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藏族织绣艺术的文化内涵

2018-05-14王世琴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8年22期
关键词:文化内涵艺术

王世琴

[摘 要]藏族织绣艺术是藏族编织艺术和刺绣艺术的总称,在藏族人民美化生活、促进劳动生产和圣神宗教仪式等活动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藏族织绣艺术图案丰富、工艺精美、表达方式多样,具有极强的装饰性,是藏族人民对生活、生存方式的理解,是他们思维方式、心理结构、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念的再现,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本文拟对藏族织绣艺术的文化内涵进行解析,期望能对喜爱这一艺术的人们提供一种赏析的途径。

[关键词]藏族织绣;艺术;文化内涵

[中图分类号]J219 [文献标识码]A

藏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重要成员,其文化历史底蕴深厚,在长期的发展演进中孕育出了样式丰富、内容多样的艺术形式。藏族织绣艺术就是藏族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瑰宝,藏族织绣艺术是藏族编织艺术和刺绣艺术的总称。藏族编织艺术和刺绣艺术两种艺术形式实现了技法相互交融、工艺相互渗透、制作相互配合,从而创造出一幅幅精美的织绣作品,在藏族人民美化生活、促进劳动生产和圣神宗教仪式等活动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藏族织绣艺术图案丰富、工艺精美、表达方式多样,具有极强的装饰性,是藏族人民对生活、生存方式的理解,是他们思维方式、心理结构、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念的再现,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本文拟对藏族织绣艺术的文化内涵进行解析,期望能对喜爱这一艺术的人们提供一种赏析的途径。

1 藏族编织艺术的文化内涵

1.1 藏族传统编织艺术与民俗

藏族传统编织艺术是藏族先民在适应藏区地理条件过程中,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而逐渐形成的一门技艺,并在藏区民间传播广泛而代代传承下来。如果仅仅只是一门生存技艺也许藏族编织艺术的生命力还不至于如此旺盛,其得到藏族人民的广泛传播,乃至在今天都是藏区旅游观光的传统项目,究其根源在于这种技艺与藏族文化纠结在一起,与藏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融为一体,每一个编织品身上都附着了藏族民风民俗的影子。有太多的美好期盼,有许多的神话故事,还有无限的缅怀与纪念。如寓意长寿的吉祥纹样、寓意子嗣绵延的吉祥图案、寓意吉祥有礼的文字——扎西得勒、寓意天文生物和顺有序的四合瑞相等等。

1.2 藏族编织艺术与宗教

众所周知,藏传佛教是藏区文化的重要组成。但凡前往藏区的人们,不论是旅游观光,还是体验异域文化,都不可避免地要面对藏传佛教。可以说藏族的历史、文化、社会都与藏传佛教紧密联系在一起。在藏区,我们不难在建筑、饮食等方方面面看到藏传佛教对人们生活、生产的影响。

藏族的传统工艺种类繁多,难以言尽,它们的形成和发展都与藏传佛教紧密相连。可以这样讲,藏族艺术的发展既服务于宗教的需要,又被宗教赋予了生命。藏族编织艺术同样与藏传佛教有着根源性的关系,藏族编织艺术被宗教场所、宗教仪式认可和使用,装扮着寺庙、服务于寺庙之中。同时,有了宗教的力量,藏族编织艺术的生命力已超越了一种生存技艺本身,一种文化的力量赋予了编织不一样的生命。

1.3 藏族编织纹样的文化内涵

1.3.1 几何纹样。藏族编织纹样中几何纹样比较多见,三角形、锯齿形、回纹、长城纹、菱形和网格纹等是我们在藏区常见的图形,这些图形不仅在编织中常用,在藏区的建筑、装饰等领域也经常应用。根据藏区考古发现,早在藏族先民的陶器制作中就广泛使用三角形、方形等图形。这些图形可以说流传于整个藏区,无论是西藏藏区,还是青海藏区,乃至四川藏区,既流行于藏区农区,也盛行于藏区牧区。可见几何纹样图案是藏族文化美的坐标,深入人心。

1.3.2 植物纹样。卷草和花头纹樣是藏区编织纹样的杰出代表,节奏感极强的旋转螺旋卷绕变化的植物装饰纹样成为藏族编织中植物纹样的样板,在藏族编织工艺品的花边中应用较多,如藏毯的边角处理上。

