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介休市行道树的调查及研究应用

2018-05-14梁丽

山西农经 2018年11期
关键词:研究应用城市建设

梁丽

摘 要:在现代化城市建设中,道路绿化成为很重要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城镇化建设中的主要构成部分,因此为了有效提升城市整体形象,必须要加强道路绿化。充分发挥行道树骨干树种的良好作用,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来强化道路绿化效果。通过实地调查,在此环节主要对城区东外环、北坛西路、南、北河沿、绵山路等主干街道常用的行道树银杏、国槐、法桐的生长现状和分布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分析其科属的地理成分、配置特色、栽植数量、规格、生长状况以及呈现的景观特色等,以期对介休市城区行道树的应用及景观设计提供理论依据,从而不仅提高了城市整体形象,还为城市未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关键词:城市建设;介休市行道树;实地调查;研究应用

文章编号:1004-7026(2018)11-0128-02 中国图书分类号:S687 文献标志码:A

1 前言

1.1 本文的研究背景

本文以介休市作为此次探讨的对象,首先分析了当前在行道树绿化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立足于现实,根据实际问题来对国槐、法桐等行道树进行了实地调查与研究,通过分析介休市行道树应用现象,及时提出改变当前现状、提升道路绿化效果的相关建议。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行道树树种的选择与配置是城市绿化美化的重要内容,它直接关系到城市绿化的成败、绿化成效的快慢、绿化质量的高低和绿化效应的发挥。[2]通过对介休行道树种的实地调查,对城区几种常见的行道树种生长现状和分布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分析其科属的地理成分及配置特色,以期对介休市城区行道树的选择及配置应用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2 介休市城区行道树现状与分析

2.1 国槐

国槐在介休市城区各条主干道均有分布,其中北坛中路国槐栽植最早,树龄均在20年以上,树高达10余m,树冠直径15m左右。国槐历经数十年漫长岁月,从而培育成了林荫大道,这不仅是饱经风霜、走过历史的见证,还与介休未来发展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因此说,国槐不仅仅是城市形象的代表,还充分体现了地方特色,成为介休市最为宝贵的乡土文化。国槐在绵山路、三贤大道、南、北河沿等城区主干道,以及各大小区、游园等作为主要树种广泛栽植。

2.2 银杏

银杏是常用的绿化树种,常见的配植方式为:左右对植。同时银杏树姿雄伟壮丽,叶形秀美,而且寿命长、抗虫害能力强,因此目前在介休市道路绿化中得到了很好的运用。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银杏被广泛用作庭荫树和行道树种植中,并发挥出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护作用。

在对介休市行道树的实地考查中发现,银杏树在当地主要作为小区、游园、广场绿化中使用,栽植数量较少,对植或散植,银杏大量栽植是在城区外环路的绿化建设中,东外环栽植银杏400余株,规格在胸径12cm左右。从08年栽植至今已有6年多的时间,但从长势来看,不尽如人意,叶片稀疏且每年5、6月份开始就会出现叶片枯黄及脱落现象,没有起到应有的美化效果。

3 讨论与分析

3.1 介休市行道树绿化的总体不足之处

3.1.1 树种相对比较单一。介休和其他城市一样,道路绿化中的行道树少量使用法桐。但是近年来,银杏已经发展成为介休市行道树绿化的主体,并代替了国槐在行道树绿化中的当家品种,调查中发现:某地7条主干道,还是将国槐作为行道树,国槐种植数量占到介休市行道树总数量41%,而法桐仅占到介休市行道树总数量的27%,由此可见,国槐还是行道树的首选。银杏、栾树应用比例在15%左右。行道树绿化面积大,生长迅速快,然而在生长到一定程度会出现顶端枝条枯死的现象,由于无法满足生态需求,所以导致了城市绿化呈现出单调的效果,没有特色可言。

3.1.2 行道树种的引进驯化工作十分薄弱。长期以来,介休市园林科研工作相对落后,同时现如今也没有设立专门的驯化场所和行道树驯化技术服务机构,引进驯化工作十分薄弱,使得行道树种引进以及开发利用等试验研究还没有被纳入到城市绿化服务管理范围中,驯化工作提不上日程。迄今为止,介休市大部分的行道树绿化用苗木需要外调,一是价格贵;二是长途运输,影响树木成活率;三是即使成活,外地苗木适应本地的自然条件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四是外地苗木易携带外来病虫害,不容易发现和及时预防控制。

