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中国企业发展过程中政商关系的研究

2018-05-14孙伟泽童文君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8年6期
关键词:企业发展

孙伟泽 童文君

[摘 要]从1998年起,国家逐渐开始实行“国退民进”战略,越来越多的公有制企业逐渐向私有制企业过渡,并且,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机会也使很多有能力的创业者逐渐从乡村走到城市,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无论在哪种企业发展路线上,政商关系总是一个纠缠不清的课题。本文将基于几个特殊公司的案例来讨论“中国式”政商关系将会存在哪些影响以及企业应该如何应对这些前进道路上的“地雷”。

[关键词]产权私有化;政商关系;企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D262.6 [文献标识码]A

自20世纪90年代起,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不再仅仅满足于贫穷时期基本的生活质量,而是逐渐追求标新立异,跟上时代的步伐;因此,越来越多的消费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了人们的视野中,如饮料领域的哇哈哈、健力宝,电器领域的科龙等等,并且,中央的“国退民进”策略使得中国老百姓更有机会拥有自己的企业。在后来的发展之路上,每个聪明的企业家发现政商关系是自己的企业必须面对的问题,有人为此飞黄腾达,而有人为此搭上了自己的公司甚至自己的性命。

吴晓波先生曾在《大败局》一书中说到过政商关系的问题,“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如何有技巧地游刃于越来越错综复杂的政商博弈之中,将成为考验中国企业家的最大挑战”。作为现代的综合型人才,企业家们不仅要有管理内部公司的技能,如何跟政府打交道在中国同样是至关重要的,这就使政商关系逐渐成为不可规避的话题。

1 政商关系的影响

自古以来,政商关系向来就是一个比较隐晦的话题,很少有企业家喜欢与精打细算的对手打交道,尤其是像政府这种特殊的机构。政商关系是一个非常大的概念,其内部的内容错综复杂,然而,在近十年的发展历程上,我们发现,在近代中央“国退民进”政策的指导下,越来越多的原国有企业逐渐走向私有化,随着产权关系的逐渐明晰,政商之间的博弈也逐渐露出端倪,而且,在此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那些毫无经验的“愣头青”企图强行将企业从政府手中抢出,最后却以一个失败的结局收尾,那些有经验的企业家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苦心经营的企业走向覆灭。

让我们回溯三十年,在健力宝一案中,我们发现,正确处理政商关系对于一个逐渐私有化的企业来说何等重要。前身是三水县三水酒厂的厂长李经纬先是将眼光放在了即将在美国举办的第二十三届奥运会,将自己的运动性饮料推广到了市场上,之后更是以独到的易拉罐包装概念将健力宝这个品牌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可以说,李经纬本身是一个商业天才,他独到的商业眼光以及商业头脑使健力宝这个品牌迅速占据了中国大多数运动饮料市场,甚至一度提出迈向国外市场的目标。虽然说在健力宝发展的后期公司的运营以及广告的宣传等方面的确存在瑕疵,但是作为一个20世纪90年代创业的企业家,李经纬可谓是时代的弄潮儿,鼎盛时期,公司的年销售额一度冲到了骇人听闻的18亿元,这都是在那个时代的中国难以达成的。然而,健力宝这个品牌光鲜亮丽的表面背后却有一个致命的问题困扰着李经纬和他的工作团队,虽然他们苦心经营的公司在短时间内创造了巨大的利润,但是对于健力宝的归属权却暗地里纠缠不清。在上面已经提到了,健力宝这个品牌属于三水县三水酒厂,李经纬是酒厂的厂长。名义上,健力宝这个品牌是三水地方的国有企業,但是,没有李经纬,健力宝也没有其当时的成就,这是一个铁板钉钉的事实,包括后来逐渐做大做强的容声集团也面临这一难题。三水县位于华南,是一个贫瘠的小县,在健力宝成名之前几乎没有人知道三水县的名字。在健力宝成名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健力宝上交的利税一直是三水县的地方财政支柱,极盛时达到八成的比例。可以说,健力宝成为了三水县的标志,地方政府自然也不想放弃这块香饽饽。其实,在健力宝创业早期,地方官员们对健力宝的支持也不遗余力,一些政府官员已经与李经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所以当时的李经纬并不急于将产权明晰,而是一心一意壮大企业。然而,到了1999年,三水市政府大换届,一些与李经纬有交情的老官员轮休或换岗,此时,一层因历史渊源而形成的温情脉脉的薄纱也最终被揭开了,耿直的李经纬并没有放下架子与政府沟通,而是在健力宝壮大后采取各种暗地里的措施加速健力宝的私有化,这也成为了健力宝走向覆灭的伏笔。政商关系交恶,李经纬与三水市政府的矛盾也逐渐加深,最终,在一次关键性的会议上,90%的政府官员主张卖掉健力宝,但决不能卖给李经纬,红了眼的市政府紧紧抓住了张海这一关键的人物,亲手将李经纬一首培育的健力宝交给了一个靠资本运作起家的“法师”,最终张海步步臭棋,健力宝日渐消瘦,不复当年。后来,一张图片成为了这个曾经的巨人最后的叹息,照片上,李经纬仰天长叹的定格,是中国企业史上最悲情的时刻。

