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连锁专业课程中运用研究
2018-05-14姚玲
[摘 要]本文先对思维导图的基本概念进行了阐述,然后在思维可视化和促使学生自主思考的基础上,对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作用进行总结,进而在教学设计、新课程教学、习题课程以及实践课程的基础上,对思维导图在品类管理课程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详细阐述。
[关键词]思维导图;连锁专业;品类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随着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各个高校都相继开设了很多和社会接轨的专业。品类管理课程是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中的重要课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专业内容较多,专业程度也比较高,所以在教学的时候存在很多阻碍。而通过对思维导图的使用,能够让课程教学内容更加的简单化和层次化,让学生可以循序渐进地记忆和掌握相关的知识,进而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水平。
1 思维导图基本概念和品类管理课程特点
思维导图也可以称之为心智导图,是一种对发散性思维进行呈现的图形工具。思维导图虽然简单,但是有效性很强,其是一种革命性的思维工具。通过对图文的使用,将各种主题关系以属于和关联的图形呈现出来,将主题关键词和图像、颜色等构成记忆结构。思维导图使用了左右脑的机能,使用记忆、阅读和思维规律,帮助人们在科学、艺术以及逻辑之间进行平衡与发展,以此来对人类大脑中的潜能进行深入挖掘。思维导图是一种把思维具象化和可视化的方法。放射性思考是人类最基础和直接的思考方式。在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物品都能够成为思维思考的中心,比如文字、符号、食物、香味以及颜色等等,并且还能够在此中心基础上往外进行延伸和发展。比如在香味上食物上可以延伸出香味、颜色、原料种类等等,这样有可以在香味、颜色和原料种类上进行再一次的延伸,以此来发散出千千万万的关节点。而这其中的每个关节点都能和中心主题相连接,而每个连接都能够构成一个新的主题。
品类管理,其主要是指消费者认为相连并且可相互替代的一种特殊商品或服务。高校的品类管理课程有着其自身独有的特点,品类管理课程比较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在课程中会结合执业教育的相关特点,设计课程实训、专业接种实训以及课外实践等相关的项目,其中包含了实习、社会时间以及顶岗实习等,这样构成了实践加理论的品类管理课程。品类管理课程专业定位十分精准,其能够将社会行业中的特殊性融入在课程内容中,让品类管理课程更具现实性特点。
2 思维导图在品类管理课程教学中的作用
2.1 加強思维的可视化
将思维导图使用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可以使用直观且形象的图将一些散乱的知识点进行组合,进而构成一个主题性的知识结构。和传统的文本文字教学方式相比,这种图示的方式可以更加直观地传递给学生,同时也更容易被学习者所接受和理解。通过对思维导图的运用,能够让专业知识的特征更加的具象化,促使思维可视化,进而有效地提升学习者的学习效率和能力,同时也能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效率。
2.2 促使学生自主思考
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使用思维导图,能够通过图形的绘制将知识和相关事物自检的内在联系体现出来。在绘制导图的时候,可以围绕专业知识中的其中一个主题将复杂的知识进行规范的整理与组织,使其能成为一个符合逻辑和层次性的主体。经过主题和各个分支子主题之间的联系,能够很容易在其中发现彼此之间的逻辑。同共对这种逻辑图形的观察,可以让学生在自己脑内进行“头脑风暴”,促使学生对专业知识之间的内在关联进行把握,进而从逻辑上深入地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点。
2.3 转换教师教学观念
教学除了让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之外,还需要促使学生进行全面而个性的发展,这是当前教学中的一种关键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人身发展的需要,要尊重学生的个性人格与尊严。除此之外,还要对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进行尊重。而通过对思维导图的运用,其可以很好地对教师的教学观念进行改变,同时也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观进行转换。在品类管理教学中对思维导图进行运用,可以让教师和学生在教和学中的地位平等,教师不再是传统教学过程中的知识灌输者,而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与组织者,而学生是知识的积极构建者以及研究者。思维导图的运用根本是在于对学习中的问题进行解决,而品类管理课程有着一定的实践性、理论性以及实际性,其和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通过对思维导图的运用,可以让学生将知识和生活联系在一起,进而掌握更多的品类知识和技能,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得到全面发展,同时也使其在毕业之后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3 思维导图在连锁专业企业品类管理课程中的运用方式
连锁经营对事物的前因和后果比较重视,并且对事先做出的行为对后续结果形成的影响有着深入的思考,在前后利益和时间上进行考虑。因此,在连锁专业中的品类管理课程中,其教学内容相对复杂,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可能会存在很多阻碍。将思维导图使用在品类管理中,教师要做好教学设计和教学计划,并且要在新课程教学、习题课程以及实践课程等相关的课程中,对思维导图进行有效的运用,以此来提升品类管理课程的质量。
3.1 制作教学计划和设计
