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人口与耕地的变化特征及其耦合研究

2018-05-14梁世鸿陈辉平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8年22期
关键词:脱钩耦合耕地

梁世鸿 陈辉平

[摘 要]人口与耕地变化及其耦合是当前土地管理研究的热点。基于2011年、2015年广西人口总数、耕地面积数据,运用脱钩指数模型对人口与耕地进行耦合分析。结果表明:(1)广西人口变化空间分布差异较大,总人口、男性人口、女性人口、出生人口均正增长,而死亡人口出现负增长。(2)广西耕地增加了552.58千公顷,粮食产量增加了108.22万吨,各地级市的农民人均纯收入都有上升。(3)广西耕地面积与人口变化呈现同向增长。

[关键词]耕地;人口;脱钩;耦合

[中图分类号]F323.2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经济的发展,广西工业化不断推进,城镇用地、工业用地需求不断上升,农业耕用地面积越来越少,如何协调经济发展、人口增长与农业耕用地成为当前土地管理研究的热点。孔星河等以武汉市为例,对其耕地与经济增长进行耦合分析;陈英等以武威为例对其耕地与经济产业发展的脱钩关系进行分析;王婧等对我国的人口与建设用地进行耦合研究;穆怀中等对我国耕地资源人口的生存系数进行详细的分析研究;白忠菊等对重庆的城市扩张与经济发展耦合特征进行研究;李兆富等对江苏省的耕地变化与经济发展进行耦合分析;张勇等对安徽省的建设用地与经济发展进行分析。

广西位于华南经济圈,北部湾经济区成立、振兴革命老区等一系列活动,让城市不断扩展,加剧了城市用地与耕地之间的矛盾。随着人口的增多,如何协调人口与耕地之间的关系,急需解决。本研究在分析总人口、男性人口、女性人口、出生人口、死亡人口、耕地面积、粮食产量、农民人均纯收入时空变化基础上,运用脱钩指数对人口与耕地变化进行耦合,以期为广西耕地统筹优化配置和建设生态广西提供科学参考。

1 研究方法与数据

1.1 方法

脱钩常用于研究城乡建设用地与人口变化、经济增长与水资源消耗、粮食生产与灌溉用水等,脱钩指数的具体计算步骤及划分详细见文献[9][10]。

1.2 数据来源

本研究所用的总人口、男性人口、女性人口、出生人口、死亡人口、耕地面积、粮食产量、农民人均纯收入等指标数据来源于2012年广西统计年鉴、2016年广西统计年鉴。数据准确,质量较高,可用于人口与耕地变化耦合研究。

2 结果分析

2.1 人口时空分布

2011—2015年广西各地级市的男性人口、女性人口、总人口均呈现上升趋势。总人口由5327.33万人上升到2015年的5518.25万人,增长了190.92万人,变化率为3.58%。对各地级市的总人口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南寧市、百色市、玉林市、河池市、贵港市人口增加都在20万人以上,其中南宁上升幅度最大,增加了28.73万人,而崇左市人口增加最少,仅有2.23万人。总人口数量变化由大到小排序为:南宁市>百色市>玉林市>河池市>贵港市>梧州市>钦州市>桂林市>柳州市>贺州市>防城港市>来宾市>北海市>崇左市。对广西男女性人口变化进行分析,2015年广西男性、女性人口分别为2912.70、2605.55万人,2011年男性、女性人口分别为2813.43、2536.56万人;男性人口的增长率为3.53%,高于女性人口的2.72%。在地级市层面,各城市的男性、女性人口数量均增加。南宁市、玉林市、河池市、贵港市的男性数量增加较多均在10万以上,分别为15.61、15.60、13.44、13.06万人,而来宾市、北海市、崇左市、防城港市等的上升幅度较低,不足3万人。女性人数方面,南宁市、玉林市、河池市、贵港市、梧州市、钦州市的女性人口数量增加较多,均在5万以上,其中南宁市女性人口增加最多,为13.12万人,而百色市、崇左市等女性人口上升幅度较小,不足1万人。

对广西出生、死亡人口的变化进行分析,2011年广西出生、死亡人口分别为84.06、39.83万人,2015年出生、死亡人口分别为99.91、27.101万人;2013年到2015年广西人口出生数量增加了15.85万人,死亡人口下降了12.72万人。除防城港市、崇左市以外,其余地级市的出生人口均呈正增长,桂林市、河池市、南宁市等的出生人口增加较多,均在2万人以上。玉林市、河池市的死亡人口出现正增长,其余各地出现负增长。研究表明,广西人口变化空间分布差异较大,总人口、 男性人口、 女性人口、出生人口均正增长,而死亡人口出现负增长。

