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双一流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物业社会化的必要性

2018-05-14粟宁奕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8年6期
关键词:物业管理社会化高校图书馆

粟宁奕

[摘 要]根据双一流大学建设的要求,对高校图书馆物业社会化的必要性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提高物业管理水平提出了解决方法。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物业管理;社会化

[中图分类号]G251 [文献标识码]A

2015年11月,国务院发布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2017年9月21日,正式确认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科研、教学重要支撑的信息基地,应在此次建设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中起到重要支撑作用,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服务理念,拓展管理方式和模式,

目前高校图书馆物业管理主要有三种形式,图书馆行政管理、学校后勤管理、社会物业公司管理。图书馆物业社会化即图书馆的物业工作由社会物业公司进行管理,社会物业公司受图书馆委托按照国家法律和物业管理标准,依照法规、合同和契约,对已投入使用的图书馆建筑、配套设备设施、馆内外环境等行使管理权。双一流建设要求下的高校图书馆自动化水平高,各种现代化智能系统复杂,服务多元化,大开间、全开放的管理和服务对物业管理提出了的更高的要求。高校图书馆采取物业社会化的模式优势有以下三点。

1 提高效率,解放人手

高校人事制度严格,每年进校人员基本上都是从事各个学科的专业教师,而从事物业管理的专业人员没有办法进入学校编制,如果实现物业管理社会化就解决了高校图书馆物业管理專业人员缺乏的问题,从而使馆员从繁杂的各项物业管理事务中解脱出来,全力投入到读者服务、文献研究、业务学习中去,这对于提高馆员队伍建设,提高参考咨询等各项服务水平有着极大的帮助。

2 规避风险,转移争议

在传统的图书馆行政管理和学校后勤管理模式下,从事物业岗位都是临时聘用人员,而且很多是学校教职工家属,他们即使存在在工作中有效率低、服务意识差的现象,图书馆和学校后勤也碍于人情世故难以采取有效的处罚措施。另外随着新“劳动法”的出台,劳动人员的维权意识越来越强,劳动纠纷和争议案件日见增多,物业管理社会化后,从事物业岗位的用工人员全部由物业公司聘任和管理,解决了人员劳动纠纷和争议这些难于管理的问题。

3 彰显专业,提升形象

对于高校图书馆,特别是双一流背景下的现代化图书馆需要采用新的管理模式、新的标准和新的服务方式,有了专业的物业管理队伍进行科学的管理,可以使图书馆的先进设备得到有效的综合性利用,利于延长图书馆财产的使用寿命,从而为学校节省维修和建设费用。社会物业公司都是专业的企业化管理,有严格的规章制度和质量标准,有各类物业管理的专业人才,在室内外保洁、环境绿化、会议接待等方面有丰富的经验,能做到高标准、严要求,为读者创造干净整洁、安静舒适的阅读环境。

以南京市12所双一流高校为例,其中有6所图书馆是实行社会物业公司管理、5所是学校后勤管理、1所为图书馆行政管理,是什么使高校图书馆物业管理社会化没有能全面实行,主要受市场经济因素和本身制度也存在着一些不足的影响,具体表现下有如下两个方面。

4 经费不足,缩减成本

高校图书馆选取社会物业公司都采取招标方式,由于物业行业竞争激烈,高校用于图书馆物业的经费有限,参与招标的企业经常会相互压价,恶性竞争。过低的中标价使中标企业很难高质量地履行合同规定的服务承诺,于是物业公司受利益驱动会以采取减少员工数量、岗位合并、延长劳动时间、新进员工未经培训或简单培训后就上岗等行为来节约成本,从而导致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的下降。

5 队伍不稳,流动性大

图书馆物业公司员工工资普遍待遇不高,除了个别技术性工种,保洁、保安等基本都是当地的最低保障工资,而工作内容和强度和图书馆正式馆员相比又相对繁重劳累,心理上和收入上的落差感造成她们缺乏主人翁意识,工作比较消极,一旦找到更适合的工作,往往就会选择跳槽,人员流动性很大。

针对以上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个人认为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提升高校图书馆物业管理社会化的水平。

6 科学制定物业招标规则

选择信誉好、专业性强的物业公司是提升高校图书馆物业管理水平的重要前提,如何能实现这个目标,科学合理的物业招标规则是重要保证。低价中标模式是物业公司服务质量得不到保证的主要原因,所以首先应降低评标规则中价格所占的比例,另外计算价格分时应将所有投标单位的报价进行综合加权计算,得出平均报价,低于平均报价的投标单位直接淘汰,然后在剩下的投标单位中,更主要的在服务、财务状况、业绩、信誉等指标上进行考察,努力做到公平、公正、公开。

7 加强管理和监督机制,提高物业管理水平

图书馆设置专门的管理物业的岗位,专门负责与物业项目经理的沟通与协调,并由一名副馆长分管领导,加上学校后勤、保卫处等部门的配合,对物业的各项工作进行管理,及时处理和解决物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图书馆要完善监督管理机制,严格按照合同约定的内容进行奖惩也是提高物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

8 加强培训提高图书馆物业人员的素质

图书馆要监督并帮助物业公司做好员工的业务培训,提高图书馆物业管理队伍的素质是解决社会物业管理公司人员的流动性较大的重要方法,让员工从思想上树立为读者服务的职业道德观,通过人文关怀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增强员工归属感,是解决物业人员流动性大的重要方法。

综上所述,图书馆实行物业管理社会化的优势还是很明显的,图书馆只要不断完善管理机制,加强与社会物业管理企业的沟通与监督,通过市场运作,优化配置,发挥资源的最大效用,就能提升图书馆的各项服务功能,提升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从而能更好地为学校的双一流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 沈艳.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建设与服务[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4(05).

[2] 刘忠祥.高校图书馆后勤部门在物业社会化管理中的作用[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0(08).

猜你喜欢

物业管理社会化高校图书馆
浅析物业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与优化
论前期物业管理合同的法律效力
论前期物业管理合同的法律效力
物业管理行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探讨
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宣传与推广
网络社会对大学生社会化过程的影响研究
高校后勤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转变的一种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