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教学的美好姿态
2018-05-14陈海波
陈海波
一、立足丰富资源,启迪学生思维
1.在古人的诗句中感受春天。
这节课从背诗开始。“今天是个下雨天,关于春天的诗句,你能背出几句呢?”肖老师的一个话题,引出了学生脑海里关于“春天”的诸多诗句:“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这些诗句不仅引燃了学生的记忆,而且活跃了课堂气氛,更为下面的授课做了铺垫。
2.在教师的诗句中理解春天。
在学生讲述了一句句诗后,肖老师呈现了自己写的诗句:“春天,不是只有一个季节;春天,不是只有一种绽放。”他引导学生谈谈对这两句诗的理解,继而让学生感悟到“只要生命得以绽放,只要人得以绽放,那这个季节就是春天”。
3.在平凡的生活中发现春天。
当学生理解了“春天,不是只有一个季节;春天,不是只有一种绽放”后,肖老师撷取了9幅具有代表性的生活画面:从滚动着露珠的叶片到舞台上《千手观音》的表演,从哗哗的流水到蹒跚学步的孩童的身影,从捧着书本专注读书的女孩到一脸慈祥等待家人的老奶奶,从嫩嫩的小草到习主席在南海阅兵式上的讲话……他充分利用生活中的素材,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多角度思考春天。
4.在学习的教材中领悟春天。
教材无非就是个例子,关键是要带动学生用好这个“例子”。这节课上,肖老师选择了人教版教材中两个单元的目录,让学生从中寻找并理解“春天”的内涵。
从古到今,从生活到课本,肖老师通过多样化的思维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面思考“春天”,极大地拓展了学生对作文题构思的想象空间。
二、借助多元评价,激活学生悟性
1.审时度势,及时引导。
肖老师呈现了自己的诗句后,学生都表示喜欢。这时,肖老师是这样跟进的:“都喜欢啊?哎呀,两句诗就能够征服你们。喜欢要说明理由,不能随便举手。老师的这两句诗,你怎么就喜欢呢?你先说,啥意思?”一句话宕开了学生的思维,他们纷纷凝眉思考,琢磨起诗歌的意蕴来。
当一个学生用“好多动物和植物都复苏了”来解释“春天,不是只有一种绽放”时,师生之间有如下一段对话:
师:动物也可以绽放,是这个意思吧?听懂了。动物的绽放,也叫春天。那你告诉老师,哪个动物绽放是春天?我觉得这句话说得很有诗意。
生8:比如说,像蝴蝶,像蜜蜂。
师:蝴蝶飞舞,你把它说成是蝴蝶绽放了,是吧?蜜蜂也在飞来飞去,它也是在绽放了。因此,看到这个场景,你觉得也是春天在绽放,对吗?
这看似随意的引导却让学生掘开了很多关于春天的新视角。
2.热情鼓励,因势利导。
在学生的理解思路不通畅时,肖老师会热情鼓励、因势利导。例如下面这段师生对话:
生11:春天不是只有一个季节,可以看出春天……
师:诗歌的解释往往要源于生活。谁能解释诗歌,谁就是诗人。以你最朴素的思考来解释,不会解释就好好读一下,好不好?
再如:
生12:我想说,春天不是只有一种绽放。有一句诗:“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一枝春”可以看出春天是充满生命力的。春天来了,万物复苏,我们人在春天也可以绽放。我们学过朱自清的《春》,春天到了,老老小小都从自己家里出来锻炼身体,开始一年的活计。由此可以看出春天意味着生命的绽放。
师:也就是说,只要生命得以绽放,只要人得以绽放,那这个季节就是——
生(齐):春天!
师:无论是冬天,还是秋天,只要你的内心得到春天般情感的滋润,你就活在了春天。你来告诉大家,你是怎么读懂的?你要把秘诀告诉大家。
生13:我觉得一句诗不仅仅是停留在表面那么简单。我比较喜欢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深入地去想。
肖老师如此热情的话语,引发了学生思维的泉水哗哗流淌。
3.深入浅出,耐心诱导。
当学生走过了古诗、走过了现代诗、走过了生活之后,肖老师俨然还不满足,他又一次把学生带进了朱自清的春天:“作家用最清新的笔,给我们描绘了最本色、最原始的春天。但是,作家更希望我们通过画面去思考,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东西在朗润,在涨起来,在嫩嫩的、绿绿的,在复苏,在唤醒。所以同学们,当春天不仅仅只是春天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看到我们读过了很多的春天。”接下来,他又耐心诱导学生从教材的篇目中发现春天,于是,《我的母亲》里有春天的雨露,《雨之歌》里有春雨的滋润,《海燕》里有春天般的新生,《再塑生命》里有蓬勃的生长……肖老师一句句切中肯綮、饱含力量的评价语言,弥漫着亲切自然的关怀和尊重,给学生的心灵以春天般的温暖,让学生的思维如春花般綻放。
三、聚焦听说读写,提升学生能力
1.用“听、说、读”为“写”蓄势。
整堂课,学生思考的积极性被肖老师调动得酣畅淋漓。无论是背读古诗还是解读教师的诗句,无论是读生活的画面还是读教材中的目录,肖老师几乎关注到了每一个学生,从前到后,从男生到女生,从举手的到不举手的,对他们进行“听、说、读”的训练。
他尤其不放过任何一次培养“读”的能力的机会。例如,当一名学生快速背读“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后,他提醒道:“啊?你背古诗就是这么背的吗?这么快的啊?来,你把每一个字都很清楚地传到我耳朵里。”又如,当一名学生读了“春天,不只只有一个季节;春天,不只只有一种绽放”后,他告诫道:“读书呢,是一个马虎不得的事情。你看,你是不是读错了一个字?读错一个字,味道就完全不一样了。”
2.用“写”见证“听、说、读”的思考。
叔本华说,只有知道了书的结尾,才会明白书的开头。
课堂到了最后一个环节,以“我找到了春天”为题写构思提纲,这时,我们才知道肖老师前面所做的关于“寻找春天”的牵引是多么地水到渠成。
在这样的指导下,学生的构思如春天般百花齐放。就像那个女孩,给出了两种写作思路:一是从自身的角度,写自己练习跳舞路上的种种困难,最终一一克服,赢得了属于自己的春天;一是以“我”的眼光去寻找生活中的春天,由浅入深,从自然到人类到国家。这样的构思灵动深邃,视角清新独特。
肖老师的作文教学是在引导学生为表达生活感悟而作,是在为抒发心中真情而作,是在为探求人生的意义而作,值得我们一学再学。
(作者单位:江苏省新沂市钟吾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