3.1.3 行道树的种植管理不到位。行道树种植这项工作必须要在道路施工活动结束后才能进行,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为了赶工期,出现了不按照要求进行操作的现象:换土不充分,修剪不精细,同时在后期养护环节,缺乏对光照、土壤水分、温度等多个因素的重点考虑,缺乏精细化管理。这种情况下导致了行道树的观赏效果没有得到有效发挥。相关的病虫害防治工作不到位,缺乏对行道树养护工作的有效管理,继而出现了樟巢螟、网蝽等不同程度的虫害现象,影响了道路景观效果,更重要的是对道路绿化效果产生了影响。

3.1.4 行道树搭配不够合理。介休市城市绿化经过了这两个阶段:普遍绿化阶段和提升绿化品位阶段,为提高植物的观赏性,必须要认真做好植物配置这项工作,重点体现树种配置的科学性,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树种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实践发现,目前在介休市行道树栽种过程中,主要存在色叶树种季相变化不够丰富、行道树搭配不够合理的情况,目前还处于普遍绿化阶段。

3.2 对介休市道路绿化中行道树应用提出的合理化建议

3.2.1 因地制宜,合理搭配。在城市行道树栽种环节要尽量充分反映介休市景观的特色,最大限度的挖掘地区树种,采用因地制宜、合理搭配的基本,适地适树,保留了地方特色,提升了道路绿化植物的实用价值。介休市乡土树种能够完全适应本地气候,所以为了将行道树长势旺和易于管理等优势得到最佳体现,在道路绿化中要以体现地方特色为主,在此基础上,注重树种的充实性,讲究群落种植,另外借助不同的树形及其色彩来形成异样的城市道路绿化环境,以达到四季有景、富于变化的效果。建议介休市在行道树配置方面搞好长远规划,减少行道树选用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同时注重科研和生产,开发本地资源,培育和引进新的行道树绿化水平。

3.2.2 强化行道树种引进驯化方面的分析。根据介休市城区绿化实际状况来开展行道树种引进驯化研究活动,构建网络化管理系统,进一步加强行道树树种引进驯化管理工作。积极聘请专业人士来进行现场讲解,以专家讲座形式促进了行道树种引进驯化研究工作的有序进行,主动引进适合介休自然环境的树种,同时对其进行必要的试种试验,确保行道树种的长势和抗病能力,加强推广。优先选用适应性强的树种,对介休市本地的优良树种进行实体调查与研究,充分体现出化行道树种引进驯化研究以及宣传工作的科学性和广泛性。

3.2.3 提升行道树养护能力。行道树长期处在城市交通环境中,时常出现:环境温度高,采光不好,噪音污染,尘土多等情况,遭到了严重的人为损坏,这都对介休市行道树生长产生了很大影响。所以为了有效提升城市整体形象,在行道树种植以及养护管理过程中要认真,更多的关注树种的生长状况,给树木生长提供一个优良、适宜的自然环境。尤其是在浇水、施肥、修剪、防治病虫害这些环节,一定要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基本原则,提前做好病虫害预防,并根据树种的不同来采取因地制宜的养护措施。促进行道树的健康生长,有效延长树木寿命,给城市道路绿化创造有利条件,更关键的是,保留了介休市城市道路绿化中的原有植物与资源。[4]

总之,行道树的选择与应用应考虑多方面的综合因素,以结构最优化组合为原则,功能效益最大化为目标,辅以优美的景观效果才能真正发挥城市中绿色廊道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寧晓光.彩叶植物在园林中的应用[J].中国林副特产.2009(4):95-96.

[2]张瑞英,谢晓青,李东玲.商丘市行道树树种调查及应用研究[J].河南林业科技.2008.6

猜你喜欢

研究应用城市建设
新形势下财政与政府会计的关系研究
新形势下财政与政府会计的关系研究
浅谈城市路灯设施规划与施工管理
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方法的研究与应用
新形式下如何实现房地产档案管理现代化
旅游综合体特征分析
现代城市建设中环境艺术设计的文化内涵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花卉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大数据思维在金融学研究中的运用