1.3.3 动物纹样。动物纹样是西藏传统编织纹样中的代表,是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由想象中抽象形态归纳总结而来的具象纹样。还有如在藏族的原始图腾崇拜中演变而来的鸟兽纹样耗牛纹样,来自汉文化中的御龙、仙凤蝙蝠等等。其中御龙仙凤的纹样使用最为广泛,御龙纹经常使用在藏毯唐卡以及壁画中。在藏族的思想观念中认为龙是水神的化身或者是财神的象征,所以我们所看到的编织卡垫中如果有龙纹的存在予以崇奉,则在其周一定会有水纹的出现。龙纹纹样的壁挂也会出现,就如同供奉财神一样。

1.3.4 佛教纹样。藏区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印度佛教在东渐的过程中,在藏区得以扎根,并同藏族文化融合之中得到改良,成为今天人们在了解藏族文化中不可逾越的一座高峰。藏族人民将对佛教的尊崇,对教义的参悟,对教义的践行都通过文化艺术的方式表达了出来,在藏区的寺院、经堂等场所,用编织纹样再现的宗教仪式、宗教人物等是随处可见。常运用到藏族编织艺术中的佛教纹样有八宝吉祥、八瑞相、十字金刚柞、曼陀罗等

1.3.5 文字纹样。在藏族编织艺术中也会用到藏族装饰纹样中的一些文字纹样,寿字纹、福字纹、祀字纹、回字纹、田字纹、十相自在纹样都是属于藏传佛教中的纹样,大多数是由梵文字母简写组合而成,有时以不同颜色区分,周围常用莲花纹样加以装扮。

1.3.6 自然纹样。西藏传统编织工艺中自然纹样是最普遍的,流水纹、卷云纹、烈火纹、水波浪纹等等。云纹有“祥云”寓意,如果把祥云纹串起意在好事连连;烈火文又叫火焰纹,代表藏传佛教的佛法,烈火可以驱除妖魔;波浪纹样也常被用于花边纹样、边角纹样层次丰富,排列美观。

1.3.7 组合纹样图案。在青藏高原上许多事物自然而然地充满了神秘的色彩,受藏传佛教文化的影响,各种寓意吉祥的纹样常被应用到藏族编织中。

要系统了解和研究藏族传统编织纹样,首先要深入了解藏区文化,艺术纹样一定是文化的外化,文化一定是扎根在自然土壤之上的抽象。藏区文化是藏族人民对自然环境认知、体验的精神积淀,是在自然环境土壤中对世界、社会和人生参悟的思想结晶,这是艺术的根基所在,是我们研究藏族编织纹样不可跨越的领域。同时,还得了解外来文化对藏区本土文化的影响,藏族文化中“趋吉、求生、避害”的精神,使其以一种开放、包容和内化的文化理念,处理着外来文化与藏区本土文化的关系。在藏族传统编织纹样身上,我们也能看到这种理念的延续。今天的藏族编织纹样广泛吸收了印度艺术、原始本教、汉羌艺术等多种艺术风格,并形成了许多本土所特有的艺术流派。

2 藏族刺绣的文化内涵

各个民族的服饰是民族文化的物化形式,具有“族徽”的重要作用,而服饰文化的灵魂往往就是那些精美的刺绣图案。刺绣的文化渊源来自远古时期的自然崇拜、图腾崇拜以及祖先崇拜等,原始先民最初将特殊的图像符号描绘在身体的某些部位,以达到某些功利目的和满足特殊的精神需要,后来随着服饰文化的逐渐发展,从而演变为成熟、精致的刺绣图案。虽然经过了漫长的历史演变,但这些图案中依然传承了古老的民族文化因子,即使一些写实的动物花卉图案中,也仍然包含着驱邪纳福、自然崇拜等文化寓意。

藏族服饰文化中的刺绣图案,不仅具有独特的语言和外在形式,也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寓意,这些图案既反映出藏族人民特殊的生存环境,也包含着藏民族深厚古老的民族历史文化,是藏族人民自然崇拜、图腾崇拜以及祖先崇拜的综合反映。

2.1 藏族传统刺绣与民俗

藏区地域辽阔,差异较大,既有生活在广袤的大草原的牧民,也有生活在高山峡谷、深沟险峻的农耕。自然环境不仅孕育着丰富生命物种,也孕育着灿烂的文化艺术。藏族传统刺绣在藏区虽有差异,但共同之处也很多,特别是技法更是比较雷同,不同的更多是与生活、生产息息相关的人类活动。藏区区域的差异较大,进而形成的民俗民风也是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的局面。