让我们再将目光转到科龙集团,跟李经纬一样,科龙的创始人潘宁也是一个商业天才,但是与李经纬不同的是,潘宁其人本身是一个有相关技术的人,虽然他只有小学四年级文化,但是中国第一台双开门电冰箱是潘宁以零件代模具,用汽水瓶当试验品,凭借手锤、手锉等简陋工具和万能表等简单测试仪器,在十分简陋的环境之下创造出来的,并且潘宁严谨的性格使他视质量和技术进步为生命,并逐渐将容声集团做大做强。然而,在创业初期,由于缺乏资金,地方镇政府出了9万元的试制费资助潘宁研制电冰箱,这笔资金使潘宁能够有更多的资源去研究科技,但却也决定了其悲情的命运。随着科龙规模的扩大,潘宁的处境也逐渐变得尴尬起来,虽然公司是自己一手创立并做大的,但是潘宁及其经营团队则没有任何股权,潘宁多次明或暗里提出希望持股的请求,但是政府给的回应却一直含糊其词,并且,随着科龙的品牌效应逐渐浸透在家电行业,有些镇属企业也伺机顶着科龙的牌子生产其他家电,严重影响了科龙的声誉,此时经营层和政府之间矛盾逐渐加深,而且潘宁另辟蹊径的想法也引起了政府的注意,终于,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科龙集团突然发布公告,潘宁辞去公司总裁职务,至于科龙后续的发展,我想大家也应该猜到了,至少,在二十几年后的今天,我们再也没有看到科龙这一在当时颇有影响力的品牌。

2 由政商关系引发的思考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在今天,我们也许再也无法体会到在那个时代创业者的无奈与悲哀,但至少,我们能在曾经辉煌的废墟上学到一些能够使我们终生受益的东西。健力宝的崩塌、科龙的覆灭,无不促使我们引发对如何看待政商关系的思考,思考其原因以及在未来我们应该如何面对。

从以上两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投机取巧的行为让政府感到了经营者对自己的背叛,从而导致政商关系破裂,经营者遗憾出局。李经纬的故意不上市目的是为了减缓企业的成长速度,进而降低自己收购健力宝的难度,潘宁则是通过收购等行为企图自立门户,摆脱政府的控制。等等这些行为使政府着实意识到了自己所面临的处境,从而导致经营者背上了“背叛者”的名号,企业的发展也就从商业转到了以股权为目的的政商博弈,而且,诞生于市场竞争领域的民营企业在政商博弈中的地位有目共睹,企业家为之付出的代价也可谓“血流成河”。政商博弈的结局往往是经营者抱恨出局,从而使这些曾经辉煌一时的企业走向沉寂的道路。企业家冯仑曾经认为:“面对国有资本,民营资本只有始终坚持合作而不竞争、补充而不取代、附属而不僭越的立场,才能发展自如,持续发展。”所以,在复杂的政商环境中,企业家们处于一个弱势的境地,只有企业家们能够保持一个稳固的心态,以合作的立场与政府进行沟通交流,顺应政府的政策,将心思全部放在企业的发展上,才能在政商博弈中游刃有余,实践证明,只有那些沉得住气的经营者,才是这场战役中最终的赢家。

3 结语

商业的发展向来就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东西,政商关系也将永远纠缠在一个企业发展之路上。通过对之前案例的研究,我们发现,只有在政商博弈中保持中立的态度,时刻秉承合作的原则,才能使经营者有技巧地维持政商关系,真正把企业做大做强。

[参考文献]

[1] 李洋.政商关系对公司长期外部融资的影响——一项基于我国民营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D].北京大学,2009.

[2] 刘建超.政商关系新视角:国企与民企的比较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4.

猜你喜欢

企业发展
关于徐州路兴内部业绩评价的研究
提升办公室秘书综合素质,助力企业发展
刍议创新党群工作对推进企业发展的影响
“双创”国策下的阶段性经营、资本知识架构研究
传统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的风险分析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