像只猫舔住脊梁沟。那地毯足有四指厚,洗澡盆大的能卧一头牛”。寥寥数语,简单幽默又形象生动,将一个农民的观察视角描述的具体有趣,生活气息极为浓郁。②又比如《朝阳沟》中的唱词“棉花白,白生生,萝卜青,青凌凌,麦仔各个饱盈盈,白菜长得瓷丁丁”③,这是河南老百姓的方言,也是广大人民群众最熟悉不过的农家场景,这些朴素真实的唱词将耿直坚强、淳朴乐观的乡民情怀和农民品格描述得淋漓尽致。

豫剧在产生之初,创作者是村野底层的草根阶层,受教育程度、生活圈子以及自身禀赋等所囿,其唱词就是口语化的、生活化的,正像樊粹庭先生所说的,“戏曲就是写给推车挑担的、箍漏锅卖大蒜的这些人看的”④。与此同时,豫剧的受众是生活在田间地头、旷野高岗和农家小院的,直白、通俗的语言能够拉近豫剧与人民的距离,使观众易懂、易接受,便于剧种的传播传唱,从而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如《小二黑结婚》中,通过各自

的唱腔、唱词,观众分明可以看到三个栩栩如生的农村妇女形象:二黑娘谨小慎微,说话张不开嘴,走路迈不开腿,在丈夫的威严下,甚至有点唯唯诺诺;三仙姑擦粉戴花,语言活泼又阴阳怪气,是每个村子都会有一个的“老来俏”;媒婆说起话来滔滔不绝,“啧啧啧”的语言听起来夸大其词、能说会道。这些大俗大雅的语言将豫剧推向雅俗共赏的境界。

三、顽强发展,豫剧自身求新求变的内在驱动力强大

黄翔鹏先生在论述中国音乐的发展时曾说,传统音乐的发展是一脉相承的,是逐渐从一个狭小的天地走向广阔的过程,特别是在传统音乐出现发展断层时,也正是傳统音乐重获生命的时机。豫剧的萌芽、生存、传播和变革正是在一个开放的、广阔的文化环境中,在强大的内在驱动力下,不断求变、吸收、融合和变异。

(一)豫剧自身有求新求变的内在张力

从原始先民探索世界的各种神话传说,到有故事有人物的歌舞音乐《大周》,发展到诗、乐、舞三位一体的《诗经》《郑风》《卫风》,再到戏曲雏形《踏谣娘》,直至北宋集戏曲、杂技、武术于一体的《目连救母》,戏曲由一个小小的萌芽,在其自身求新求变的内在张力下,逐渐完成了从简单到复杂的艰难蜕变。张履谦《民众娱乐调查》中认为,河南梆子最早是一种干梆子,是一种独角戏性质的说唱, 演唱者一个人拿三根棍,类似于现在的双截棍,语言极为平直简单,无伴奏、似说似唱, 很多学者认为这就是豫剧的母体。清代初、中期,昆曲、弋阳腔以及卷戏、锣戏在河南非常流行,昆曲表演细腻、抒情性强、念白儒雅、华丽婉转;弋阳腔带有较多信阳民间音乐元素;卷戏舒展清新、有很多劝善的内容;锣戏男女同腔同调、唱俗曲讲俗事。这些艺术特色被豫剧全盘吸收。早期记录豫剧的《风土风俗志》和《歧路灯》中都提到了“梆锣卷”一词,可见豫剧在其诞生之初,为了更好的适应当时的受众口味,较多采用了弋阳腔中的武打杂技因素,发展过程中又吸收了锣戏、卷戏的精华,如豫剧中有[二八板],锣戏中有[二八调子],豫剧中的[哌嗒嘴]又在卷戏、锣戏的[哌嗒嘴]中找到呼应,老百姓也常说“锣戏窝里出干梆”①。五四运动之后,“德先生”和“赛先生”思想广泛传播,受众的社会心理发生巨大变化,逐渐从茶楼走向城市的豫剧也在悄然变化:传统的豫剧剧目中都会加上开启民智、移风易俗的内容;一些低俗鄙陋的题材逐渐被剔去;神怪迷信、淫荡污秽的地摊戏、板凳头戏逐渐退出舞台。新中国成立后,河南省教育厅成立了专门的戏曲改革委员会,指导艺人们学习时事政治和文艺政策,帮助他们改戏、编戏、演戏。这一过程正是豫剧从萌芽到发展的自我壮大,也是豫剧在自我求新求变的内因驱动下逐渐增强自身艺术性的过程。