因此,在研究藏族传统刺绣艺术 的时候,不得不面对一个话题,那就是民俗问题。犹如前文所述,藏族传统刺绣虽与其他民族刺绣差异较大外,在藏区之间的差异主要不再技法上,而在刺绣的具体的内容上。因为,艺术表达的是人们对生活、生产、信仰等的理解,是对人民劳动、生活、仪式等场景的再现。由于地理位置的差异,导致这些内容的差异会比较明显。如以农耕为主的嘉绒藏族,其刺绣作品中表现时令节气的也非常多。嘉绒藏族刺绣的面料常以黑色为主,这与生活在崇山峻岭、高山峡谷的地理环境有密切联系;图案常取材于周围的石榴花、格桑花等花卉造型。

嘉绒藏族妇女衣物刺绣反映节气时令的代表——百褶衣,其图案为拼贴的彩色条纹,这些条纹的数量左右各六条,共十二条,代表一年十二个月;百褶衣后面拼貼白色线条的裙褶的数量为二十四褶,代表二十四节气。充分体现了农耕文化与民俗,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藏族刺绣风格。

2.2 藏族传统刺绣纹饰的文化内涵

嘉绒藏族刺绣工艺主要用于装饰花帕子和后围。绣品质地柔软,图案精巧细致,构图简洁,色彩对比强烈,鲜艳夺目,生动跳跃,装饰性极强,具有耐劳的功效。纹样图案纯粹以花或以花为主,主要表现在头帕和后围的装饰部位上。头帕也称为花帕子,丹巴县格什扎、巴旺称作“巴热”,鱼通、大小金一带称为“巴里”,是嘉绒藏族妇女的普遍穿戴习俗,但对藏族其他地区而言却是独一无二的头部装饰。其绣工精美,堪称一绝,既美观又实用,既能遮阴,又能避寒,四季皆宜。嘉庆《四川通志》记载嘉绒妇女“发结细辫,头裹花帕”。花帕子按面料可分为棉布花帕(“卡斯尔巴热”)、平绒花帕(“斯布玛巴热”)和金丝花帕(“杰高巴热”)。头帕可折成两折、四折、六折等搭于头顶与前额齐。如小金县结思乡妇女头顶一块黑布折成六层,别思屯的妇女头顶有褶皱成长方形的黑白帕反搭于头上。其面料最通常的颜色是黑蓝两色,均以五色彩线束边。图案构形分为中心花纹、角花和边花。其构图形式按年龄大小有所区分;少女头帕以彩线刺绣鲜艳花朵于帕子中间和四角并在四角或前两端吊彩线、束五色彩边;少妇头帕只在四角绣角花,多为缠枝式,有五色彩边但不吊彩线,而老妇头帕只束五色彩边。头帕绣花皆以小花为主,花朵花叶多刺绣,五色彩边以直线锁边,挑、绣、锁结合。最常见的图案有直接源于大自然的桃花、菊花、蝴蝶;有受汉文化影响的纹样牡丹花、寿宇纹以及抽象纹样折线形山纹、波浪形水纹、横条彩虹纹、雍仲纹和回纹等。色彩搭配通常以黑底上配以桃红、黄、绿、白色的图案。色彩谐调而醒目,暗底亮花,红花绿叶,搭配得当,恰到好处。生活气息浓,具有强烈的装饰性和艺术感染力,是嘉绒藏族审美观念的体现。

3 结语

藏族的民间美术作品是藏区人民审美理念的表达方式,是一种纯粹的审美观,是超越功利略显自愉的一种精神追求。藏族的民间美术内涵也可说是整个藏族美术的文化内涵,这也是藏族织绣艺术的文化内涵精要所在。

[参考文献]

[1] 岳锋.白马藏族刺绣工艺的民族特征[J].民族艺林,2013(04).

[2] 冶存荣.美在民间——青海民间刺绣艺术的魅力[J].美与时代,2002(04).

[3] 杨艺.唐以来嘉绒藏族刺绣艺术的发展[J].中华文化论坛,2015(09).

猜你喜欢

文化内涵艺术
纸的艺术
对中国传统锡工艺传承的思考
对太极拳双语教学中教学技巧的研究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及其现实意义
英汉动物词汇文化内涵的对比分析
浅谈法语习语的文化内涵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对公共艺术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