2.2 耕地时空分布

2011—2015年广西耕地面积增加了552.58千公顷,崇左市、贵港市、贺州市、北海市、钦州市、桂林市的耕地面积出现增长,崇左市、贵港市、贺州市耕地面积上升幅度大,分别增加了170.63 、36.32、18千公顷。而防城港市、百色市、来宾市、梧州市、玉林市、柳州市、南宁市、河池市的耕地面积则减少,其中柳州市、南宁市、河池市的降幅较大,均在4千公顷以上。对各区域的粮食产量进行分析,广西14个地级市的粮食产量均曾呈增加趋势,增加最多的四个城市分别是南宁市、桂林市、贵港市、百色市;粮食产量增加速度最快的三个城市为崇左市、来宾市、百色市。广西各地级市的农民人均纯收入都上有升,其中桂林市、玉林市、防城港市、贵港市上升幅度较大,分别为4040.00、4023.00、3926.60、376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最少的三个城市为崇左市、百色市、河池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速度最快的四个城市为百色市、柳州市、玉林市、桂林市,而钦州市、来宾市、崇左市、河池市增长速度较慢。

2011—2015年广西粮食产量增加了108.22万吨。对各地级市的粮食产量变化进行分析,各地级市的粮食产量均增加,南宁市、桂林市增加得较多,分别增加了18.32、16.22万吨;防城港市、梧州市的粮食产量增幅较低不足2万吨。崇左市、来宾市、百色市粮食产量增幅速度较快,而河池市、玉林市、贺州市、梧州市增幅速度较慢。

2.3 人口与耕地变化的耦合特征

2011—2015年广西耕地面积与人口变化呈现同向增长,依据人口与耕地面积变化的脱钩指数,广西各地级市的变化呈现扩张负脱钩、弱脱钩、强负脱钩等3 种关系。崇左市、贺州市、北海市、贵港市的耕地、人口增加率大于0且脱钩指数值大于1.2,所以其人口与耕地呈现扩张负脱钩关系,主要特点是耕地增长率明显大于人口增长;崇左市、贺州市、北海市、贵港市的人口与耕地变化处于欠合理状态,崇左市的扩张负脱钩关系较显著。钦州市、桂林市的耕地、人口增加率大于0且脱钩指数值在0~0.8之间,所以其人口与耕地呈现弱脱钩关系,主要特征是耕地的增长率小于人口增长率。广西约有6成地级市的脱钩指数小于0,特征为人口出现增加而耕地面积下降,人口与耕地面积变化处于极不合理状态,其中柳州市的强负脱钩关系较明显。

3 结论与讨论

2011—2015年广西总人口由5327.33万人上升到2015年的5518.25万人,增长了190.92万人,变化率为3.58%。各地级市总人口数量变化由大到小排序为:南宁市>百色市>玉林市>河池市>贵港市>梧州市>欽州市>桂林市>柳州市>贺州市>防城港市>来宾市>北海市>崇左市。各地级市的人口均呈增长趋势。2011—2015年广西耕地增加了552.58千公顷,粮食产量增加了108.22万吨。崇左市、贵港市、贺州市、北海市、钦州市、桂林市的耕地面积出现增长,而防城港市、百色市、来宾市、梧州市、玉林市、柳州市、南宁市、河池市的耕地面积则减少。广西14个地级市的粮食产量均呈增加趋势,农民人均纯收入都上升。

[参考文献]

[1] 孔星河,梅昀,柯新利.耕地占用与经济增长脱钩关系的倒U型曲线检验:武汉市的实证[J].中国土地科学,2016(03).

[2] 陈英,张文斌,谢保鹏.基于脱钩分析方法的耕地占用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以武威市为例[J].干旱区地理,2014(06).

[3] 王婧,方创琳,李裕瑞.中国城乡人口与建设用地的时空变化及其耦合特征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14(08).

[4] 穆怀中,张文晓.中国耕地资源人口生存系数研究[J].人口研究,2014(03).

[5] 白忠菊,藏波,杨庆媛.基于脱钩理论的城市扩张速度与经济发展的时空耦合研究——以重庆市为例[J].经济地理,2013(08).

[6] 李兆富,刘红玉.基于“脱钩”理论的江苏省耕地占用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J].农业工程学报,2013(13).

猜你喜欢

脱钩耦合耕地
高效降解菌耦合颗粒生物活性炭处理印染废水
坚决落实耕地保护“军令状” 牢牢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
新疆人口与经济耦合关系研究
新疆人口与经济耦合关系研究
瑞萨电子推出光电耦合器适用于工业自动化和太阳能逆变器
基于INTESIM睪ISCI的流固耦合仿真软件技术及应用
中国电力生产碳排放与经济增长脱钩分析
商会“脱钩”
我国严禁擅自填湖“造耕地”
安徽省经济增长与建设用地扩张的脱钩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