使用思维导图对课程进行设计,以此对教学模式进行研究与改革,以此来总结出更多新的学习方式与教学手段。教师在进行教学计划的制作时,思维导图可以帮助教师将专业课程内容和相关的注意点都融入到明确目标的教学计划中。这样就能够让教学计划更加的直接和清楚,也能够让人很容易了解到教学计划中的相关内容,并且也能在此基础上依据教学需求进行有效调整。教学设计是整个课堂教学的重要步骤,经过教学设计教师可以对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进行提前预知,并且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料和道具等,比如把一些连锁企业的营销案例或者是销售数据融入到教学计划中,这样可以提前预设教学效果。教师也可以使用思维导图对自己的教学思路进行总结与归纳。
3.2 在新内容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
学生在初次接触品类管理相关的课程时,可能会因为知识经验的不够而无法理解其中的理论和逻辑。所以教师在进行新内容教学的时候,可以让学生使用思维导图进行提前预习,并且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进行学习,依据品类管理的相关知识绘制出充满个性的思维导图,进而对教学的内容进行提前感知。比如在品类管理的第一堂教学课中,学生可能对品类这个概念没有较为深入的认知。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需要先让学生对品类的概念进行了解,然后让学生在自己认知基础上画出和品类有关的结构网络图。比如一个产品在进行销售的过程中,其中会涉及零售商、零售市场、品牌市场、消费者以及供应商和交易相关的板块,而这些版块的相互交融就构成了品类管理。所以在绘制相关的思维导图的时候,可以将以上这些板块用圆的方式进行相互交叉,在其中共同的部分中标注出品类管理,这样学生就能够清楚地知道品类管理的到底是什么。在此预习过程中,小组学生之间的意见和想法会相互交融,进而形成一些新的观点,这样就可以加深对品类课程知识的理解。在学生预习之后,教师还能够让学生在不同思考角度上使用思维导图,并且综合教学内容,对知识的深层结构进行详细的了解。比如从主题式、线索式以及关键词式等。例如主题式可以将“产品消费人群”作为中心图,然后分支延伸出消费习惯、消费金额以及产品定位等等,而关键词式就可以将某种产品的特质作为整个思维导图中的中心,比如“服装”“日化”以及“家居”等等,这些性质的产品都有连锁企业,而这些企业在进行品类管理的时候应该要做哪些事情,这个问题可以让学生自己通过思维导图的绘制进行研究。
3.3 在练习课中运用思维导图
品类管理的学习需要学生将理论知识进行灵活的运用,这样才能够实现教学和学习的真正目的。习题课是帮助学生对专业知识进行构建与完善,通过一些情景题目的设置来让学生进行解答,或者是一些理论性练习题。教师在设计练习题的时候要依据品类管理相关的知识结构进行编排,不能够顾此失彼,要将题型作为主线。在进行习题解答的时候,通过对思维导图的使用,可以在基础知识上让解题思路更加符合逻辑,并且对知识中的要点进行明确,对专业知识内容进行总结和简化,使其能成为学生自己的知识结构。比如让学生对品类管理的步骤进行依次排序。这是一个最基础的问题,但是学生若是死记硬背,则有可能在解答问题时出现遗漏或者是混淆,进而导致问题解答出错。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对思维思维导图进行使用,先把品类管理用一个圆形进行呈现,然后在圆形上进行合理的延伸,比如第一个步骤是品类定义,这是品类管理的基础,也就是要先确定品类是什么。品类定义不能够和实际信息相脱节,这也是品类管理中的一个变量。因为品类定义会随着消费者的购物习惯而出现一定的变化。接着就是角色,这个步骤是零售商结合市场情况对自己进行一定的定位,明确品类在自身经营结构中的角色。品类角色有很多,其中有目标性品类、常规性品类以及便利性品类等,这些都是消费者在购物中可能会购买的物品。而目标性品类则是消费者必须要购买的一种品类。品类角色之后就是品类的评估、品类评分表、品类策略、品类战术、品类实施以及品类回顾,这些都是品类管理的规范步骤。学生在做练习题的时候,教师要指导学生依据自己掌握的知识来绘制思维导图,以此让解题的思路更加清晰化,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在绘制的过程中记住更多的知识和内容。
3.4 在实践课中的运用
前文中有提到,品类管理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所有的理论知识都需要在现实中进行落实才能体现其价值。即便是掌握再多的文字内容,还是需要对消费群体的心理、习惯以及产品的价值和定向进行实际了解,这样才能够实现真正的学习目标。在品类管理的实践课程中,教師要指导学生在学校进行相关的实践活动,同时还可以让学生提出质疑和问题。在实践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发散性的猜想,将一个主题作为思考的中心 ,并在此基础上,找出一切有可能相关的因素。或者也可以将现下已经存在的经验和实施理论作为基础,通过逻辑推理来进行相关的判断。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将学校作为一些小型的品类市场,在学校入驻的商店中进行调查,比如食堂、便利店、数码店等等,这些都能够让学生进行实践调查。在调查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发现便利店哪一类商品卖得比较好,食堂的哪种菜品比较受学生欢迎等等,通过已经存在的现象,来对其中的购物消费逻辑进行分析和推理,以此来做出相关的判断。而在此过程中,就需要使用到思维导图来进行推断,比如在便利店中,可能一天之内的每个时间段所卖出的物品是不同的,比如在早晨的时候可以是一些豆浆或是面包之类的商品,同理,食堂也是如此。而数码店或者是文具店可能就不会有时间段的限制, 数码店和文具店的商品可能是属于特殊性品类。比如一些计算机专业可能会因为购买某种数码商品而专程到店内购买,而一些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可能会到文具店买画纸或者是颜料等。这些可能的因素都可以将其绘制在思维导图中,通过这种方式来积累学生的经验,使其对品类管理的知识进行逻辑性和层次性的掌握和记忆。
4 结语
思维导图是一种有效的学习和教学工具。将思维导图运用到连锁专业的品类管理课程中,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构建属于自己的专业知识结构,并将其使用在习题解答和实践活动中,在此基础上促使学生掌握更多的专业技能。
[参考文献]
[1] 姚玲.思维导图在连锁专业课程中的运用[J].科学中国人,2014(4).
[2] 宋广忠.思维导图在高职高专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亚太教育,2016(14).
[3] 张军容.高职院校品类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01).
[4] 沈文馥,陈典.连锁企业品类管理在零售商业企业的应用研究[J].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