(二)豫剧不同流派有相互交融的需求

由于不同的地形地貌、自然环境、气候天象的影响,河南的民间音乐也分成了不同的地域,有着既互相联系又各不相同的艺术特点。豫剧也在此背景下在逐渐形成了结构体系相同但腔调韵味不同的祥符调、豫东调、沙河调和豫西调。祥符调形成最早,是豫剧的母调,产生在嘉庆年间的祥符县(今开封县)。开封有“七朝古都”的称谓,那里货物林立,人口超过百万,物质生活富裕,人们的娱乐需求较大,勾栏瓦肆应运而生。演唱祥符调的豫剧班社众多,代表性的有“蒋门”“许门”,祥符调多采用变徵为宫,曲调明快活泼。祥符调后来逐渐东传,形成豫东调,流传区域以商丘为中心,风格与祥符调相似,但更多了些激越奔放、高亢挺拔的特点。同时,为了适应观众审美的变化,豫东调更加俏皮诙谐,女声字少腔多,男声常以“本嗓”唱出,所以又称“河南讴”,演唱方式也从祥符调的“高台演唱”转为“对台演唱”。祥符调向西流传,与南阳梆子、信阳的弋阳腔越调、坠子以及各路杂耍、曲艺融合,形成“沙河调”,也称“南路调”,以漯河、许昌、周口为中心演出,其特点又发生了较大变化——声调更高、发音更重,更加激情亢奋。豫西地区由于多山区、土地贫瘠,豫剧的演出多在山坡搭台,声调低沉厚重,真嗓浑厚圆润,也称“靠山吼”。

清末民初,社会动荡,经济发展停滞缓慢,政治混乱,人民生活潦倒,许多豫剧班社演出渐少,剧班之间较少交流,加上各自的门户之见,豫剧各流派基本处于一个固步自封的状态,这种状态一方面使各流派的特点愈加明显;另一方面,单调、贫乏的题材和演出风格也逐渐暴露。20世纪30年代之后,由于豫剧自身发展壮大的需要以及观众审美层次的提高,豫剧各班社、各流派之间产生了互相交融的强烈需求。1930—1940年代,豫剧各门派的板式、唱腔有着合流交融的趋势,如豫西调的代表人物常香玉,她打破门户之见,将豫东调旋律活泼、节奏变化较大、字少音多的唱腔旋律引入到豫西调之中,“上五音”和“下五音”巧妙结合,同时吸收借鉴河南坠子、大鼓书、曲剧甚至秦腔的精华,对豫剧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创新。1950—1960年代,豫剧各流派各自突破唱腔、范式的限制,相互吸收融合,同时又吸收京剧、评剧、怀邦、道情、大调曲子的元素快速发展,可以说豫剧一直像一个胃口极好的黄河壮汉,展开双臂,以海纳百川的心胸与各种艺术形式融合发展。

猜你喜欢

唱词豫剧唱腔
唱词(外一首)
家校共育成合力,传承河南豫剧
那唱词本上,满是回忆
广西文场的曲词艺术特征研究
豫剧现代化进程分析
我演“七仙女”
关于秦腔须生的唱腔和舞台表演艺术
浅谈京胡在荆州花鼓戏唱腔音乐伴奏中的运用
通过文化体制改革推动豫剧文化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