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济南市特色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8-05-14韩世钧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8年6期
关键词:现代农业对策建议问题

韩世钧

[摘 要]大力推动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发展,就是改善农业结构的一项重要举措,是顺应国内农业发展趋势,缓解压力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现代农业;问题;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识码]A

特色农业就是将区域内独特的农业资源开发成区域内特有的名优产品,转化为特色商品的现代农业。它是以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和最优的生态效益和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为目的,依据区域内整体资源优势,突出地域特色,围绕市场需求,以某一特定生产对象或生产目的为目标,形成规模适度、特色突出、产品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非均衡农业生产体系。大力推动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发展,就是改善农业结构的一项重要举措,是顺应国内农业发展趋势,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是适应当前全球农业市场细分需要的必然结果。

1 济南特色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1.1 农业机械化发展滞后

当前农业机械化发展依旧存在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 一是政府对农业机械化建设的重视程度及政策扶持力度不够,农业机械化装备的补贴资金、项目资金仍存在较大缺口;二是围绕农业机械化作业的社会化组织体系不够完善,公共服务能力满足不了农业装备现代化发展的新需求;三是农业机械化装备后勤保障建设滞后,经济作物机械化起步较晚,先进适用的农业现代化装备和技术有效供给不足。

1.2 发展资金匮乏

政府用于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的资金不足,政府对农村和农民的补贴资金不多。同时农业生产资料的价格不断上涨,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同时农产品需求弹性小,价格低,农民收入普遍不高,而且农民缺乏原始积累,等靠要思想比较严重,导致农民投入农业发展的资金严重不足。金融部门对农业发展的扶持因为受到产业规模、政策导向等门槛的制约,落到实处的少之又少。

1.3 农业人才匮乏

目前农业劳动力的素质狀况远不能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农民年龄结构趋大,知识文化水平偏低,科技水平较差,多数农民种地或多种经营,看别人怎么干,不是真正按照科技要求去做,缺乏自立和创业能力,这种状况直接影响了农业科技接受能力,限制了新品种、新技术在粮食生产中的推广应用,农业劳动生产率和产出率难以提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约有2亿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镇及非农产业,而且,从农村转移出去的劳动力大多是有一定文化的青壮年。农村劳动力资源中有文化、懂科技、会经营的农民急剧转移,导致农业劳动力素质结构性下降。

2 济南市特色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2.1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构建农业机械社会化组织体系

一是落实购机补贴政策,突出补贴重点,发挥补贴政策导向作用。围绕现代农业和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需要,把联合收获机械、保护性耕作机械、深松机械等作为补贴重点。二是大力构建农业机械社会化组织体系,加强农业机械专业合作社建设,激发农业机械化作业市场活力。要积极引导合作社发挥作业能力强、示范带动能力好的优势,以合作社为依托建立农业机械化示范基地,以基地建设反哺合作社发展。三是加快农业机械后勤保障建设,确保农业机械服务市场有序发展。通过项目扶持和政策引导,整合优势资源,逐步建设区域性大型农业机械维修中心,提高农业机械维修管理和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和业务水平,增强农业机械社会化服务能力。

2.2 加大对农业发展的金融支持力度

政府引导银行部门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切实履行“普惠金融”发展责任,坚持服务“三农”这一宗旨,根据当地区域特色和产业优势,不断尝试和推广相适应的融资模式,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现代农业示范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服务力度,积极助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农业现代化建设,为打造区域特色农业提供了鲜活的金融血液。并制定了针对特色产业的信贷营销及行业投向指导意见,积极加大对特色产业的信贷支持力度。

2.3 大力培育新型农民,努力提高农民整体素质

土地和其他物质、技术资源必须通过农业劳动者才能转换成各种农产品。培育新型农民是发展现代化农业的内在要求。一是要采取符合农业生产规律和农民学习特点的培训形式,分类开展系统培训和精准培训,提高专业技术能力或经营管理水平;二是要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民教育培训,让农民了解政策、学会经营、懂得管理、掌握技术,全面提升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着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精英式新型农民,为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带储备人力资本和提供技术支撑。

2.4 加强技术培训,促进设施农业新技术的示范推广

政府要出台关于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政策意见,着力解决培训谁、谁来培训、怎么培训和受培训人员政策待遇问题。通过加强技术培训,努力培养造就一批懂技术、会指导的技术推广服务队伍,提高对广大农民群众的技术培训和指导水平。

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带动农民增收符合“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抓改革、促和谐”的总体要求。围绕发展现代农业、特色农业,统筹城乡发展、培育新型农民、构建和谐新农村这个中心,抓项目、建基地、创品牌、增效益,不断推进现代农业、品牌农业新发展,一定可以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郑璐.实施品牌农业战略,走高端特色农业发展之路—以山东潍坊市农业为例[J].山东纺织经济,2015(02).

[2] 王伟.山东省特色农产品产业化发展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2.

[3] 闫坤,田明.济南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建设现状、问题及建议[J].中国农业信息,2013(20).

[4] 武巾人.济南近郊休闲观光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浙江海洋大学,2017.

[5] 李新军.济南市农业产业化发展对策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5.

猜你喜欢

现代农业对策建议问题
2020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公示公告
我省3园区入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
拟入选“互联网+”现代农业百佳实践案例公示名单
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关于惠城区发展农业的调研报告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